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2,000万人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和19%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这两个数字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在经过1999年(该年度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7%)的扩招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2-2003年度就达到16%,由精英阶段进入了大众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晓晓  陈泷 《内江科技》2010,31(2):41-41,123
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2%。按照马丁·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至50%之间的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大于50%的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根据这一国际标准,我国高等教育早已跨入了大众化教育的行列,有部分发达地区开姑进入普及化阶段。然而在这一阶段,也出现了诸如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发展不平衡,高校办学条件不足、大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面对这些抑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种种瓶颈,我国需要采取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多渠道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改革大学生就业制度及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首都北京是全国的高等教育中心.首都高等教育的总体实力和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2年,首都有普通高校62所,在校生48.77万人(含9.77万研究生),其中市属高校30所(含民办3所),在校生15.89万人(含0.69万研究生)。成人高校38所(市属29所),在校生35万人。高校招生录取比例达到74%;18至22岁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9%。接近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最低线。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截至2008年底,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大学和现代远程教育等)在学总规模已达到2700万人。居世界第一。其中,本科生和研究生规模分别达到1080万人和120万人。截至2009年2月,我国共有普通高校1928所.在校生人数达到1800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居世界第一。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7000万人.位居世界第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以上,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科学与工程人才的培养方面,总体上亦是成绩斐然。目前,全国开设有理工科专业的普通高校有1700多所.占普通高校数的90%以上.理工科专业在校生800多万人.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5%以上。此外,根据2008年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当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4246万人,研发人员总量超过150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应该说,我国科学与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已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签署WTO协议,中国市场必然走向全面开放。中国的人才也必然从本地化走向全球化。从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跨越式、超常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人数本、专科从1998年的100万增加到2002年的320万,研究生从1999年的7万增加到2002年的30万。适龄青年的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不足7%增加到2002年的13.5%。成就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达到2003所,比上年增加了92所;高等教育共招生542.82万人,比上年增加了78.61万人,增长16.9%;高等教育在校生146252万人,比上年增长24.4%。*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通过“三改一补”等措施,发展也异常迅速。2002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接受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增长和整个社会富裕程度的增加,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连续5年的扩招,在学人数迅速增长了一倍多,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10.5%一路攀升到2005年的21%,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加,2002年我国毛入学率首次超过15%,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04,(12):i017-i019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2004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9%,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从而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也是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在 60至 70年代就已进入大众化阶段 ,现在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入普及化阶段 ;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 ,但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 1 997年仅为 7.6%,加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仅占 9.1 %,距大众化阶段的最低限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 5%)还有相当的距离。而在2 1世纪 ,拥有…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在教育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9%,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2004年也是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高校科技战线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以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为契机,以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为重点,在发展战略研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优秀创新团队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农村是一个教育相对落后的区域,农村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据统计数字显示:全市各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6%,高中阶段入学率为25%。如果扣除县城镇在校生、农村学生就读人数还要少十个百分点。全市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数达到7.4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59.33%。农村教育的落后导致农村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滞后。  相似文献   

12.
李娜 《华夏星火》2005,(3):156-158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扩招后的2003年,全国毕业生总数为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到2005年毕业生总数为338万人,预示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在许多人眼里一直炙手可热的医学院校毕业生面对扩招也经受着严峻地挑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有人说“都是扩招惹的祸”,还有人大声呼吁“该为扩招刹刹车了”。然而,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2005年实现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启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伴随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出现,教育公平问题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顾建平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0):167-168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1%,在校生超过2 300万人,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但伴随其中的种种原因造成的高校贫困生群体也迅速扩大,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5.
今年天津市高等教育毛人学率将达到52%.进入普及化阶段.从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途径国际化和办学手段信息化等方面呈现出高速发展趋势。天津市今年新增劳动者受教育年限将达到14年.这将标志着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教育的超前发展.同时将引来众多国外生源。今年天津市留学生数量将增长15%以上.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高峰的来临 上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各高校每年都在不断扩招,使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除去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特别是今年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222.2万人,毕业生总数将比去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如何化解这一压  相似文献   

17.
工程在当代社会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工程创新和工程人才是关键.而要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高等学校责无旁贷。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之首。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188万人.其中工科本科毕业生40万,占全体本科毕业生的三成以上。与此相比.美国每年工科本科毕业生仅10万人.只占全部本科生的5%左右。尽管规模可观.但我国工程教育水平并不很高,而工程人才质量不高又制约着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前不久.钱学森曾对温家宝总理直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人民日报》2005.7.31)。这无疑道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包括工程教育的问题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探讨我国工程教育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04,(16):107-107
从目前到2015年,我国塑料原料树脂将有较快增长,将扩建几个世界级的大型乙烯工程项目,乙烯总量“十五”将达到850万吨左右,合成树脂将随之大幅度增加,为塑料制品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基础;从人均消费量看,我国人均消费量仅12千克左右,而发达国家是30~100千克,世界平均消费量也达18千克,因此,我国塑料工业发展前景广阔。近10年来,世界塑料制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未来10年,世界塑料制品将以每年3%的速度发展,到2010年世界塑料制品总的产量将达到1.86亿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财政赤字率由1997年的0.07%快速上升到2002年的3%,达到国际惯例的警戒线。积极财政政策简明仿真模型是研究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力工具,如实地仿真了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五年来经济发展的轨迹。根据全国人大通过的2003年我国的财政金融政策,模型仿真预测2003年我国经济将增长8.4%。2004—2005年,为保证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7%,我国是否仍需继续积极财政政策,或者使其淡出,或者使其加强,首先取决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情景:如世界经济年增长3%左右,积极财政政策不能淡出,仍需继续;如世界经济年增长2%左右,积极财政政策必须加强。分析近四分之一世纪世界经济的走向,可以以70%的概率断定,2004—2005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仍需继续。  相似文献   

20.
通过高校近年连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上升至1 5%左右,跨上了大众化的台阶。研究生教育也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预计今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将增长3 0%以上。这不仅关系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减少其外流,也是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机遇。如能适时加以把握,将能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基础科学研究两个方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