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人类对自身、自然的探究进程中,语言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能表现人的特点的活动,它是人们表达思想的工具,又是人们感知、体认和理解世界的形式。世界是多维的、多层次的,世界的不同层次在语言中得到了统一人们正是通过语言才完整地把握了这个多样化的世界。我们不能想象没有语言的人类社会将是怎么样的。这不是说语言创造了世界,而是说人类在创造世界、创造自身伟业的同时,也创造了语言。正如恩格斯指出:“语言是从劳动当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语言是思维的基本工具,也是构成劳动的本质要素,因此,…  相似文献   

2.
蒋海琴 《青海教育》2003,(10):37-37
语言本来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工具(媒介),但反过来语言却被认为具有一种主宰人们命运的神秘力量。而这种神秘东西就是语言的灵物崇拜,它是从人类还不能理解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本质时开始的。如:天空为什么会闪电打雷?地为什么会震呢?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类是谜米的主人,不是谜米的机器——对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的批判》一文的姊妹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学观点展开批判使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而成为人的,不是我们所拥有的模仿能力,而是我们拥有的创造能力;人类的学习绝大多数属于谜米学意义上的学习;对理解语言起源问题更具基本意义的是符号指称能力,而不是模仿能力;语言和因特网等复制机器都不是由谜米选择创造出来的,而是由谜米的主人——人类选择创造出来的;容量巨大的人脑,也不是由谜米创造出来的,而是劳动的结果;与基因不同的是,谜米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它的运作也不是为了它自身的利益,而是完全为了它的主人的利益;如果我们承认它们是自主的、自私的甚至主动的,而我们人类是被动的、被利用的,也就是我们臣服于谜米,把它当作了另一个上帝;谜米是我们创造并且服务于我们人类的工具,人类是谜米的主人而不是服务于他们所持有的谜米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正>当历史的洪流翻腾而下,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是否仍记得自己从何而来?百万年前,语言和劳动搭建了类人猿通向人类的桥梁,工具的使用与智力的拓展使人的大脑发育到新的高度,正如恩格斯所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自此之后,人类社会波澜壮阔的发展变革,都由劳动方式的转变而推动,由此观之,是劳动推动了人类的发展,是劳动定义了时代的内涵,决定了历史的走向,而劳动者作为其承担者,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集中论述了“劳动创造人”的伟大思想。在文中他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命题,即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是劳动,“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及“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对此,有的同志认为:“恩格斯在文中对劳动的定义和劳动创造人这两个命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矛盾。”在他们看来,既然“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而且只有人才能劳动,猿若能劳动,说明人类已经产生,怎么谈得上劳动创造了人呢?如果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已经是人了,创造人的劳动怎么会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呢?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沟通信息和感情的交际工具.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语言.远古的人类,由于地理的阻断,在世界上形成了不同的人种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特定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工科院校的哲学教育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创新是人类的一种促使新事物产生的活动 ,这种活动可以使人类更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 ,为社会和人类思想增添新的要素和新的内容。创新能力则是这种活动的原动力。就广义而论 ,创新是指人类本质力量以及把这种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能力。这里所说的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劳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所以劳动以及人们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就构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基础要素。因为只有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才能为人类社会增添新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所以在这种意义上 ,劳动就是创新 ,获得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也就是获…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及其网络从物质形态上来讲是机器和软件的统一体,但是它模拟了人的思维模式成为人工智能的载体,因而成为人类大脑的延伸,成为人类改变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力量的延伸。力量不是单纯的工具,它更意味着理念、思维方式等人类特有的自我超越的方式。当前,不少人陷入这样的误区:仅仅把计算机及其网络看成工具,这样就不能全面地理解智能的超越力量所在,延缓了人类自我超越的步伐。我们要明白:人类对象化活动的实质就是自我超越,计算机和网络世界仍然是人的世界,仍是需要人类超越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享誉世界《国际歌》中有一句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热爱劳动者受人尊重,好逸恶劳者为人不齿,古今中外皆是如此。不难理解,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离开劳动,知识形不成力量,人才无法成长,创造就失去方向。