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重点词句;2.培养学生适当提高阅读速度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教学过程师:“开国大典”这一天是中华民族最辉煌的一个节日。这一天,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请齐读课题。(生齐读)师:大家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生:一个国家创建时举行的盛大的典礼。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大典盛况的?生A: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也就是先写大典前,再写大典中,最后写大典后。(师板书)生B:课文是按时间顺序…  相似文献   

2.
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会课文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并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课文的难点是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本课应紧扣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落实生字、词语训练,即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并指导学生掌握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故乡的杨梅的,并进行分段练习,可设计如下步骤:……  相似文献   

3.
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会课文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并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课文的难点是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本课应紧扣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落实生字、词语训练,即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并指导学生掌握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故乡的杨梅的,并进行分段练习,可设计如下步骤:……  相似文献   

4.
板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现以小语第八册为例,粗浅地谈一谈怎样设计板书,提高教学效率。一、利用板书,理清思路提纲式板书可以展示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例如《飞夺泸定桥》一文的单元训练重点是“理清文章的条理”,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条理,可以设计下列板书:从板书中不难看出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横向观察,体会红军战士所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严重局面,但…  相似文献   

5.
《鸬鹚》一文,按捕鱼前、捕鱼中、捕鱼后的顺序,生动地描述了渔人赶鸬鹚下水捕鱼的经过,以及湖面由平静到不平静又恢复平静的景色的变化,表现了小湖自然环境的宁静优美及渔人快乐的心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赏析美的语言,领略美的意境,培养美的情操。一、揭示课题,感知课文,理清层次因为学生对鸬鹚不太熟悉,所以教师在板书课题后,首先出示有关鸬鹚的幻灯片,对鸬鹚作以简单的介绍。然后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去阅读课文:1.课文主要描述了什么?2.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3.捕鱼前后湖面有什么变化?4.课文…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这篇看图学文,包括两幅彩图和一篇课文。图画展现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第一幅图是眺望佛香阁所看到的景色,第二幅是颐和园的全景。课文内容是作者按游览顺序描述颐和园的景致。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和叙述的方法。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激发热爱祖国,努力学习的热情。2、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耸立”隐隐约约”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按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是怎  相似文献   

7.
“辐射式”板书设计《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的板书设计:本板书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循着作者的思路紧扣文章的中心设计的。这样设计,可把作者、教师、学生的思路融为一体,脉络清楚,一目了然,既便于教师析解课文,又利于学生领悟文章的内容,从中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  相似文献   

8.
感知课文,理清文路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后,教师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再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种花生→()→()→()。为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可将上述问题分解为如下几个小问题: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组课文由两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和一篇独立阅读课文组成。本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样观察事物,选择内容。强调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要按顺序观察,按顺序选择内容,按顺序安排段落。教学时,可根据这组课文中几篇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采用范例导读、列表自学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引人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我们已经把课文分成了三段。请一位同学按“先写……再写……最后写……”的顺序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埋匣——挖匣——启发) 2.请同学们再回忆一下,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相似文献   

11.
教材简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分四部分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题既清晰地点明了课文内容,又揭示了课文中心。文章条理清晰、层层深入,说服力强,体现了本组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训练重点。教学要求:1.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词、句、段训练和边读、边想、边勾画的阅读方法的训练。3.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4.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  相似文献   

12.
练习设计下面的示意图表示了名画《小球门手》中人物的位置。请你按课文作者观察的顺序在小圆圈内标上序号,并写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的。  相似文献   

13.
课文是按照去参观的路上、参观的过程和离开刘家峡水电站的顺序叙述的,其中参观的过程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板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第2课《燕子》板书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 ,按从近到远的顺序画观察 ,激发学生抓住特点的观察兴趣。第5课《赤壁之战》的板书理清思路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 ,一层一层地叙述的。第一部分(第一行)交待了《赤壁之战》的起因 ,第二部分把定计火攻作为重点 ,并具体叙述火攻是分四步实施的 ,最后一行揭示取胜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隔江相对周瑜(80万)(3万)铁索连船定计火攻深信不疑写信假降①毫不防备借风行船②战船着火火烧战船③丢盔弃甲真趁胜追击④以弱胜强知已知彼第6课《田忌赛马》板书按事物的发展顺序 ,通过简单的文字板书和…  相似文献   

15.
一、温故,明确学习目的.1.齐读课题.2.初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已大致了解了图文内容,知道作者是按照“闻→看→想”的顺序来写这篇课文的.(师板书:闻、看、想)这节课我们将通过进一步学习,去欣赏荷花的美,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事物并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诗《瀑布》是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叶圣陶;这首诗描绘了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教学本课可从以下三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一、观察要讲究顺序按一定顺序观察,才能准确地把惭.物的全貌。观察顺序可由外部列内部、由整体到局部、由近处到远处(或者按以此相反的顺序观察)、通过有序观察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瀑布》的作者是按照参观的路线,由远从近地观察瀑布的。全诗共3节,每节的前两行都从侧面交代作者观察瀑布时的不同地。第一凶的前两行是“…  相似文献   

17.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是揭示课文中心的导读图,是透视课文结构的示意表,也是把握重点、难点的辐射源。板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是在吃透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要求、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把提纲性,艺术性、直观性融为一体,既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又收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效果。一个好的板书,可从下面几方面去考虑: 一,板书的提纲性。强调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这是板书的首位特点。板书的字、词、句要高度的概括、典型。要根据课文的中心段落、层次的顺序编排,充分体现课文的重点、难点和详略。如六年制语文第十二册19课《在仙台》,可以如下板书:  相似文献   

18.
《开国大典》的结构式板书 这篇讲读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来描述大典的盛况。文章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描述有序。因此,本文的板书设计采用结构式板书,是引导学生正确划分段落的依据。 《狱中联欢》的提纲式板书这篇讲读课文描述了重庆解放前 夕,关押在渣滓洞集中营监狱里 的革命者在狱中联欢的情景。课 文分四个部分进行叙述,层次分 明,线索清晰,结构严谨。学生对 段落的划分一目了然。所以,本 文设计了提纲式板书。 7.《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归 纳式板书 这篇课文描写细腻、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  相似文献   

19.
板书是语文教学中文章的思路、教师的思路、学生的思路三者熔铸一体的艺术结晶。在教学中,我通过探讨,认为常用的有以下五种基本内容。 一、课文脉络型。板书应该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课文的重点和关键,准确地扣住作者的思路。如《西门豹》一文的板书可这样设计:  相似文献   

20.
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指要第八册1—2单元滕洁贞第八册第一单元一、本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继续培养训练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并能抓住事物的重点进行观察。2.继续培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正确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