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前言投掷项目包括推铅球、掷铁饼、掷标枪和掷链球。虽然各项目中的器械形状、重量以及技术形式各不相同,但合理的技术动作都遵循着共同的规律。按项群理论的划分,投掷运动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目。投掷运动中各项目的技术动作过程均是由握持器械、助跑、最后用力、缓冲  相似文献   

2.
一、稳固支撑的重要性 在器械出手时,人体通过手臂给器械以作用力,器械也同时会给手一个反作用力,器械反作用力顺着手臂传到人体上,如果此时人体支撑在地面上,地面会因器械的反作用力而同时产生一个等大反向的反作用力,它们可以相互抵消,不会影响器械飞行的远度。如果在器械出手时人体失去支撑,那么器械的反作用力会使人体向后向下运动,使标枪的出手速度减慢,这必然影响投掷远度,所以器械出手前人体稳固支撑对投掷技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左腿支撑用力的作用 (一)能够充分利用助跑速度 最后用力的左侧支撑技术是反映助跑与最后用力衔接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否把助跑速度更多地  相似文献   

3.
标枪属于"长轴流线型"非周期性斜抛运动,是投掷器械中重量最轻的项目,也是唯一具有直线距离助跑的投掷项目。其技术性强,助跑距离远,不仅要在较快速的运动中完成对器械重心的控制,还要用最快的出手初速度、适宜的出手角度和合理的用力节奏将标枪掷出,技术环节较多,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因而容易出现的"毛病"也较多。  相似文献   

4.
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尽管器械构造、投掷方法有所不同,但是,如何把器械投得更远,这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根据力学原理,斜抛物体的飞进距离可用公式表示 S=(Vo~2sin2α)/g。从上述原理得知,决定投掷远度最主要的因素是器械飞出时出手的初速度和出手角度。在角度合理、一定的情况下,初速度越大,器械投得越远。所以,在我们研究投掷运动时,主要是研究如何增大出手时的初速度问题。根据生物力学的研究,初速度的大小主要受运动中各种力学的相互作用、神经过程及其主导作用和肌肉工作的解剖学特征等条件所制约。下面就提高投掷铁饼初速度的生物力学依据谈一些粗浅看法。一、投掷铁饼运动中几种力对初速度  相似文献   

5.
投掷铁饼技术的力学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其它投掷项目一样,投掷铁饼时具有交替合理、节奏流畅和强度适宜之动作特点。更确切地说,投掷动作是下列能力综合的产物: 第一,跳跃能力——有助于运动员的两腿在整个投掷过程中,尤其是在最后用力阶段的爆发性动作; 第二,跑的能力——有助于运动员在投掷圈里快速自如地旋转并移动; 第三,投掷能力——有助于运动员在最后用力时将尽可能大的力量作用于铁饼。现代铁饼投掷技术是科学技术的结晶。这意味着要深刻理解人体特性和人体运动的物理学原理。简言之,铁饼投掷技术必须与人体运动的生理学、运动学和生物力学原理、动作的进行方式以及运动员的个体特异性相符。这是因为,通过使用科学合理的技术,运动员就能在铁饼出手时机械地将自己的全部或绝大部分力量作用于器械,利用身体运动的一些规律,增加肌肉  相似文献   

6.
轨迹与技术     
<正> 研究投掷运动的技术规律,中外学者尽管有种种见解,但我认为:弄清投掷过程中人体各个环节之间,以及人体与器械、人体与地面的相互关系问题,则为重要一环。投掷铁饼时,从旋转到饼出手;人和饼始终处于多维方向的运动。因此,准确地描记人体主要环节的运动轨迹,探讨相互之间力的作用,并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运用单机拍摄,描记与分析铁饼与肩关节的轨迹:从而探讨了掷铁饼技术中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7.
标枪专门投练习手段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专门投主要练习手段 (一)重器械 重器械是指所采用的练习器械大于标准重量的器械。其主要练习手段有:双手或单手投掷2.5公斤、3公斤、4公斤等各种不同重量的实心球、砂袋、铅球,单投投掷1公斤、1.5公斤、2公斤、3公斤等各种不同重量的小铅球、像胶球,投掷铁杆、超标准重量的标枪。 (二)标准器械 标准器械是指相同于标准重量的练习器械。其主要手段有:投掷小于标准重量的橡胶球,小铅球、垒球、棒球,投掷小于标准重量的标枪、竹枪、小石头。  相似文献   

8.
在投掷运动中,器械出手后的运动是斜抛运动。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地斜角的影响,根据斜抛物体运动的规律,其最大远度(投掷距离)为; S=2V~2sin2θ/g 式子中的V为投掷初速度,θ为投掷角,g为重力加速度常数。从上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大远度S与投掷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投掷角也有关系。要想获得较大的远度,除了掌握适宜的投掷角,主要是增大投掷初速度。影响出手初速度的因素很多。这里只讨论器械从静止到出手运动的工作距离与器械出手初速度的关系。在器械没有离开人手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它始终受着人体和重力的作用。在此二力的合力作用下的运动,可以看成是沿  相似文献   

