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社的电子出版部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软件出版部发展而来,在出版社内一般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与图书出版物相比,电子出版物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相应对人员的素质要求高,风险性也大,如果完全按图书出版的要求和模式发展电子出版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到目前为止,相当一部分出版社虽具有电子出版权,但还不具备独立开发、制作完整电子出版物的能力。在我国电子出版业发展初期,电子出版单位较少,对电子出版物技术性要求不高,出版社尚能出版或能制作一些规模不大的选题。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一些专业电子音像出版社诞生和国内一些具备实力的专业多媒体制作公司加入电子出版队伍,相比之下,出版社电子出版的实力显得较为弱小,难以快速发展。归纳起来,制约出版社电子出版的发展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刊记者从最近在北京结束的“’94北京国际电子出版研讨会及展览”上获悉,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子出版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具备了CD—ROM光盘出版物的编辑与出版能力。我国现有3家公司可以编辑,5家公司可以“印刷”CD—ROM出版物。在市场上出售的电子出版物已近30种,其中多媒体出版物约占60%,这表明我国电子出版业已全面起步。 这次我国首次举办的电子出版国际研讨会和展览有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术语信息中心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和日本、奥地利、英国、德国等国以及港台地区和国内的电子出版专家和学者参加。有63家国内外  相似文献   

3.
电子出版是一项新型出版业务,其业务内容与业务模式都有别于传统出版,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目前对电子出版工作的认识存有几种偏差,一种认为电子出版物制作完成后没有必要经过专门的编辑出版环节;一种认为电子出版物是一种具有技术产品特点的出版物,出版人员没有相应的...  相似文献   

