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野     
《视听界》1999,(5)
十年来中国电视发展历程描述1999年第4期《中国电视》刊登胡智锋文,描述了10年中国电视发展历程。他认为十年来中国电视本体建设有五个标志性阶段: 一、电视纪实。电视纪录片《望长城》在90年代初推出,标志了中国电视“纪实”的开始。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出现,使电视“纪实”达到了它的高潮。电视的“纪实”一时间成为电视业内外竞相标榜、推祟的时尚,甚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视购物产业起步不晚,1992年,电视购物进入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电视台首播电视购物节目,成就了电视购物最为盈利的1.0"电视直销时代"。1999年后,电视直销开始走下坡路,行业呈畸  相似文献   

3.
胡智锋 《视听界》2011,(1):48-50
作为中国电视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我确实为中国电视的发展壮大和繁荣感到骄傲和光荣,尤其是为江苏电视这些年的快速成长而感到高兴。我想用时间的维度概念,也就是十年、一年和未来几年,来描绘心中的江苏电视形象,表述江苏电视为中国电视行业做出的独特的重大贡献,阐释江苏电视不可替代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电视事业自五十年代至今日,已经走过了四十年光辉而曲折的历程。前二十年由于国门紧闭、经济停滞、政治运动频仍而发展缓慢,后二十年由于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政治民主而发展飞速。受制于电视实践的现状,电视理论研究呈现出的情形是前二十年乏善可陈而后二十年百花齐放。后二十年的电视理论研究,每隔几年就出现一个理论研究热点,从对电视特征之探讨,到对电视纪实之研究、深度报道之探求,再到主持人问题讨论,以及今日方兴未衰的电视产业化问题研究,真如走马灯一般变幻,叫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5.
"超级女声":电视本体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鑫 《现代传播》2005,(6):57-61
2005年之夏中国出现的"超级女声",是运用电视媒体所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电视选秀活动.这一重要的电视文化现象,触及了电视学的诸多领域.本文分别从电视社会学、电视经济学、电视文化学、电视心理学、电视艺术学等不同视角入手,对其电视本体理念加以审视、思考.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中国电视,目前正在经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与移动电视的发展阶段。紧接着2004年的数字电视发展年,交互式网络电视在2005年异军突起,而移动电视也抓紧步伐在2005年向全国推进。国外一家调查公司In-Stat表示,到2009年,将近55%的电视家庭将与至少一种非传统网络传输系统相连,如光纤网络、卫星网络、数字地面电视或宽带电视服务。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是相对于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包括网络宽频、数字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等在内的新的传播形态。2006年4月28日,央视全面整合网络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1998年对于中国的电视艺术学研究来说,也是成果异常突出的一年。我们发现,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已由’、十年代的电视艺术环节、元素的研究(如电视拍摄制作诸环节、元素的研究),经由九十年代初中期的初步的宏观研究(如各种电视艺术史论著述),进入到九十年代末的哲学美学层面的研究。1998年出版的电视艺术学的一些著作,便是体现这种变化的优秀成果。为此,我刊特邀请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生导师、著名电视艺术学研究专家高金教授组织了此次《专题研究·98电视艺术学新著》,对1998年出版的5部电视艺术学新著逐一作出述评。我…  相似文献   

9.
手机电视最初出现在日本.随后是韩国。我国手机电视业务于2003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首次在国内推出。从2004年起,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先后推出了手机电视业务试验。由于手机电视具有离散性、交互性、实时性、分众性的传播特点.预计到2007年.中国手机电视业务的用户数将达到505万左右.手机电视年收入将达到18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
手机电视是移动视频的一种。2005年3月,上海文广新闻集团获得国内第一张手机电视运营牌照,标志着我国手机电视的起步。2008年6月1日,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推出的《视讯中国》手机电视正式在中国移动手机电视平台上线,开通新闻、娱乐、体育、音乐、电视剧、电影等七大类节目。  相似文献   

