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夏时期的书法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文字的创制与使用,使西夏境内的书法艺术在汉字书法之外,形成了更为独特的西夏文书法。西夏文字在间架结构上的突出特征是,整个字的笔画显得比较匀称,就字体的局部而言,则撇笔、捺笔使用过多,因而西夏文字的四角往往比较饱满。西夏文字的这些特点,使其比汉字更像方块字,充分显示了方块文字的古典美的艺术魅力。西夏文字亦有楷、草、行、篆等多种书体,但是其它书体使用的程度远不及楷书体频繁。同时,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西夏一代无著名的汉文书法家。  相似文献   

2.
1979年试用的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三章中有《辽、西夏和北宋的关系》一节,其中讲到了西夏第一代皇帝元昊时期创制西夏文的问题。为了使学生对西夏文有一个形象的认识,还在第10页附了一个西夏文和汉文对照的插图。图中包括四个词共八个字,左边是西夏文,右面是汉文。按理每个汉文词应是相对应的西夏文  相似文献   

3.
按文字系统可将世界大致划分为五大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是其中之一,而西夏文又是汉字文化圈中北方的一支。西夏文除了具有社会文化信息交际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书法性。当今,对西夏文书法的研究可谓具有文化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西夏文字的基本特点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传统汉字内码方案,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构造True Type西夏字库的有效方法,成功地实现了西夏、汉字、英文的同屏显示处理。  相似文献   

5.
宋人笔记所载张元事,其本名应是张源,因怀才不遇,遂转投西夏。张元入西夏在元昊称帝前后。宋人所记夸大了张元对元昊的作用。张元与姚嗣宗之诗以狂怪著称,虽留存不多,但完全是宋诗中的另类。他们的诗有其独特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张齐胜 《新高考》2008,(2):42-43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字,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的晚期,汉族的先民们就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符号,后来渐渐演变为汉字。  相似文献   

7.
汉族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之一。汉字同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体字、中美洲马雅人的图形文字一样是世界上渊源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创立于公元前3000——2600年间,初为苏美利人所用。这种文字起源于简单的图画,有几百简单符号都是表意的。这种文字后来于公元前3000——600年间为巴比伦人所借用,几经改造使成为一种一半表意一半表音的复合字。在这基础上又产生了  相似文献   

8.
汉民族使用文字已经有了四、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时间给文字本身留下了各种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些印记是汉族文化因素在文字中的必然沉积。具有触形知义的特殊性质的汉字,人们早就注意到它的产生、演变的表象背后隐藏着起支配作用的文化理念。作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表意文字,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如果详考其发端,揭示其内含,就可以展现出汉字的文化意蕴及古人选字时的思维轨迹。可以说,保持了表意体系的汉字本身就是历史。图腾崇拜是人类早期产生的一种十分奇特的  相似文献   

9.
北宋康定元年(1040),西夏元昊称帝后举兵进攻延州,宋王朝与西夏开始交兵,这年7月,范仲淹和韩琦同时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使兼知延州。在这一时期,范仲淹得到了三个雅号。其一",小范老子"。范仲淹到任后,对军队  相似文献   

10.
西夏,从其“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拓跋思恭所建夏州政权算起,迄至1227年亡于蒙古,历时347年(881—1227)。较之同时代的辽(916—1125)、金(1115—1234),宋(960—1279)诸朝,可谓长治久安了。清朝学者赵逢源便云“河西李氏自思恭授(?)于中和,仁福析珪于乾化,传至元昊,跋扈鸱张,僭称尊号,凡十世而降于蒙古,自古偏偶窃据,享国传世,罔有若是之历年多者。”西夏之所以能够立国长久,其原因当是多方面的,其中西夏统治阶级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大量擢用汉族士大夫(即知识分子)从而扩大了西夏统治阶级的基础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本文拟对此略陈管见,不妥之处,还望方家不吝斧正。  相似文献   

