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通过大名鼎鼎的唐吉诃德骑士“认识”杨绛先生的。从那时起我便对先生充满了仰慕之情,以后凡见与先生有关的文字,我都抱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当我还不知道《将饮茶》是一本什么书的时候,仅见素净的封面上,疏淡的竹影中,立着“杨绛”两字,便喜不自禁,只求一睹为快。我常常是凭直觉挑书的。  相似文献   

2.
文字工作必须十分注意思想性、科学性和文字表达。这不仅涉及能否正确表达所要交流的思想,而且还是传播工作本身的基本要求。 (一) 似是而非形成的疏漏和表达不精确,虽不能说在书刊中俯拾即是,但细推敲还是很容易发现的。1991年7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篇建议改革农历引起的辩论文章,其中有句话这样说:“我倒想再加一句:公历是部基督教色彩浓厚的历法。”说公历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似乎不很精确。  相似文献   

3.
尼泊尔王室发生的惨剧震惊了全世界。一时间,有关尼泊尔王宫的新闻到处可见。这其间,某网站一篇题为《230年的古老预言显灵 尼泊尔王室难逃此劫》的报道带有浓重迷信色彩。 首先是该文标题就浸满了迷信色彩。不仅有  相似文献   

4.
在林贤治的《人间鲁迅》一书中,读到这么一段:“孙伏园主编的《晨报》第七版.由鲁迅命名为《晨报附刊》,带有一定的独立性,开创了中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先例。”使我长了见识:一是今之报纸副刊,原来写作“附刊”’,二是副刊“带有一定的独立性”,三是当年”开创了中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先例”的是鲁迅。 后读《鲁迅年谱》,在1921年10月部分,又见这么一段:“北京晨报自12日起.将登载学术文艺之第七版独立,另出四开小张,取名《晨报副镌》,亦称《晨报附刊》,随报附送。”据编者孙伏园说:“原来‘附刊”这名字是鲁迅先生取…  相似文献   

5.
5月5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同时刊登了“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揭晓”的消息,两相对照,优劣自见。既是报道评选结果,读者最关心的当然是些什么人入选。但人民日报采用的新华社稿,仅仅在“棋圣聂卫平名题榜首”后简单罗列了其他九名当选者的名字。对这些人因何贡献得以榜上有名一字未提,却用大半文字去讲评选活动的意义和读者对这次活动的反映,内容平淡、空泛。对大多数读者来说,这“十大杰出青年”除个别人外,并不是人人皆知的人物,做一点简单介绍绝非多余,不然,看了这则消息,仍是知其名不知其“实”,弄不清这些人究竟为什么会成为“杰出青年”,岂不扫兴。  相似文献   

6.
由于诸多偶然和必然的原因,我有幸成了冯友兰先生的“再传弟子”,而且所做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冯友兰哲学思想的,所以各种有关冯友兰的“研究文章”、“口述历史”或者凡是称得上相关材料的,我都很想了解。新近有朋友告诉我,何兆武先生的口述历史《上学记》中有一段“冯友兰先生”的文字,建议我找来读一读。我读了一遍之后,觉得有必要就这段文字也写点东西,权叫“笔记历史”吧!  相似文献   

7.
京味小说之所以深得读者的喜爱,主要原因之 一就是它充满着浓厚的北京话味道。 北京话中很多的词儿有着相对的稳定性。比如 《红楼梦》中用的北京土话,到今天已经有二百五十 余年了,仍响在北京人的口头上。如:“这程子”、“硬 朗”、“鼓捣”、“胳肢”等。而带有京味的普通话就是在 北京口语、土语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把北京话与普 通话混为一谈,当然是一种误解,但从另一个角度也 可以看出,北京话对普通话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 读过老舍先生的《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 子》、《我这一辈子》,曹禺先生的《…  相似文献   

8.
《兰台内外》2011,(4):62-62
1969—1973年,“棋圣”聂卫平曾下乡到黑龙江省山河农场,在那里度过了4年的知青岁月。是什么样的笑话,让当年的老知青至今还挂在嘴边?他又做了一件什么事,在当地传为美谈呢?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非常喜爱打桥牌,尤其是在晚年,他把打桥牌当成向自己智力、体力挑战的手段。“棋圣”聂卫平多次陪邓小平打牌。他印象最深的是邓小平的笑容。一旦他打牌非常得意,笑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的表情非常纯真可爱。另外,孙子、孙女们在他身上爬来爬去的时候,他也会露出这种孩子般的笑容,他在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据聂卫平回忆:邓小平的桥牌水平应该说是很高的。他常说:“我能游泳,说明我身体还行;我能打桥牌呢,说明我脑子还行。”自1984年开始,“运筹与健康”老同志桥牌赛共办了10届,邓小平参加了9届。1988年底他在第6届比赛中…  相似文献   

