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图片的悲剧处理——汶川大地震图片报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难性事件几乎涵盖了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重要性、接近性、人情味等。在灾难报道中,新闻图片的选择与使用体现着一份报纸的风格与办报理念,醒目地传递出该报的采编策划能力、议程设置倾向、媒介伦理把握及审美趣味和人文关怀的深度。本文从新闻图片入手,分析报纸对今年汶川大地震的新闻图片报道。选取地震后  相似文献   

2.
韩驰 《新闻世界》2014,(11):122-124
"5·12"汶川地震开启了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新时代。本文通过对震区当地媒体《华西都市报》头版新闻图片的样本研究,从图片总量、质量、表现内容以及来源等方面分析该报的图片报道特色,借以说明这一期间新闻图片报道新的转向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关注媒体在进行灾难性新闻报道时,如何通过构建新闻框架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对社会风险进行控制。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选取《中国青年报》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新闻报道为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中国青年报》等报纸媒体关于灾难性事件报道是一个客观、理性、人本主义的新闻框架,在全方位呈现事实、合理引导舆论和降低社会风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新闻摄影报道好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要政务活动,让新闻图片这一直观的形式,宣传党委、政府的工作,树立领导的形象,密切党群关系,是各类媒体的重要内容与方式。《宿迁日报》十分注重发挥政务新闻摄影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报纸图片质量,倍加重视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5.
如今纸媒已进入了“读图时代”,“图文并茂”成为当今报纸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图片新闻是报纸这一特殊商品中重要的包装元素和商品要素,被称为报纸的“眼睛”。要让报纸的“眼睛”亮起来,新闻图片要“善于说话”,要能通过图片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突发事件报道以其自身灾难性、不可预知性、现场性等...  相似文献   

6.
陈屏 《新闻窗》2010,(4):34-35
本文主要研究媒体在灾难事件报道中的功能,并以20H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为例,选取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人民日报》、当地新闻报纸《成都晚报》以及国际上比较知名的《纽约时报》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三份报纸在汶川地震后一个月之内的新闻,探讨国内报纸之间,  相似文献   

7.
张宁 《新闻世界》2011,(9):206-207
本文比较分析了《环球时报》与《纽约时报》对于日本大地震这一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从报道结构、消息来源、报道内容、报道视角、报道技巧五个方面,对两家报纸报道的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长江日报》2010年7月29日一组"图片新闻"《偶遇抢劫本报记者举机拍照退匪》,荣获第21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三等奖。该组图片通过连续画面,以直观、形象的视觉语言,迅速及时地独家报道了一起勇退劫匪、解救受害人的突发事件,体现了党报在重要事件上的舆论引导力,引起了广大读者、兄弟报纸和网站的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9.
图片的现场感、新闻性、事件性、真实性关乎报纸生存和读认可度的高低。《中国青年报》一贯追求人关怀和平民视角,不仅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出来,也渗透到了报纸的图片报道中。本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探求该报图片报道的特色和成功所在。  相似文献   

