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和民族精神,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让学生在民族音乐声中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温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体验民族音乐的美,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力一法,让学生参与、积极思考、师生互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精华,更加热爱祖国,喜欢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2.
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和民族精神,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让学生在民族音乐声中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温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体验民族音乐的美,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力一法,让学生参与、积极思考、师生互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精华,更加热爱祖国,喜欢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3.
民族民间音乐能充实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内容,让学生领略地方传统文化美,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归属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生动教材,对高校的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加强高校民族音乐艺术教育,应注重收集、整理民族民间音乐,要开发本土民间音乐资源,激发大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4.
民族民间音乐能充实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内容,让学生领略地方传统文化美,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归属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生动教材,对高校的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加强高校民族音乐艺术教育,应注重收集、整理民族民间音乐,要开发本土民间音乐资源,激发大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5.
周永梅 《课外阅读》2011,(12):289-289
“弘扬民族艺术,培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凝聚着民族音乐艺术的精华,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着数千年的积累,可谓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也应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更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新课标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可在实际教学中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我们好多学生不喜欢我们祖国的民族音乐,排斥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认为这些作品过时了,不好听。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学生冷漠,教师无奈,让民族民间音乐陷入困境,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似乎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相似文献   

6.
王任亚 《河南教育》2008,(12):45-46
作为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在教学中寻找突破口,探索出一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把学生吸引到民族音乐课堂上来,使他们充分领略到祖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是每一个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以音乐课程新理念为指导,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裁,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音乐熏陶,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8.
以音乐课程新理念为指导,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裁,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音乐熏陶.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有着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品种,这不仅是当地更是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瑰宝。如何合理、有效地将这些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品种引入校园,让学生能够以耳濡目染的态势感受这些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魅力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常态化研究的问题。文章在对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品种进行了梳理的基础上,指出目前这些音乐品种进校园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设想。  相似文献   

10.
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聆听民族民间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演唱乐曲的主旋律,让他们体验音乐的意境;优化听与唱的交第融合,让他们在音乐欣赏中理解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教师还要注重学生体态语言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陈淳 《文教资料》2020,(7):116-117,90
“民族民间音乐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音乐教育等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必修课程.在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中,“弘扬民族音乐”是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作者以教学实践为例,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教学尝试,提出针对该课程教学实施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课是我们校本教材中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音乐上册里民族民间文化单元的内容之一。我将通过歌谱、图片、视频资料、文字介绍、音乐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民族音乐艺术的理解,进而使学生领会到家乡民族民间文化的内涵和无限的魅力,培养热爱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情感和传承、弘扬民族民间家乡文化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以音乐课程新理念为指导,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音乐熏陶,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的民间音乐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器乐、民族曲艺等多个方面。这些多样的蒙古族民间音乐对于幼儿的教育却少之又少。从目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来看,对于幼儿所开展的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形式较为单一,适合幼儿教育的素材收集、整理也比较少,对于幼儿民族音乐能力方面的培养也很有限。因此,我们要精心筛选一些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族民间音乐内容,渗透于幼儿的音乐活动中,让孩子从小体会到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以音乐课程新理念为指导,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音乐熏陶,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应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以增进其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16.
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发展问题是当今民族学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民族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今对其保护和传承遇到了新问题。以凯里学院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班为例,分析在民间音乐传承人的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培养模式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根据这一教学理念乖本地区乡土音乐文化的特点,我校进行了校本课程"钹子书"在校园传承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深入民间,努力熟悉"钹子书"的文化特征;在课程构建中立足校园,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积极搭建展示平台,丰富学生对乡土音乐的体验;并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让乡土音乐走进校园,走进学生心中,使他们喜爱上家乡的传统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8.
胡宏莉 《儿童音乐》2008,(12):72-73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唱脸谱》使学生理解中国戏曲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民族音乐。2.结合《唱脸谱》的演唱,使学生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3.能有戏曲韵味地演唱《唱脸谱》。4.通过让学生画脸谱、戴脸谱表演的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与绘画的结合美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当代中学生的音乐教育,在新课标中便提出了民族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性。我国现阶段,对于学生培养目标应是将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音乐素养的现代文明人。本文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民族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建设微课程资源丰富课程网站,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学案导学、小组展示、多种教学评价,课下在线同步测验,巩固所学知识。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带入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的学习和感受、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20.
李洋  袁源 《华章》2011,(27)
如何做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要做好中学传统民族音乐的教育工作,就要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乐感,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