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古往今来,儒家礼文化对我国的礼仪教育具有非凡的影响。礼仪教育与儒家礼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深入研究分析传统儒家文化对现代高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儒家礼文化教育的社会控制功能,吸收传统礼文化精髓,对当代高校礼仪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先贤提出了大量文化教育方面的思想,其中儒家文化教育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现代化教育具有极为深刻与广泛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从儒家文化教育中的仁爱思想、孝悌思想、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传统儒家文化教育的现代化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3.
儒家文化圈韩国与中国和日本一样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儒家学说对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影响可谓源远流长,韩国对儒学的研究也一直绵延不绝。韩国也是中国以外孔庙历史记载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国家。儒家文化中的“礼”、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历史系杨宁一在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就“东亚儒家文化圈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作了重点发言。 杨宁一认为,儒家是儒家文化的最高概括。现代新儒家产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已历经三代人,有七十多年的历史。现代新儒家的发展历程是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不断自我改造的过程,也是逐渐转向同意学习、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它体现了维护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民族爱国精神,但是如果它不改变“中体西用”、“道德优先”等核心内容和思维定势,就不可能复兴,更不可能创造出一条“儒家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的科学、文化教育和政治经济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数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也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儒家价值理念的影响下,古代数学家研究数学的动机主要在于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注重的是数学的实际功用,中国古代数学家更习惯于从“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和经典思维等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儒家文化圈韩国与中国和日本一样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儒家学说对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影响可谓源远流长,韩国对儒学的研究也一直绵延不绝。儒家文化传入韩国较早,影响较广。  相似文献   

7.
我主张建立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主义大文化 ,它是由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文化 ,体现民族传统的亚文化 ,以及体现外来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泛文化三大板块组成 ,其中传统文化是我们过去所忽视的 ,但它是建设社会主义大文化不可或缺的 ,我提出“儒家社会主义” ,就是强调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为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抛弃儒家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 ,等于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这里我想结合建国以来我们在文化建设上的失误 ,谈谈传统文化的问题。一什么是传统 ?可以说 :传统是一种依托 ;传统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姜斌 《文教资料》2007,(19):8-1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和核心价值,充分发掘儒家文化中所蕴涵的和谐内容,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儒家提倡的“忠恕”思想、“孝悌”人伦、“仁、礼”道德以及“克己、修身”对在高校中进行人际关系、家庭亲情、人与社会以及自我心灵和谐的教育有着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育人的根本问题首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中国语文的课程性质与教育特点决定了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根。离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国语文教育就势必失去其形,也失去其魂,其改革就极有可能迷失方向。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影响、渗透下,我们更应正视这样一个事实——“现在世界各国、中华大地、港澳台同胞正以前所未有的兴趣关注中华文化”(许嘉璐《中华文化承传》序)。中华文化正呈现出光照世界的绚烂色彩,对世界现代文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之根,也是世界走近中国、中国融进世界之源。据此,探索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课程改革的关系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所蕴含的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儒家心理教育思想所包含的“适应心理—致中和”“人际心理——仁爱本”“意志心理——坚忍”“学习心理——知与行”“人格心理—健全”等内容,对当今大学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心理教育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与时代相融合,实现内容特色化;运用网络载体,实现方式多元化;尊重个体差异,实现教育个性化;关注家庭教育,提升家庭教育幸福感,从而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张维忠 《教育研究》2005,26(8):36-41
构建符合时代发展和中国国情的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我们应在努力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的同时,将数学教育的变革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之中。通过中西方数学与数学教育文化传统的比较、数学文化价值的研究、数学文化与数学学习关系的研究、数学文化素材的挖掘、中学生数学观的现状分析、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的研究、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育与文化传统关系的研究,以及数学建模与数学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等,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辛亥革命后国人的道德信仰缺失产生的原因。指出中国的政治与文化传统、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状况以及民国政府的教育政策是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文化有其历史继承性,只有在继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才会真正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孔教大学和孔子学院是中国近现代对外教育交流的重要媒介,二者的性质存在巨大差异,但均与孔子、汉语教学相关联。历史上的孔教大学是民族文化危机的产物,其对外教育交流活动扩大了儒学文化的影响。当今海外孔子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适应了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的需要。从孔教大学到孔子学院的办学演变表明:主权独立是平等开展对外教育交流的政治基础,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严重制约了中国对外教育交流与文化传播,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持续发展是海外孔子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为响应“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和铁路“走出去”国家战略,轨道交通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提升沿线国家基础建设水平、促进中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提升“双一流”建设水平、提高国际影响力,我国高校积极对接国家需求,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进行合作研讨,不断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办学新模式。由于地域及文化等方面的显著差别,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轨道交通领域国际合作办学期间,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诸多风险。文章通过广泛调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民俗和教育体制情况,阐述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存在的文化、制度和理念方面的矛盾与冲突,对开展轨道交通中外合作办学可能存在的风险要素进行辨识和归纳,并提出应对策略,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如何弘扬好中华文化,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的这一精神家园,是当今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和谐和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地复古,要与现代文明协调对接,既要保持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只有在教育改革工作中坚持不懈地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实现"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6.
孔子与苏格拉底对话教学法:比较文化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东西方教育文明源头上最早的两位大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既有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其相似性反映了人类教育教学活动的共同规律,其差异性则反映了各自遭遇的社会生存环境以及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开创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传统和教育研究范式。在当代多元化与一体化并存的社会背景下,东西方教育与文化正由传统分化走向新的融合,或许从比较文化角度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对话教学法及其所显现出来的相似性合差异性,能给教育科学发展一些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觉"思想是当前高校民族认同感教育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形成清醒认识和准确定位。对民族文化有反思,对外来文化有鉴别,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启发文化自觉",形成开放交融的民族认同观是高校民族认同感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穷数十年教育经验,对教育的对象、方法、过程、目的等都做了系统的论述,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的教育思想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智能,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华,值得我们去不断的学习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background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decision to embark on a programme of promoting the stud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overseas. This includes the impact of Joseph Nye's concept of ‘soft power’ in China, ownership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the Confucius connection, and how these factors interact with political legitimacy. It also consid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programme in Europe. Europe has the greatest number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of any region: what should be read into this? What impact are these institutes hav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Europe at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data on recent developments, outlines some of the obstacles to further progress and assesses the chances of Chinese becoming a global language.  相似文献   

20.
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作为教师若能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领会和借鉴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无疑是大有益处的。文章从汲取知识的主动性、独立思考的自主性、寻求发展的创新性三方面来发掘《论语》中学生主体性教育思想对当今教师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