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课改”以后,笔者陆续听了一些研讨课。如一位教师执教《国宝大熊猫》:多媒体课件以优美的音乐配以大熊猫可爱的图片导入新课,接着请学生说说“我知道的大熊猫”,学生争相发言,拿着课前准备好的材料侃侃而谈,从大熊猫的种类、生活习性到它的研究价值、社会作用,足足谈了十五分钟。然后老师播放了一段熊猫爬树的录像,片中熊猫滑稽可爱的动作令人捧腹,老师让学生为这段录像配上解说词,先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推荐同学全班交流。学生讨论十分热烈,解说词配得也很精彩。至此,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问题一出,学生这才纷…  相似文献   

2.
令人深思 ,耐人寻味的课堂收束 ,将产生“课虽尽趣更浓”的最佳效果 ,使课堂学习乐而不疲 ,诱人深思 ,感人心脾。如何设计多姿多彩的课堂结尾呢?扩展说话。学完《爸爸妈妈》后 ,要求学生用“爱”造句 ,说来说去 ,就是“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老师”,再也说不出什么了。于是教师配乐播放各种动物录像镜头 ,学生眼看美丽的图画 ,耳听美妙的音乐 ,说话兴趣来了 ,思维活跃起来 ,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我爱红眼睛长耳朵的小白兔。”“可爱的小鸟在蓝蓝的天空中飞翔。”“胖呼呼的大熊猫多可爱呀!”教师又播放不同岗位的人物形象 ,…  相似文献   

3.
森林快讯:大熊猫生宝宝啦!呆萌的大熊猫生的宝宝,肯定也很可爱!小画眉说:“大熊猫叫大熊猫,那大熊猫的宝宝叫什么呢?”可爱的小绵羊软绵绵地说:“那应该叫小熊猫!”“谁在叫我啊?”一只有一双杏眼的动物从树后探出了头,它体形小巧,长着栗色的皮毛,长长的尾巴上有九条黑色环纹。  相似文献   

4.
对于自然资源保护运动来说,很难找到比大熊猫更可爱、更迷人的象征了。那小丑似的面孔、蓬松的皮毛、顽皮的动作和几乎像人一样的进食姿态使它轻而易举地成为世界上最逗人喜爱的动物之一。   所以,一说起大熊猫即将灭绝,许多人自然会黯然神伤,而大熊猫融入政治之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封建时代的中国,熊猫皮有时作为贵重礼物用来结交盟友。现代的中国政府也多次利用“熊猫外交” (这里指的是活熊猫 ):把大熊猫送给那些与中国通商交好的国家。自然资源保护组织也利用了大熊猫: 20年前,当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把大熊猫选作会标…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大熊猫,用自己的行动唤起大家为珍稀动物——大熊猫伸出救援之手,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及参与意识。活动过程:一、中队长讲话我们家乡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是我们的国宝。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活化石。大熊猫可爱、善良,憨态可掬,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特别是小朋友,几乎没有一个不爱它。可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可爱的大熊猫越来越少。目前,全世界仅存1000只左右。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是多么难过,我们不能失去这可爱的朋友啊!保护大熊猫,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在大家的倡议下,我们中队开展了“熊猫咪咪,我们爱你”的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6.
《求学》2023,(7):48-50
<正>一声“果赖”,一只憨态可掬、胖乎乎、圆滚滚的大熊猫从基地的不远处跑到游客面前,并亲切地举起手跟大家打了个招呼,她就是近期频频登上热搜的全网新晋顶流“女明星”——花花。被她可爱模样萌到的网友们纷纷在其视频评论区留言:“能领养花花吗,好可爱,好想摸摸它。”“又是羡慕大熊猫饲养员的一天,可以天天‘撸熊猫’,和它们贴贴,那得多快乐啊!”  相似文献   

