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仁者未必智慧,智者未必仁厚。《郑伯克段于鄢》的郑伯,我认为是仁者和智者相结合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
谈智德     
肖群忠 《中国德育》2014,(24):40-44
正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无论其对《论语》的熟悉程度如何,一定会对这句话印象深刻,那就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智者是喜水、快乐、活泼的,而仁者则是爱山、恬静、长寿的。也就是说,在儒家看来,智与仁共同构筑成儒者的理想人格。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了"五常":"仁义礼智信","仁义礼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智"则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3.
仁者知人,智者善治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仁者知人,智者善治》。读完故事后,我对鲍叔的感触最深。鲍叔此人,我敬之爱之。我敬佩他,因为他谋略非凡,深知"他山之五,可以攻石"的智慧。鲍叔之于管仲犹如伯乐之于千里马。  相似文献   

4.
余文军 《教师》2011,(11):25-27
仁者为山,智者为水,作为校长,既要是仁者,又要成为智者,要用仁者的博大与智者的智慧经营学校教育,用文化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乐园,这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教育》(心理健康)于2016年9月创刊,秉承《江苏教育》"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的办刊理念,全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追踪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动态,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引领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江苏教育》(心理健康)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和"四性",即导向性——重在权威引导;学术性——重在教学研究;前沿性——重在改革创新;信息性——重在资讯分享。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教育》(心理健康)于2016年9月创刊,秉承《江苏教育》"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的办刊理念,全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追踪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动态,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引领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江苏教育》(心理健康)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和"四性",即导向性——重在权威引导;学术性——重在教学研究;前沿性——重在改革创新;信息性——重在资讯分享。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教育》(心理健康)于2016年9月创刊,秉承《江苏教育》"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的办刊理念,全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追踪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动态,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引领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江苏教育》(心理健康)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和"四性",即:导向性——重在权威引导;学术性——重在教学研究;前沿性——重在改  相似文献   

8.
明代儒家蒙学经典《增广贤文》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众多先贤智者人生智慧与经验的汇编。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公选课上推介《增广贤文》这样的古文典籍有利于高职学生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够从道德伦理修养、历史及哲学思辨能力、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培养与提升其自身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9.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人的心理活动与地理环境有关,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其意是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为什么喜爱水?仁者为什么喜爱山?宋代朱熹的解释是:“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熹朱四书集注·论语》卷之三)用今天的话来讲;思维敏捷的人(智者),善于通达事理,有如流水活跃,对待世界事物,应变如流,灵活性大.带有这种气质的人,对自然环境中的水,感受最深,所以乐水.懂得义理,安于义理,  相似文献   

10.
正提起于永正,全国的小学语文教师几乎人人皆知,因为大家经常听他的课,读他的文章。可以这样说,于永正是当代最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之一。最近读了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于永正教育文集》(6卷,近200万字),让我读出了一个智者、一个仁者、一个教育家于永正。下面仅以《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为例,看看于永正为了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都有着哪些智慧,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箴言。  相似文献   

11.
仁者为山,智者为水,作为校长,既要是仁者,又要成为智者,要用仁者的博大与智者的智慧经营学校教育,用文化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乐园,这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它常常对学校的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它决定着学校精神面貌,左右着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一所学校发展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发展,教师发展的因  相似文献   

12.
师者智慧     
程洁 《学前教育》2009,(12):22-23
古希腊人把教师称为“智者”,认为只有那些有智慧的人才能为人师。中国古人韩愈也曾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今中外对教师的要求都包含着德和才两方面,教师既是智者,也是仁者。  相似文献   

13.
从《论语》中可见孔子的人格魅力:他是学者,是智者,是仁者,又是通者。  相似文献   

14.
龚雪燕 《考试周刊》2010,(54):51-51
本文通过一部反映中西文化冲突的电影《刮痧》分析中国人文传统与西方科学精神的差异。作为中国文化人文传统的核心之一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天人合一"和西方所信仰的理性、客观的科学精神产生了巨大的摩擦。这也正是《刮痧》这部电影所反映出来的中西文化冲突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教育》(心理健康)于2016年9月创刊,秉承《江苏教育》"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的办刊理念,全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追踪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动态,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引领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江苏教育》(心理健康)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和"四性",即导向性——重在权威引导;学术性——重在教学研究;前沿性——重在改革创新;信息性一重在资讯分享。一、读者对象《江苏教育》(心理健康)的读者对象为学前、小学、中学、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  相似文献   

16.
科学融合西方文化,是后发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要实现向公民社会和法治国家顺利转型,应继承和弘扬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的自律能力和人生智慧,汲取西方先进文化要素,培养社会民主法治秩序和公平正义信仰,建构融合中西文化的共享价值观体系,促进人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与学科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旨在探讨人文的真实含义,把握人文精神的来龙去脉,为学科建设寻找新的坐标。1.西方的人文体系是人文主义,其中集人本传统、理论主张、工具思想之大成。中国的人文思想是人文精神。中国人在历史上不讲主义而讲文化、教化和化感。中西方的两种人文思想已经处于切磋、交流和互补的重要阶段。2.人文学科是以人文精神及其载体为对象的教研门类,它在本质上并非科学。科学研究的是无精神的或物化的存在,人文学科探索的是有精神的人文现象。前者是征服和管理对象的客体性知识,后者是领悟和化感人生的主体性智慧。唯科学主义的泛滥是人文精神严重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3.人文学问一切学科的命脉或曰学科生命学。应该理顺人文涵摄科学的学科体制,调整三大学科群的关系,强化人文与科学之间张力机制的良性运演。人文立国,教育振国,科技兴国,经济强国,促进综合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智慧     
教育与智慧是密不可分的。农耕社会教育的重要功能就是培养智者。智者就是具有超群智慧的人,体现于中国古代读书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上。培养智者也是古代西方哲人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从事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农耕社会人类生产力低下,当时的智者擅长于解决人类社会内部人际间的各种矛盾,诸葛亮是其杰出的代表,一直受中国人的顶礼膜拜,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智慧、崇拜智慧的民族。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三个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希腊时期,人们把教师称为"智者"。言外之意,只有那些有智慧的人,才有资格为人师。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隐含了中国古代对教师提出的"智者"和"仁者"的双重要求。第斯多慧说:"一个坏教师教学生真理,  相似文献   

20.
曹津源 《中学文科》2004,(10):13-13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寿”。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属于海洋性文明的希腊文明,亦即西方文明,如同灵动的水,如同灵动的智者,追求变革;而属于大陆性文明的中国文明,却是一位长寿的“仁者”,是一座沉稳的大山,尊重传统,对“变”有天生的审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