10.
肖雪 《今传媒》2006,(8X):38-39
近年来,随着报纸的不断扩版,各报陆续设立新闻图片专版,如《南方都市报》的“目击”,《北京青年报》的“图片纪实”等,《深圳特区报》在开办图片专版“数码传真”之外,还利用头版的左边栏设立了图片导读“图话新闻”。在这种新的报纸发展趋势下,《西安日报》的“视角”专版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赵前卫  王波 《视听界》2005,(5):49-50
活动画面和有声语言构成的表意系统是电视最大的特色。追求新闻现场直播、追求画面是电视新闻竞争的利器,然而,与这股潮流背道而驰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图片新闻却正悄悄在电视新闻中运用。所谓电视图片新闻是运用单张或成组新闻摄影照片,结合文字解说来报道新闻,它是把在报纸、杂志中使用的新闻图片报道引用到电视新闻中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摄影在电视这个平台上的延伸。由于主客观原因,有些新闻没有活动的画面,这时图片新闻可以作为补充,成为新闻源。如CCTV—5曾播发的《大威晋级》,当时没有及时的活动画面,新闻就采用摄影记者拍…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图片是报纸版面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真实性、形象性、新闻性、瞬间性等特点,不仅能够给读者带来视觉冲击,帮助读者深入解读新闻事件,而且还能够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竞争力,提高办报质量。本文对报纸新闻中新闻摄影图片的地位进行阐释,并提出新闻摄影图片的具体应用建议,期望对推动报纸媒体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五十周年和六十周年国庆报道中,新闻图片已成为《人民日报》国庆报道的重头戏,而且新闻图片在构图、镜头、景别运用等摄影技术方面体现了新闻摄影作品的质量。《人民日报》在周年国庆报道中出现的跨栏甚至通栏大尺寸新闻图片所形成的冲击力,印证了读图时代对报纸新闻报道的"图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图片在报纸上日益大量地被采用,图片新闻在报纸版面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简洁明了、生动形象、感染力和冲击力强,好的新闻图片,配上恰当的文字说明,不但能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增加人们的阅读兴趣,还可美化版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对于新闻校对员来说,如何更好地做好图片新闻的校对工作,努力防止和杜绝图片新闻差错,越来越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进一步研究。下面就结合《新华日报》的图片新闻校检工作实践中出现的一个细节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孟盈  董天策 《新闻知识》2005,(2):5-6,47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发生的强地震引起的巨大海啸疯狂肆虐,席卷东南亚各国,造成举世震惊的灾难,新闻媒体无不及时跟踪报道。在这次国际性灾难报道中,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凸显人文关怀的新闻理念得到了广泛而充分的体现。这里仅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三家报纸在2004年12月27日——2005年1月3日的有关报道为例,从标题、图片、内容三方面剖析媒体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新闻前哨》2009,(12):7-7
陈红梅在2009年第11期《新闻爱好者》中撰文说,目前我国的新闻图片传播还存在五大问题。一是热衷于猎奇及对隐私的暴露,新闻图片格调低下。如某报《裸女街上晒太阳,两度脱衣仰卧草坪四个小时》,报道了一位30多岁的妇女在广州市政协大楼附近草坪赤身裸体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读图时代到来,信息传递方式的革新和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致使报纸把视觉传播理念及策略提到战略议程上来,报纸媒体纷纷开始探索符合视觉传播趋势的发展道路。本文基于视觉传播相关理论,以《新京报》和《今日美国》作为分析样本,对比两份报纸新闻图片传播策略的差异及各自的优势,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图片以形象语言传播新闻,具有一目了然的特点,对一个事件或人物,能深刻立体地报道,具有视觉冲击力,给读者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发挥好图片新闻的优势,对提升报纸品质有重要作用。不同媒体对图片的选用裁剪处理截然不同。版面传递出来的新闻信息和感情信息也相去甚运。  相似文献   

19.
戈公振先生是我国著名新闻学家,对新闻摄影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曾多次出国考察,寄回大量新闻图片.本文以《良友》为中心,系统考察了第22期至111期相关图像,论述了《良友》对戈公振国外行踪的图片报道,分国际联盟情况、苏俄情况、艺术情况三部分阐述戈先生从国外寄给《良友》的图片,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戈公振国外新闻图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想促进下,许多报纸采用新闻图片的数量增多了,其中有的报纸刊用新闻图片组的势头,甚为强劲。 新闻图片组是摄影记者从事新闻报道的一种手段和作品形式,也是图片编辑或版面编辑用来调剂稿件样式和版面设计的一种方式。由于它在宜传报道和版面视觉上所造成的强势,能博得受众的关注,有助于提升图片新闻的阅读率。因此,就新闻图片组的作品特征、结构和编辑工作进行一番探讨,还是颇有意义的。 就报纸的新闻摄影实践来看,在报道重大主题、重大题材、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展示大型社会活动、地域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