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现察了17名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参加全国自由式摔坟冠军赛当中,随着比赛的进程其赛后血乳酸最高值呈现出运渐上升最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这提示摔政运动员肌肉的磷酸原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会随着比赛的进行发生一定的下降。这一现象还提示我们摔跤运动员无氧训练的安排要有针对性。另外,应加强全国比赛过程中摔跤运动员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孙波  林华 《体育科学》2002,22(2):72-72
柔道运动是以有氧供能为基础,以无氧供能为主的身体对抗性运动。在柔道训练中科学的安排负荷量,以刺激和诱导骨骼肌的能量代谢以及机体的适应变化,将直接关系到柔道运动的抗争能力和必胜信心。研究分析了在柔道训练中心受训的大学生、研究生不同训练负荷后的血乳酸,并在此基础上,对柔道训练不同手段的生理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柔道运动的供能特点及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柔道比赛的规则及技术因素特点分析,柔道运动比赛的供能特点主要是以磷酸原和糖酵解无氧代谢为主,但也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结合柔道运动供能特点,从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有氧代谢能力、身体机能状况和训练后疲劳恢复情况几方面对柔道运动员机能的评定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柔道运动的供能特征及专项耐力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柔道比赛的规则及技术因素特点分析,柔道运动员比赛的供能特征以磷酸原无氧代谢为先,随之进入较长时间并占较大比重的糖酵解无氧代谢过程。根据这一规律,探讨运用间歇训练法发展柔道运动员专项耐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根据项群理论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均属同一周期性项群项目,有着相近的训练学特征,对于当今冰坛产生的“换项热”进行把控是相关学术工作者应作出的努力方向.由于两项均属于同类周期性项目,训练方法、滑行方式相似,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测试等方法从短道速滑与速度滑冰运动员身体供能方面进行入手研究;两个项目不同比赛形式所决定的供能方式在运动训练方面依照项目供能特点作为切入点进行论述分析.全面剖析短道速滑与速度滑冰运动供能方式特点,研究认为:短道速滑运动员要比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和混氧能力更加出色,这也是换项后在1 000 m、1 500 m无氧供能、混合型无氧供能项目更容易“出成绩”的原因之一.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更加出色,建议广大教练员多借鉴一下短道速滑训练中常见的无氧训练方法与手段,尽可能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无氧能力进而提高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1 000m、1 500m的滑跑成绩.  相似文献   

6.
了解柔道运动员的供能、疲劳后的恢复,是柔道训练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对柔道运动员的供能特点、疲劳产生机制、训练后疲劳的恢复、防止过度疲劳和自我监督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试论武术项目供能特点及其训练的科学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术项目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3大类。各类武术项目的供能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各种供能方式在武术不同项目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同。针对武术各项目的供能特点,对武术训练科学化进行探讨,提出武术科学化训练应该建立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模式、科学安排3个能源系统在训练中的供能比例、重视非乳酸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加强机体耐酸能力的训练、发展结合技术的速度耐力训练、散打训练应增加发展耐力素质的内容等武术科学化训练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18,(11):988-991
目的研究男子柔道运动员的间歇性运动无氧能力及耐乳酸能力特征,为教练员准确把握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及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省男子柔道队6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功率自行车间歇性运动进行无氧能力测试,测试运动前、运动后即刻以及运动后2min、3min、5min、7min、9min血乳酸水平。结果 6名运动员的相对最大功率均值为(10.25±0.84)w/kg,相对平均功率均值为(8.1±0.44) w/kg,达到功率峰值时间均小于6s,血乳酸峰值均值为(19.7±3.45) mmol/L。5号、6号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最好;1号运动员应在提高肌肉无氧耐力能力基础上,重点加强短时间爆发力训练; 3号运动员应保持爆发力,重点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2号、4号运动员应全面发展无氧代谢能力。结论柔道运动员的间歇性运动无氧能力及耐乳酸特征,可为教练员准确把握运动员的机能水平提供依据,帮助教练员实现科学化训练。  相似文献   