11.
公交移动电视新媒体的价值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岩 《记者摇篮》2009,(12):63-63,39
公交移动电视始见于2001年的新加坡,随后这一新型户外电视传媒传至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2003年1月1日,上海东方明珠移动电视的开播,标志着移动电视在中国大陆的开始。此后,公交移动电视在我国遍地开花,如今一些二三线城市也纷纷开播了公交移动电视,国内的公交移动电视商也已多达数十家。  相似文献   

12.
民营电视之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青年记者》2003,(10):38-39
1994年11月,京城第一家民间电视机构——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开张,标志着中国民间电视制作群体正式走向前台。2000年,民营电视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当年北京国际电视周上民营电视制作公司数量竟然比参展电视台还多出2倍,共计317家。然而,进入2001年,民营电视开始陷入困局,相继传出一些节目公司经营出现问题、人事变动频繁的消息:发展迄今已近9年的嘉实已改行,曾  相似文献   

13.
从黄一鹤、邓在军担任总导演的1983年电视春节晚会算起,中央电视台每逢春节举办电视春节晚会已经十年。如今,春节三件事,“吃饺子,放鞭炮,看电视春节晚会”。电视春节晚上已经像年三十儿的年夜饭一  相似文献   

14.
《报林求索》2012,(12):28-28
<正>在电视从业人员感叹一个型号生产几年、卖几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同时,也让人不禁要问上一句:电视还能变啥样?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平面到2D再到3D,从"看电视"到"用电视"再到"玩电视"……日新月异的电视技术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在电视从业人员感叹一个型号生产几年、卖几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同时,也让人不禁要问上一句:电视还能变啥样?  相似文献   

15.
荧屏流金,缤纷夏韵。2008年8月29日至30日,第七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在湖南长沙再度展翅飞翔。这次“瘦身”后金鹰节依然由开幕式暨文艺晚会、电视剧剧本交易投资大会、中国电视五十年暨改革创新三十年高峰论坛、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典礼、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晚会暨第七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闭幕式五项主体活动组成。  相似文献   

16.
章琴丽 《青年记者》2012,(23):36-37
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首次推出电视评述节目《观察与思考》,这是我国电视界最先出现的电视评论.①1994年中央电视台创办《焦点访谈》,标志着电视特色的评论节目形态正式诞生.②此后,各种类型的电视评论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省市电视台.电视评论凭借着电视媒介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在引导舆论、反映问题、启发思考、区辨善恶上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邱明 《声屏世界》2007,(5):54-54
所谓“新媒体”,即移动电视(包括楼宇电视、车载电视、公共地带大屏幕电视等)、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数字媒体。“新媒体”已经开始瓜分电视市场份额,估计在二三年之内,将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进军,并且目前中小城市的一些宾馆、车站和商厦已经开始出现移动电视。随着3G、4G手机开始普及,有人预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时,就是手机电视对传统电视重创之日。作为传统电视媒体,应该放任自流还是该积极应对,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经历了2008年的风雨洗礼,2009年的中国电视理论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蓬勃态势。本文通过对2009年出版的电视领域学术著作、国内学术期刊、报纸和网站中的相关学术文章、相关学术会议综述等近千篇文章进行梳理,总结概括了电视理论研究的四大热点,以期对2009年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发展理出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导演陈舒平积8年儿童电视实践经验,历时4年完成了《儿童电视学》。 该书在注重研究儿童电视节目的同时,也着重研究电视与儿童成长的关系,如:电视广告与儿童、电视与儿童暴力等,使本书兼  相似文献   

20.
笔者日前拜读了中央电视台孙玉胜所著《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颇有收益。他把中国电视的改革总结为十年一轮的周期特征,1983年、1993年和2003年。中国电视的第一轮改革体现在电视的发展体制上,第二轮改革则体现在新闻的叙述方式上,而第三轮改革则体现在新闻的报道方式上。这其中我们会发现,每一次新闻改革实际上都伴着电视理念的创新,可以说,电视理念的创新是电视新闻革新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