7.
《可爱的熊猫》教学故事 2004年4月23日 天气晴 星期五 又到了一(9)班的两节连上艺术课,今天要让学生走进熊猫的世界,感受熊猫的习性、了解熊猫的珍贵,激发学生保护世界珍稀动物之情。 课在我的预设中进行着,大多数学生热烈地交流着他们课前收集的有关熊猫的知识;带着对熊猫生活关注之情,深情地学唱起了“熊猫咪咪”的歌,只有徐蓥棠有时干巴巴地喊上两句,有时干脆闭着嘴巴做起小动作来。因为是歌曲欣赏,“熊猫咪咪”不需要花许多时间扎实教学,我也对他睁一眼闭一眼了。  相似文献   

8.
在大熊猫身上打主意的电影导演有许多。如今《熊猫大侠》的热映,将大熊猫再次搬上银幕。可爱的中国国宝大熊猫,成了炙手可热的电影明星。近年来,出现了多部熊猫主题电影,都有不错的票房。熊猫的形象,在这些电影中各具特色,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9.
杂闻罐头     
NO.1关键词:熊猫落户 2008年10月,来自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两只雄性大熊猫“乐山”和“珍大”飞抵竹乡——浙江安吉县,住进了安吉竹博园内“五星级”的熊猫馆。为了给憨态可掬的熊猫提供专业、精心的照顾,安专竹博习还分别从成都和杭州聘请了专职饲莠员和专职兽医。  相似文献   

10.
师:小朋友们请看,老师这儿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圆纸片,我呀,只要剪一剪,贴一贴,就能用它们拼成各种各样漂亮的图案。你们想拼吗 ?  生: (齐 )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以《我会拼图》为内容,上一节口语交际课。 (板贴课题 )  师:老师用这些小圆片拼成了什么呢 ?请小朋友看幕布。 (投影,出现熊猫、金鱼等 4幅图案。 )  师: (手指熊猫图案 )请问小朋友,我拼的这幅图是什么 ?  生:老师拼的这幅图是一只可爱的小熊猫。   师:我拼的这只可爱的小熊猫都用了哪几种颜色 ?  生:老师用了黑色、白色和红色三种颜色。  …  相似文献   

11.
熊猫哪儿去了——数学应用题思想教育例谈正定县解放街小学栗维录一次,听一年级数学课。教师口述应用题“公园里有5只熊猫,走了一只,还剩几只?”几名学生很快说出了答案。老师正欲表扬,突然一学生举手发问:“老师,那只熊猫哪儿去了?”事出意外,老师迟疑片刻,才...  相似文献   

12.
谭亚明 《江苏教育》2006,(9B):38-38
曾听过一堂美术公开课《鱼》,深有感触。 这是一堂为低年级学生准备的美术课。课的开始,老师以简短的录像让学生感受了一下海底的风光。“在海洋的深处,有许许多多奇怪的鱼,有很多都是我们没见过的……下面,老师来做个实验。”老师拿出一张白纸,开始随意地撕开、撕碎。长方形的纸。一会儿就成了一堆奇形怪状的碎纸片。他随手从中拿出一片,用水彩笔添了简单的两笔(鳃和眼睛),就成了一条鱼。孩子们都瞪大眼睛充满兴趣地看着老师完成这一切。老师向孩子们展示这条奇形怪状的小鱼:“这是什么?”孩子们回答:“鱼!”“可是为什么没有老师刚才给大家看的录像上的鱼那么漂亮呢?”“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它更漂亮呢?”学生回答:“可以给鱼增添花纹。”“可以把你会的花纹画到黑板上来吗?最好跟别人的都不一样!”老师邀请学生上讲台自由画各种花纹。  相似文献   

13.
最近听了一堂美术公开课《鱼》,深有感触。这是一堂为低年级学生准备的美术课。课的开始,老师以简短的录像给学生感受了一下海底的风光。“在海洋的深处.有许许多多奇怪的鱼,有很多都是我们没见过的……下面,老师来做个实验。”老师拿出一张白纸,开始随意地撕开.撕碎。一块长方形的纸,一会儿就成了一堆奇形怪状的碎纸片。  相似文献   

