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生在做古诗词鉴赏题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明明读懂了这首古诗词的内容,但答案的得分率还是很低。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审题不准。如果我们注重审题,重视题干的提示和要求,不仅能节省时间,而且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确定答题范围,明了答题角度,甚至可以理清答题思路。因为命题者在借助题干提出各种要求的同时,往往会暗示一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37题第(1)问有“答案就在材料中”之嫌,这是命题之大忌。37题作为材料型历史试题,按命题要求,命题者给考生选定材料、设计问题、标明分值并设计“参考答案”。对于考生而言,要根据答题要求,通过对材料的认真解析,才能得出相应的答案。可是考生解答37题第(1)问时,却可以就地取材。文综考完后,我问考生试题难易时,考生认为历史题不难,答案就在材料中。  相似文献   

3.
徐晓丽 《初中生》2013,(21):49-52
命题者针对动词时态的测试,注重考查学生在语境中的语用能力。本文笔者结合典型中考试题,帮助同学们了解动词时态题的设题特点,并提供相应的答题方法。一、时状型寓具体时间状语于题干之中,让考生通过对题干中所提供的时间状语及对语境的分析即能作出正确判断,从而考查考生对动词时态基本用法的掌握情况。这是时态题常见的命题手法。  相似文献   

4.
探究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但不意味着答题可以随心所欲,相反,它是有章可循的。 一、探究题的主要特点 1.题干有标志。一般出现“探究”字样。有时出现“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请联系实例”等字样。考生答题时必须看清楚,  相似文献   

5.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不仅要读。而且要将读的结果转述成符合题目要求的简明答案。也就是说,现代文阅读不仅考查我们的阅读能力,也考查我们的表述能力。纵观考生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题情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跟着感觉走”,答题时随意性、盲目性很大。具体表现在:忽略文章主旨或内容话题限制,答案游离文本;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阅读板块,历来是考生备战高考的必争之地。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根本在于阅读本身,而现代文阅读的有效备考则主要在于审题能力的强化训练。高考命题语言表述是符合“准确、简洁、规范”这一标准的,题干中的用语都有其所指,承载着命题者的意图,蕴含着答题指向。考生只有准确挖掘题干所含信息,才能把握答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一张高考试卷,就那么19道题左右,但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因为没有读懂题目(含文本材料),对命题者的命题指向把握不准,甚而答题要领不规范,导致一些无谓的失分。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希望广大高三师生能共同探索,在高考答题时读懂考题的暗示,把握命题的指向,规范答题要领,考出满意的成绩。一、文本暗示答案形式在高考命题中,命题者除了在题干中对答题指向做出明确以外,有时还在文本材料中对答案的构成形  相似文献   

8.
中考阅读题的最后一个小题,命题者往往会出像“观点分析”这样的开放性试题。这样的试题常常会被考生轻视,认为答案的要求比较宽泛,答题的随意性大,容易得分。可正是这样一类题型,是对考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概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开始比较多地进入各地的中考,但是,各地中考在试题题干的设计上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问题和指导语称为题干。命题者通过题干明确答题的要求,落实评价的目标;被测试者则要根据题干明确答题的任务。试题的题干包含设问的情境、设问的角度和设问方法等显性信息;同时,也隐含着命题的意图、答题的方法和方向、答  相似文献   

10.
热点透视 “观点提炼”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阅读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最后概括归纳出符合命题要求的观点。这样的试题在中考阅读题中应用十分广泛,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它一般都是中考阅读题的最后一个小题,常常会被考生轻视,认为答案的要求比较宽泛.答题的随意性大,容易得分。  相似文献   

11.
周甲 《高中生》2015,(6):50-51
一般来说,答阅读理解题时,考生可以通过关键词定位回原文查找答题依据。关键词定位的方法在阅读理解解题中是最常见的,也是最简单的。为了提高对考生能力级别的考查,命题者经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设下“陷阱”。陷阱一:由定位题干关键词变成定位选项关键词考生定位题干关键词只需要定位一到两个词。但是,定位选项关键词则要求考生定位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词,增加考生花费的时间,也加大试题的难  相似文献   

12.
要想正确解答高考阅读题,除了需要认真、仔细地解读阅读文本的内容,准确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艺术特色之外,还需要考生能够巧妙地利用文本内容之外的其他隐藏信息。比如:文章的标题、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文后注释等等,甚至有时为了能使考生降低审题难度、明确答题方向、正确理会答题的角度,命题人还会在题干中对答题作或明或暗的提示。  相似文献   

13.
廖嫔 《高中生》2011,(1):6-7
从考生答题的实际情况来看,鉴赏诗歌语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找不准鉴赏切人点,答题步骤不清晰,答案表述不规范,缺乏用术语答题的意识,答题不全面。本文以分析和鉴赏诗歌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和语言特色为切人点。谈谈鉴赏诗歌语言的设题角度和答题步骤。  相似文献   

14.
吴贻纯 《现代语文》2005,(12):26-26
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近年来,中考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越来越重视,所占分值也越来越大。从近几年参加中考阅卷的情况来看,这类题失分率是比较高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大多是问答性的文字表述题,答案是隐性的,做起来比选择题更难。但是,只要学生在考试中保持一种良好的答题心态,掌握了—些答题技巧,就能避免较多的主观上的失分。一、心态平稳,从容应答现代文阅读涉及面较广,有时在科普说明文中还会出现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生僻词语,面对此类现象,我们无需惊慌。中考阅读题都是紧扣新课标的能力要求来命题的,和平时的现代文阅…  相似文献   

15.
数学     
数学试卷中的客观题答案是唯一的,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审题,不要忽略题目的特别要求,以免失分。对于解答题部分,考生应关注答题规范与解答技巧。  相似文献   

16.
高考题中的解答题,必有一道三角函数题.命题者往往将一部分条件隐藏在题目之中,设置陷阱来迷惑考生.下面列举可能出现的“陷阱”题,以提醒同学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近年高考.尤其是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异彩纷呈,可是,考生这道题的得分却相当不理想。除了考生鉴赏能力薄弱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考生缺少答题的技巧。笔者认为。高考以主观题形式出现的古诗鉴赏题命题有其自身的特点。怎样根据命题的特点、规律以及要求找到答题的突破口.是获得高分的关键。为此.笔者提出高考诗歌鉴赏答题“六字诀”。  相似文献   

18.
历年的诗歌鉴赏题都是一道好题.准确的炼字、妙用的技巧、经典的意象、丰富的情感既展示了我国古典文化的风采.又考察了考生美学层面上的鉴赏能力。古诗鉴赏,动乎心,发于情,培养诗的感觉与悟性是根本,当然熟悉高考命题者设题的角度.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肯定可以为考生的答题提供帮助。下面笔者就结合2008年高考试题来谈谈命题者的主要出题角度。  相似文献   

19.
姚翔 《考试周刊》2011,(66):8-8
考察近年来在中考记叙文阅读题部分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失分最多的是深层含义类题目。深层含义类题目包括这样几种题型:(1)分析重点字词的深层含义。(2)分析文章中标题的深层含义;(3)分析文章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中考命题者习惯在这些题上拉开考生分数的差距.因此此类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往往不能确定答题的方向.不知道如何答题.导致答非所问。  相似文献   

20.
无机框图推断题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一体的综合性题目.这类题既能考查考生掌握元素与化合物的知识量及掌握熟练程度,又能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高考命题中无机框图推断题备受亲睐.考生在答题时常常难以人手,而实际上考生只要掌握必备的知识就能顺利完成此类题目,下面我将解决“无机框图推断题”时常用的知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