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孩子热爱劳动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项重要责任,因为孩子将来一生的幸福,都是靠他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每个父母都有的心愿,但我们不能让孩子成为高分低能的人,要摆正劳动的位,使劳动成为孩子的习惯,使劳动成为孩子生存的能力,让孩子品到劳动的味。我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上学与放学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和社会的发展,语言变得越来越简单并且多样化,在各种各样的新语言形式中,网络语言就是一种。给网络语言下个适当的定义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网络语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被广泛地接受。许多人,包括语言学家都认为网络语言不是一种规范的语言,然而,它却是我们语言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当然,它不可避免的也会有些缺点。网络语言在网络中十分流行并被广泛接受,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它多一些了解。为了对网络语言有更深入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必须知道它的产生、发展、基本特点,不同类型以及使用原则。同时,我们必须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怎样更好的利用它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语言作为人们交际、思维、记载化的工具,具有简捷易操作性,同时作为一工具的使用一人的有限记忆能力客观上也要求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一个极为经济的体系。本试从汉语的结构方面分析一下语言的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任何语言都需要有一定的语法规范。但是,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的,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语言又必须突破旧有的语法规范而有所创造。艺术语言便是人们突破旧有语法规范而锐意创新的产物,是语言发展变化的活力与动力。因此,研究语言而不重视艺术语言的研究,那是重大的学术缺憾。《艺术语言———普通语言的超越》一书的出版,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都将有益于语言学与修辞学研究的深化,亦会对文学研究的范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类进行交际活动最重要的工具是语言 ,但是交际工具决不仅限于语言 ,还依靠许多非语言交际行为。非语言交际行为主要是指体态语。体态语与言语一样 ,都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 ,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 ,也就是说体态语具有文化性。不同的文化之间体态语表达的意义功能差别很大 ,有时会有许多变异。本文拟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对几种体态语行为加以对比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具有绝对任意性,然而一旦被“约定俗成”又表现为一种相对稳定性;随着社会运动发展变化,语言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绝对性的,但是在这绝对变化的过程中,语言仍以一种相对稳定的形态表现出来;从时空而论,时间对语言的影响是绝对的,而空间对语言的影响又是相对的;从客观存在而论,语言价值是具有绝对性的,从语言的各在素关系而论,语言价值又具有其相对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植物词汇在英语文化中的内涵与喻义,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文化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问题的研究对实现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等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楼上楼》聚焦的虽是日常生活,但通过一件件琐碎小事透视的却是五彩缤纷的大世界;它写的虽是小人物,但通过一副副情态各异的面孔,引发的却是对社会、人生、人性的思考。它通过对一个个小人物的真实描摹,为不完美的社会和人生承传着美,寻找着美,制造着美,充实并张扬着美。  相似文献   

18.
人类语言发展的趋势是从象形文字发展到音文字。汉字至今仍然是世界语言大家庭中的小语种。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文献大多数至今仍然是以英语为主。英语也是世界的主要交际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也许英语是人类共同存在的可爱家园。也许离开英语,我们的生存不可思议。同英语相比,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字也许有一些缺点,这并没有使人有不快之处。一个国家有统一的语言文字,同样,全人类世界也会有自己共同的语言文字。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场合,英语承担着国际通用语言的角色。它起着“让世界冲满爱”的作用。有些外国人学习汉语,这件事在某些人眼中成了弘扬汉语优越论的理由。但其实,他们的目的具有来华商业性质,不能说明在文化和国际外交场合汉语会占统治地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文献中,英语占主导地位。美国军人人手一册孙子兵法,已被证明是假消息。美国军人学汉语,被说成是汉语风行天下。但是最近的报道是,其目的具有战略性。他们正学习各种东亚语言。中国老一代学者不赞成汉语征服世界。以开阔的胸襟学习英语,表明的是博大胸怀。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不仅是社会和思维的写照,而且对社会和思维产生了重大影响。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不是存在于语言本身的。社会变革是语言变革的基础,当人们试图去摒弃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的同时,事实上是试图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本文着重从词汇、句法以及表达等方面分析了英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从而最终实现成功的交际。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思维、现实世界和人类行为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不仅能传达思想 ,还使思维成为可能。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不仅仅在复制现实世界 ,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认识现实世界。语言还使人类拥有其他动物所不可能具备的特殊的智力和行为。以研究语言为出发点的人类行为理论向人们揭示 :只有更好地理解语言 ,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