9.
只要回顾一下投掷运动的历史我们便会发现,这项运动技术的发展,是同人们对技术原理的认识、训练方法和有关器械的改进紧密联系的。五十年代,有的国家开始把举重运动员发展力量的大重量杠铃练习“引进”投掷运动员的训练,大大促进了投掷运动员一般力量素质水平的提高,使投掷项目的世界纪录一度呈现出飞跃更新的局面。从六十年代后期,开始教练员们更重视起训练方法和与之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渴望有一个良好的宽阔的运动场所,为上好每一堂课提供有利的条件,但事实上总是不能如愿,正如我校,运动场地非常的狭小,给一些教材教学带来了困难。这需要在组织教学、场地安排上多动脑筋,精心设计。二十几年来,笔者虚心向老教师求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其灵活应用。同时,结合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两者融会贯通,得出了几种组织教学和场地的设计兹介绍如下。一、投掷项目教学安排小场地的投掷,特别是垒球等本身器械重量较轻的器材,既要做好投掷技术动作,又要有速度、高度、远度,还要注意不要投到人或物。因此小场地教学十分困难,但是经过认真研究,参考书籍采  相似文献   

11.
田径运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而投掷项目又是田径竞技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我担任业体兼职教练员,以投掷项目为主,着重抓了投掷运动员的选材、组织和训练。1 合理化选材将有投掷天赋的中小学生选入投掷队,是出成绩的重要一环。1·1 身体条件,包括身高、体重、臂长、手脚比例等。对铅球运动员就应考虑身材高大,臂长、大手大脚,根据器械的重量这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投掷运动中人体作用器械做功的分析,提出了提高运动员专项力量的训练原理。力量训练时,必须考虑影响投掷项目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肌肉收缩的速度与力量特性以及器械做功与运动成绩关系的力学特征等规律。提出了加强最大力量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加强峰值力量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点,加强速度力量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投掷项目是田径技术教学中难度较大的项目。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充分利用准备活动,合理、有效地安排准备活动的练习手段和方法,是提高投掷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准备活动是技术教学课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准备活动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有一个转变和适应的过程。特别是投掷教学课,学生使用器械进行练习,技术复杂,因此合理地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充分有效地利用准备活动的时间,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4.
1.专门投的主要练习手段 1.1 重器械是指所采用的练习器械大于标准重量的器械。主要练习手段有:双手或单手投掷2公斤、2.5公斤、3公斤等各种不同重量的小铅球、橡胶球, 投掷铁杆、超标准重量的标枪。  相似文献   

15.
艺术体操动作伴随着各种不同的器械动作,实质上是人体运动与器械运动的紧密结合。器械的形态、性能各异,对人们掌握器械的技术要求也是不同的。人体动作对器械运动有直接的影响,如人体动作的形式、用力方法、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都会影响到器械。而器械运动,除了它本身的重力以及其性能特点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外,又直接受到人体的作用力和摩擦力,从而产生各种直线运才、弧线运动、圆运动以及各种图形变化。要使人体动作与器械运动融为一体,表现出这项运动所必须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就要在研究艺术体操动作技术特点的同时,考虑人体运动和器械运动在时间、空间上的协  相似文献   

16.
投掷中的“撤肩”动作是许多运动员和初学者易犯的一个较难纠正的错误动作,它对投掷的成绩影响较大。因为所有的投掷项目都是通过一系列技术动作(如助跑、滑步),给器械施加一个较大的作用力而获得较好的运动成绩的。  相似文献   

17.
投掷运动中各项目的技术动作过程均是由握持器械、助跑、最后用力、缓冲平衡等动作阶段所构成。在投掷过程中,运动员将身体各部分的作用力集中到投掷臂对器械施力,以最大的速度及最佳的初始条件将器械投出,为了正确掌握技术动作,运动员必须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投掷练习。近几年来,我国投掷运动发展很快,已达到世界水平,并在国际  相似文献   

18.
田径投掷项目均以发展快速力量为特征,投出标准的器械并以远度计算成绩的运动。而决定远度的因素,不仅在于正确的掌握投出的初速度,出手角度等投掷技术,而且需要充分发展人体自身的力量。为此,体育专业田径投掷教学的绩效,必须明确投掷技术与发展身体素质训练的相关关系,联系实际引发学生投入身体素质训练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9.
“超越器械”,是指运动员在投掷助跑的最后阶段,下肢运动快于上肢,髋关节快于肩关节,整个身体移动的速度快于器械移动的速度,使器械落后于身体,取得较长的工作距离,形成最有利的最后用力姿势。 在投掷项目中,器械飞行的远度主要取决于器械出手的初速度和出手角度。器械出手的初速度,是指人体运动作用于器械之力,使器械得以飞进的速度。在适宜的角度下,器械获得的初速度越大,飞行得越远。测定表明,器械出手的初速度15%~20%来源于助跑,80%~85%来源于最后用力。所以说最后用力是决定器械出手初速度的主要技术环节。根据公式:V=s/t,我们得知,同样大小的作用力,如果工作距离越长,用力  相似文献   

20.
肖永 《中华武术》2014,(11):36-38
铅球运动可以说是对各个技术环节都非常严格要求的运动项目。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动作的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非投掷臂在铅球投掷中最后用力阶段的研究,并逐步地细致和深入的研究。根据在过去的教学、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经验,由于受到种种因素条件的限制,一些教练员和体育教师一般只是注重运动员身体超越器械的动作要领和投掷臂的完美姿势,从而忽视了非投掷臂在整个铅球运动中的作用和其对投掷成绩的影响。在投掷技术逐渐完善的今天,随着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的介入和使用,投掷铅球运动对动作的协调运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实践证明,在铅球运动中的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的摆动路线、特点、摆动时机等都会对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力量的集中造成影响,从而影响铅球的投掷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