11.
汉字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字系统,其区别于其他文字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早在五十年代就引起了文字学家们的注意,自八十年代则已成为汉字研究的热门话题.对于汉字的性质,众说纷纭,迄无定谳。大体说来,时哲们考察问题的着眼点有两个,一是根据汉字所能起的表音、表意等作用来给汉字定性,一是根据汉字所能表示的语言单位来给汉字定性.以汉字的表音、表意作用为着眼点的学者们主要有表意文字说,意音文字说,商代甲骨文为形意文字周代以后汉字为意音文字说,古汉字为意符音符文字隶变以后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说以及  相似文献   

12.
从文字体系而论,契丹字是依仿汉字而创制的文字.有人称其为“汉字文化圈”.本文就此进行探讨,从而推断出,契丹字在借用与改造汉字时走的是一条简化与拼音的道路,故成今天我们见到的契丹小字所独具特色的喷块堆叠形”.而契丹字之改造汉字与汉字改革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借用它神文字之“壳”加以改造,使之适应契丹语;而后者却无适用一种新语言问题,是使文字更完善.最后,作者进一步对契丹字的利弊作了语言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的文科综合试卷,较好地体现出以基础知识为依托和以能力考查为核心的命题原则,凸现了人们日益重视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研究历史的历史学发展的新趋势。同时更加“注重利用文字资料和文物,考查考生历史学习和探索的基本功”的命题特点。应当说全国卷(II)18题正是这种命题思想的集中反映,是知识依托与能力考查的完美统一。18.图为西夏木活字(佛经)印本。关于这一印本及其所传递的历史信息,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西夏与宋朝文化交流密切B.西夏文明已发展到较高的程度C.西夏文字的创制没有仿照汉字D.西夏木活字印本是世界上现存最早…  相似文献   

14.
一、汉字是怎样产生的?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是汉族人民记录汉语的符号。人类有了语言,然后才有文字。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需要在时间上把语言固定下来、在空间上把语言传播开去,如此才  相似文献   

15.
字料库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语料库的建设和发展,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已经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缺乏满足文字学研究需要的字料库,基于字料库的文字学研究还是一片空白。首次提出的字料库的概念,是指以文字的整理和文字学的研究为目标,按照语言学和文字学的原则,收集实际使用中能够代表特定文字或文字变体的真实出现过的文字书写形态,运用计算机技术建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电子文字资源库。字料库是在大规模真实文本的基础上生成的真实的文字书写形态的有序集合,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形体进行各种分类、统计、检索、综合、比较等研究的基础。字料库的性质和特点与语料库有四种不同之处。建设汉字字料库、开展基于汉字字料库的汉字整理与研究的设想,不仅丰富和深化了语料库理论,也为汉字研究与规范提供了新的方法,开拓了新的领域,对汉字的理论研究和汉字整理与规范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本文就对金代汉字得以广泛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以通过考古资料分析和史料文献记载以及史学专家们的研究成果来弘扬汉字博大精深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汉字是汉族祖先独立创造出来的,未受其他文字影响的自源文字。它形体优美,富于变化,分辨性好,表义性强,主要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手法建构而成,所以,虽然汉字结构复杂,笔画较多,但是遵循构字规律,汉字便不再难识难记。  相似文献   

18.
<正>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世界有多丰富,文字就有多丰富。汉字之美,含蓄、巧妙,可隐寓广博的意义于字间。《汉字树》的作者廖文豪,台大机电系毕业、计算机工程人员,却多年浸淫于汉字学研究,寻索字与字之间的逻辑关联。他引入计算机数据库强大的汇编整理能力,从汉字的人文特征入手,将意义上互有联系的汉字都归拢在了一棵神奇的汉字树里。每一个字,都有属于自己的生长故事。  相似文献   

19.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书同文字”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性质是对战国时期文字使用的混乱情况和不规范局面进行的文字整理和规范工作。经过对秦文字和六国文字的整理与规范,汉字的使用有了更明确的标准,因此这一政策顺应了汉字发展的历史趋势,有利于汉字的规范使用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人类有了文字便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能力。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化的一大进步,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一、汉字的历史发展和今天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