14.
在两岸共同欢度春节的日子里,我的心里还牵挂着一件事,那就是赠台的两只大熊猫。春节联欢晚会上,相关部门向社会公开征集了大熊猫的名字。我也想了几个,却总是觉得不合适。中国人对名字的要求是很高的,不仅念着要顺,最重要的是寓意要好。虽说是两只熊猫,但名字也不能起含糊了,更何况这不是普通的两只熊猫呢。当我得知这两只熊猫的名字被确定为“团团”和“圆圆”时,我真觉得这两个名字起得实在太妙了。它不仅表达了两岸人民盼回归、喜团圆的愿望,而且也贴切地形容出了这两只可爱的熊猫那憨态可掬的样子。熊猫一直以来就是和平的象征。这次大…  相似文献   

15.
又一次信息晨会课到了。同学们个个兴奋不已。还记得两天前,凌老师让我们搜集奥运吉祥物“福娃”的资料。今儿个,大家准备了一大堆信息资料想一起分享呢。信息课上,我们和老师一起认识了代表奥运五环的五种可爱的动物:有象征着繁荣和收获的“贝贝”,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晶晶”,有象征奥林匹克圣火的“欢欢”,有展翅飞翔的燕子“妮妮”,还有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迎迎”。同学们今天可积极了,个个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搜集的图片和资料。  相似文献   

16.
赵艺玲老师执教的《让我走进你——可爱的动物》是教育科学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可爱的动物》主题活动一的内容。此课为福建省《品德与生活》师资培训班提供现场教学研讨,受到一致好评,并获得全国首届品德与生活优质课(录像课)一等奖。本刊本期特选登该课教学简录及其指导教师孙坚力老师的点评,供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熊猫在中国外交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有人称之为“熊猫外交”。美国人喜欢大熊猫超乎想象,其实,全世界的人,有谁不爱憨态可掬、性情温和的熊猫呢?去年7月9日,中国政府租借给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一对熊猫“美香”和“添添”的儿子出世了。10月17日,熊猫宝宝出世一百天的时候,美国国家动物园专门举行仪式,同时邀请民众上网为熊猫宝宝命名。当时有超过20万的人上网投票,从几个候选名字中选择了“泰山”,美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大熊猫热。这股熊猫热从不曾冷却下来,直到“泰山”一周岁生日的时候,依然如此。  相似文献   

18.
案例:四年级的一堂作课上.语老师布置学生写“一件事”。针对班上学生一贯无话可说、“内容不具体”的特点.老师煞费苦心地找来了一段描写邮递员冒雨送信的录像让学生观看.观看前提醒学生看清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观看后让学生完成习作。本以为经过这样一番指导.学生的习作一定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可事实却与老师的期望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9.
这学期一开始,学校录制了每位老师的一节课,然后再回放给本人和同科的老师看。老师们把这一活动叫做“微格教学”。领导说:“举行这一活动,是为了推行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在这次活动中,使我最难忘的是我的一堂录像课。   那是周三的下午,我同数学组的全体老师都早早地来到四楼会议室。坐在第一排的我心里还真有点紧张,就像第一次上讲台一样,总害怕在学生面前丢了丑。   播放开始了,学生立起向我致意,我鞠躬让同学们坐下。这是每天上课都要重复的动作,可从录像里一放出来,我却感到这种仪式是那么庄严,那么神圣,一下…  相似文献   

20.
在福建省第三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福清市实验小学姚俊蓉老师所上的《可爱的草塘》一课,“以读代讲,以说促思”的巧妙设计让大家深深折服,暗自赞叹。在学生领略了草塘的景美、感受到北大荒的物丰之后,姚老师带领“学生来到清凌凌的河边”,此时“险情”出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