10.
访台日记斐声文坛棋圣一语泄露天机 1992年9月29日,作为大陆体育界现役运动员访问台湾的第一人,棋圣聂卫平圆满结束他历时12天的宝岛台湾之行,凯旋北京。步出机场,相迎的友人接过那两只塞得鼓鼓囊囊的大皮箱,未及寒喧便翘起大拇指赞叹道:“老聂,您这回可真不赖!在新民晚报上登的那些访台日记真是篇篇精采,把前阵子大陆访台的18名记者都给盖了!”聂卫平缓过神来,脸上掠过一丝得意,连说:“哪里,哪里,那些日记全是新民晚报徐世平他们写的,  相似文献   

11.
谈谈目录学理论与实践问题(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关于“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无疑是重要的” 《理论与实践》提出:“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在目录学这支研究队伍中,理论研究热超过了对方法技术的研究,某些理论的阐释越拔越高,拔高岂能不脱离实际。”两位先生认为“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无疑是重要的”,是非常难得的。但是,两位先生的这一段文字中的“理论研究”与“方法技术的研究”好像不是同一个概念,“理论研究”好像就是“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写《书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藏书家题跋一类的文体,我是从这个基础上开始动笔的。我的书话比较接近于加在古书后边的题跋。……中国古书加写的题跋本来不长,大都是含有专业知识的随笔或杂记。”这是唐弢先生《晦庵书话》“序”中的一段文字,它概括说明了唐弢先生所作书话的渊源、写法、特点和性质,可以认为是唐弢先生书话写作实践的一个经验自白。唐弢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杂文家和现代文学史家,也是书话作为散文之一体的最早实践者之一。他写的书话文笔简约,知识性强,既富有见解,又新颖别致,代表着当今书话写作潮流中典雅派的风格。并且,由于《晦庵书话》的写作具有深刻的学术和文  相似文献   

13.
任教五十年满腹洋墨水季羡林先生自谓“用血换来”、“和泪写成的”《牛棚杂忆》,最近已在北京出版发行了。这是他继《天竺心影》、《朗润集》、《人生絮语》、《我的心是一面镜子》等13本散文集之后刊行的又一本散文新著。他的散文极其真实感人,朴素的文字中泛着幽默...  相似文献   

14.
用字须用心     
《今传媒》1995,(5)
用字须用心文/雷智勇近读《西安晚报》,发现有两个字儿用错了,现提出并探讨一下。一、是“牛轭头”而非“年跟头”《西安晚报》1995年5月12日柯喜堂先生的《头一次吆牛后半截》中,有这么两段文字:①(社员们)从饲养室拉出肥肥瘦瘦大大小小的牛,不慌不忙地把...  相似文献   

15.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带有浓厚民歌色彩的革命歌曲,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已经传唱了半个多世纪。有关这首歌词作的名字亦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一件事。然而,近来一些社会人士就《东方红》歌词作问题,再度发表了大量有争议的言论。本试图借助档案资料作一些分析,以飨读。  相似文献   

16.
施政 《中国广播》2007,(6):36-37
我们的报道并非都具新闻性,这一点毋庸讳言,时政报道也是如此。一些形似专题的“报道”往往都带有浓厚的公文味道和宣教色彩。  相似文献   

17.
在我家里,有一只“文化大革命”初期购买的彩色搪瓷盆,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这盆历经寒暑,年深久远,曾伴随我搬迁过几次家,走过很远的路。但是,至今除在盆底处人为破坏补了疤外,绝大部分瓷面保持完整,上面印的文字图案色彩鲜艳,清晰可见。此盆厚实沉重,盆口(含边)直径为37公分,盆底(外周)直径为22公分,盆高约12公分。式样同现百货商场出售的一样,只不过是上面印的图文特别,带有浓厚的“文革”时期的时代色彩。整个盆的基色为白,着色以暖为主,如盆边、文字皆为红色。盆的外壁书有一条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相似文献   

18.
《档案春秋》编辑部:我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演员和译制导演,也是贵刊的读者。在09年12月那一期上看到了关于上译厂历史的介绍:《新中国电影译制片:从东影到上影》,其中有一段介绍老厂长陈叙一先生晚年工作的文字,说“陈叙一生前翻译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英国电视连续剧《是,大臣》”。  相似文献   

19.
在爸爸留下的1986年的剪报里,有爷爷写的一篇散文《诗话》,后面附着爸爸写的一段文字,他写到:记得1946年,在马叙伦先生等上海人民代表在下关车站被特务打伤之后,在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之后,父亲写过一首诗。这是一首咬牙切齿的诗,父亲没有留下底稿,我各处找,找了几年也没找到。昨天商金林同志来看我,给我捎来了父亲的一篇散文,题目叫《诗话》,这首咬牙切齿的诗,原来在这篇散文中。……  相似文献   

20.
黄裳先生谈古书的文字,大略可分为两类, 一是由《榆下说书》《银鱼集》《翠墨集》等组成的系列,谈书及书林掌故,是书卷气浓厚的随笔;另一是由《前尘梦影新录》以及《来燕榭书跋》等构成的题跋系列,此乃中国传统藏书题跋的余波,因受体裁的限制,题跋往往文字简洁,在版本形态记述方面多有专门术语,然在叙说中,亦时能见动心的妙笔。黄先生的新书《梦雨斋读书记》,收录的绝大多数是题跋,另有《书缘》《天一阁被劫书目》及其“前记”,共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