9.
柔道属重竞技对抗性项目,在专项技、战术训练中主要以磷酸原和糖的无氧酵解供能为主,大强度训练后,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常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系统观察柔道运动员冬训期大运动量训练阶段,不同训练周期运动员心率、主观强度感觉等级(RPE)、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肌酸激酶(CK)、尿素(BUN)等指标的变化态势,探讨能客观、全面反映运动员机能状态,且针对性较强并适宜重竞技项目的机能监测指标体系,并探索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用监测指标,为科学安排训练、合理补充营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有氧训练对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打是两人直接对抗,在规则的允许范围内,使用拳、腿、摔等技击技术,进行斗智、斗技、较力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它具有“远踢、近打、贴身摔”的特点。因此,散打运动对抗性较强,竞争非常激烈。许多研究证明,散打运动的供能特点是以无氧代谢能量供应为主,传统的训练方法主要是对运动员进行无氧能力训练,采用不同强度、不同间歇时间等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一、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体育生,我的项目是短跑。请问针对这种项目的营养方案是什么呢?答:短跑是以肌肉工作为主的周期性速度力量型项目,属于极限强度运动,主要特点是速度快、强度大、运动持续时间短。短距离项目主要依靠无氧供能系统(包括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此外,该类项目对速度、力量(尤其是爆发力)以及体脂百分比的要求非常高。在针对短距离项目的营养方案中,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注意肌酸和糖的补充短跑主要以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供能,在无氧条件下,无氧代谢过程通过磷酸肌酸和糖酵解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多年的训练实践,对800米跑供能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如何根据供能特点来调整与控制训练负荷,使训练达到良好效果,得出高校运动员800米跑,必须根据运动项目的供能特点,选择适当的训练方法,着重发展该项目的主要供能系统。同时,进行专项速度,耐力训练时,都必须注意提高无氧酵解功能系统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自己掌握的生化知识和一些指标,以及对NBA中一些球星在比赛中的动作的统计,总结出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无氧供能能达到80%以上,根据这一特点,对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提出了大强度、短间歇、高密度以无氧供能为主的训练原则。在以无氧为主的训练基础上也要注意与有氧训练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柔道是两人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性项目。它分为站立摔的投技和倒地摔的寝技两大类技。在站立摔中还包括舍身技摔的动作。柔道是短时间和对手比速度、比力量、比耐力及比灵敏,而这些素质是柔道练习实战比赛中缺一不可。柔道项目运动员双方都穿着柔道服相互在移动中抢把位寻找使技的时机。运动员即要使自己稳定,不被对方摔倒,又要破坏对方的平衡。柔道项目的特点是灵巧、准确,特别能培养人的力量、速度、柔韧、意志品质。随着柔道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动作也在不断创新改进,近年来舍身技单把撺腿侧滚摔在柔道训练和比赛中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5.
浅论格斗项目供能特点与竞技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格斗项目竞技能力的特征、供能特点以及格斗项目有氧、无氧能力与竞技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格斗竞技能力是由七个主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氧、无氧能力(结合专项特点和专项需要)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创造优异成绩;良好的有氧能力,有利于提高运动员承担大负荷训练的水平和体能的恢复;无氧能力水平对格斗项目运动员水平的提高也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3个方面选择柔道体能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的体能特征,提高训练和选材的科学性。研究结果:(1)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颈部、上肢和小腿围度较大,去脂体重较高,体脂含量较少,符合世界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形态特征;(2)无氧代谢能力是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典型评价指标,优秀运动员具备突出的磷酸原供能能力,但糖酵解供能和有氧代谢能力亟待提高;(3)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具备均衡而突出的运动素质,表现为基础力量好、身体柔韧性好、灵敏协调性突出,优秀运动员应重点围绕着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专项灵敏协调(手法综合运用、动作快速转换和投技寝技转换快)和基础耐力的提高展开训练。  相似文献   

17.
800米跑的项目特征及有效训练途径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献资料法对当今800米跑的项目特征、供能特点进行分析,认为800米跑是一项长时间高速度的项目,其无氧供能高达84%,在训练中应紧紧围绕无氧供能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女子柔道运动员比赛、训练中血乳酸、血糖及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的测试结果,分析探讨女子柔道运动供能代谢特点及运动训练的一般生化原则。旨在对制定训练计划及掌握运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观点认为,举重属典型的高能磷酸化供能的运动项目。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训练学的理论,随训练和比赛进行了跟踪测试与实验。结果表明,举重运动并非典型的高能磷酸化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而是以无氧代谢为主混合供能的运动项目。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现代举重训练的特点,该研究提出了运用能量代谢规律指导举重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37名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功率自行车分别对其进行10s、30s、60s最大持续运动能力测试与分析,旨在探讨散打运动员磷酸原供能、糖酵解供能和混合无氧供能能力的特征,为合理制定发展专项所需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服务。研究显示,优秀散打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表现出明显的项目特征,即具有较强的磷酸原、糖酵解代谢能力和较强的最大做功能力;性别差异明显;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差异明显,男子之间的差异程度大于女子运动员。提示,武术散打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与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