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练前导引一、关于“创新”解读关于“有创新”,2004年《考试大纲》的解释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这项考查既体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时代精神,又是高考对学生写作的一项更高程度的新要求。这里我们向考生朋友推荐2002年“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的高考满分作文《奥运出嫁》。这篇作文写得相当精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无论高考还是中考对作文均提出了“有创新”的要求。显而易见。这是为了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不容置问,一篇“有创新”的作文,是学生个性特征的最显著标志。最能体现学生的才情与创造力。具体为:见解新颖,有个性特征;材料新鲜。不落俗套;构思精巧。独树一帜;语言清晰,想象独到。笔者结合多年作文考前辅导实践谈谈考场作文的“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零距离评判     
创新并非一味指“怪”和“异”。创新是智慧火花的闪现,是个性特征的充分展示。创新,由“创”出“新”,重在“新”。“非常”才能出“新”。“非常作文”即非常规作文;源于常规又高于常规,因此,非常作文是创新的作文。《选择题( )——A.天堂B.地狱C.人间》一文,从题日到正文都非常的“另类”。文章的题目借用当今时髦的考试题型——选择  相似文献   

4.
这个寒假,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编个人作文自选集。这是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尝试。 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创新教育中“创造”和“新”的含义。“创造”有各种层次的创造,“新”也有各种层次的“新”。小学生发现的,仅是对自己来说是“新”的,这个“新”,其价值却是巨大的。这是因为,一个小学生正是从发现对自己来说是“新”的事物起步,逐步  相似文献   

5.
新语文课标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必须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创新。从“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6.
作文提倡创新。在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就将作文的创新作了量化,将“有创新”的评分标准定为10分,并对“有创新”作了具体要求,即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且有个性特征。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有创新”呢?分析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对创新的具体要求,我们可从作文的题材方面入手。 作文题材的创新,不是“旧瓶装新酒”,而是“新瓶装新酒”。新的作文题材应从本质上反映社会生活,甚至是人所未闻的。因此,我们可引入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主义文学思想,将其作为实现作文创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与理解.以及九年义务教育现状的分析和中小学作文现状调查:提出小学作文改革的出路:实现“手随心愿·心随手移”的作文教学新途径。“手随心愿.心随手移”作文,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①真正体现着课程标准、学生自主写作、没有任何限制因素的作文;(爹表现孩子完整生命特性与个性特征的作文;③表达孩子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创新思考和新鲜行文方式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素有“半壁江山”之称,在作文教学中寻找突破口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语文创新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自“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不断进行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9.
考测点导航关于“有创新”,2003年《考试说明》的解释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这项考查既体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时代精神,又是高考对学生写作的一项更高程度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新语文课改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写作作为最具个性特征的精神劳动,如何在占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本人在教学中做过一些尝试,主要途径是:一、积累素材,走进生活日常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每天总要接  相似文献   

11.
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在创新作文教学中,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通过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12.
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在创新作文教学中,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通过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一、打破陈规,引发逆向思维“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一李姓男寿星写贺诗,适逢滂沱大雨,寿典难以为续,众人…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从“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文贵出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鼓励中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话题作文怕的就是“老调重弹,旧话重提”,需要作文创新。怎样才能写出有一些新意的、惹人喜欢的话题作文呢?同学们不妨做如下尝试和努力: 一是提炼一个显眼的标题。清朝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说过:“作诗非难,命题  相似文献   

15.
创新者应该有鲜明的个性、独特的见解,随波逐流者绝对不可能会有创新。在作文教学上,创新就是要有“新”观念、“新”特色、“新”方法、“新”尝试。教师在指导思路上始终贯穿一个“新”字,作文教学就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作文的创新来源于学生个性化的观察、分析和创新意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动力。个性化的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学生来说,关键在于多读书,善质疑,立足生活,丰富实践,成熟思考和感悟。“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个性,使自我得到更充分自由的表现,至少在两个层次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一,个性化有利于显示出“自我”所具备的独特的“新”;第二,多“自我”在比较、交流中相互激发和启迪,更易创出更高层次的“新”。这里,我主要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谈谈自己的浅见和做法:1、让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笔者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培养创新意识 ,鼓励创新精神 ,不迷信权威 ,不迷信老师 ;2、开辩论会 ,打“笔墨官司” ;3、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 ;4、配合作文命题、审题 ,激发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8.
“绿色作文”,是我尝试探索的一条作文新途径,是十年教改实践的结晶。它没有什么“模式”,也无意制造什么“模式”。因为一旦搞成了什么“模式”,恐怕就离“教条”或“桎梏”不远了:这对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没有益处的。我只想将“绿色作文”的几点要旨,介绍给有志于作文创新的师生们参考。一、呼唤绿色如今,“绿色”流行,正值鼎盛:大气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河水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粮食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住宅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可是,作文污染了,谁来呼唤绿色?灰色污染,由来已久,受苦最烈当属学生。请听他们的揭露:作文有三招…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呢?一是重视积累,拓宽选材天空,走出选材取材狭窄的怪圈;二是张扬自我。培养创新品质,引导学生以写“真”为基础,给学生以充分的想像空间和充分的张扬个性的自由,让学生写出具有个性化的作文。三是激励评价,闪现个性火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作文教学程序(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以教师为中心,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负担重,学生作文质量差,不适应“三个面向”的需要。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我们试行“四环节作文课堂教学新程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具体作法是: (一)构思尝试——教师命题之后,由学生审题选材,快速构思,尝试作文,一气呵成初稿。所需时间为一课时。这个环节要注意的问题:(1)命题要恰当,题目富有启发性,学生有话可写;(2)学生审题如有偏差,教师应适当点拨,(3)学生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