4.
浅谈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制作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制作流程高诚电子出版物是80年代以来继印刷型出版物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出版物类型,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相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结晶。进入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出版物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电子出版物更具简力。由于多媒...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子出版业起步不错,发展势头很好,电子出版物年销售额达上千万元的有好几家。软件品种增多,尤其是教育类、数据库软件较多,有些品种发行量达到十几万张,这在中国电子出版史上是很大的突破。从制作水平来讲,进步显著,“第八届莫必斯国际光盘大赛”,12个奖中我国就占了其中的3个,这说明中国电子出版物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明年“第九届莫必斯国际光盘大赛”将在中国举行,更说明国际软件出版界对中国制作水平的认可。随着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出版业将在互联网大潮中一展身手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正是从多媒体电脑的CD—ROM的诞生开始,电子出版物才真正为大众接受和喜爱。电子出版物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表现出对传统出版物的巨大优势。电子出版物的运作规律与图书有很大的不同,多媒体光盘近似于电影的制作.而数据型光盘则近似于软件开发。融语言、文字、艺术、电子、通信、计算机、数据库、多媒体为一体的电子出版物是高科技的产物,它相对图书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于出版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应该关注什么?自1992年中国版协成立电子出版研究会以来.电子出版物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一直是业内人士讨论的主要话题。十年来,计算机的软件、硬件平台不断更新换代,与之同步发展的电子出版物的出版管理也同时经历了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电子出版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电子出版发展战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杨贵山1.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出现电子出版物。最初是由一些拥有电脑技术和设备的单位如大学和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自发制作和生产的。他们将编制的电脑软件作为出版物通过出版社出版,以获得版权保护,媒体均采用软磁盘(...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电子出版事业从起步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十年间,我国电子出版事业渐具规模,全国专业电子出版社发展到110多家,拥有千家电子出版开发制作单位,年出版电子出版物数千种,年增长率近100%。从技术水准和和质量水平上考察,十年来,中国电子出版事业突飞猛进,不仅密切紧跟国际最先进技术,且在技术运用上日臻成熟。中国选送的电子出版物作品在“莫必斯”多媒体光盘国际大奖赛中连续5届获得最重要的奖项,显示出了国内电子出版的非凡实力。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电子出版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年,中国的电子出版事业累计了可观的数量,沉淀了宝贵的技术,积攒了大量的资源。而十年光阴匆匆,如白马过隙,新的发展课题又摆在行业的面前。本刊“深度点击”推出一组“中国电子出版十年”文章,回顾与总结电子出版的发展历程,希望对行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电子出版业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电子出版起步于80年代中期,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将其编制的计算机软件采用软磁盘形式,通过出版社出版.进入90年代后,光盘出版物发展较快,特别是CDROM的生产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0.
郑宏 《电子出版》2003,(7):29-31
如今信息时代,数字产品以其方便实用、迅速快捷、交互性强等特征冲击着传统产品。比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钟情于CDplayer或mp3、md而把walkman丢在一边;数码相机使用方便质量又好,在电脑可以编辑自己的电子相册,连上网络马上可以把照片发到世界各地而不用等图片社冲洗胶片,因此很受非专业摄影师的青睐。在媒介传播中,数字出版物正强烈冲击着传统图书市场,有的传统出版物与数字出版物的结合(附带光盘)也成为一种时尚。 我们知道数字出版物包括单体出版物(主要指光盘)和网络出版物。网络出版物虽然在现阶段远没有普及,但它以其产品的数字化,流通网络化,交易电子化逐渐成为数字出版物未来发展方向。现在已经为广大消费者接受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电子出版物,然而国内电子出版物市场并不好,这与制作者的制作理念,制作水平和市场不规范等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子出版物已有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但与国外相比,始终处于一个较弱的发展阶段。电子出版物的开发、制作、出版、发行的工艺流程和管理方式,缺少整齐划一的规范和制度,开发单位和出版社各行其是,光盘题材和制作水平也参差不齐。各出版社虽然陆陆续续推出了为数不少的光盘,但电子出版部门作为出版社的一个单位,始终没有红火起来,CD-ROM光盘终究没能成为出版社的主流产品。 我认为阻滞国内电子出版物在出版业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可用两个字概括,这就是“品牌”。如果没有过硬的品牌,没有特色突出的拳头产品,没有统一考虑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纸介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的受众分析,可以看出两类出版物的生命力和发展趋势。一、光盘出版物受众分析对于光盘出版物,因其内容不同而将有不同的受众群和经济效益,可分以下几种情况:1.具有多媒体功能的图文资料及各类软件制作的光盘,或以这些内容为主的报刊的...  相似文献   

13.
光盘电子出版物走向新世纪的必然席贵俊电子出版包含有两个最基本的涵义,一是用电子手段从事传统图书的录入、编辑、美术设计、排版及印刷;二是出版电子磁盘、光盘出版物。其实,这两个涵义也同样是出版印刷事业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前者的核心是文字处理软件、美术设计...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80年代出版界出现了一个新的词语———电子出版。电子出版,就是出版过程的电子化,它借助计算机技术将图文信息迅速地提供给用户。电子出版是出版业与多媒体软件业相互融合的结果,它代表着当代出版的发展方向。光盘电子出版物是目前较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一、大众消费市场是研究非法光盘问题的起点光盘是伴随着数字化时代而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媒体形式。光盘是在70年代末从胶木密纹唱片发展而来的,是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一大重要成果。1984年,第一张激光唱片在菲力浦公司诞生,被时人称为自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录音媒介。进入90年代,电子出版物的崛起,打破了传统纸媒介出版物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出版业  相似文献   

16.
王岩 《今传媒》2014,(7):83-84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移动互联引领下的阅读方式也是日新月异。电子出版代替纸质书籍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在数字出版物销售及售后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不足,面临国内庞大的电子出版物市场,数字出版中的各个环节都处在发展的机遇期。笔者基于以上原因,从电子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相比的优势、中国电子出版市场现状、外国同业的成功经验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并试探讨适合国内电子出版业的发展方式、改进方法及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7.
王彤 《传媒》2002,(1):44-46
一、光盘出版物的发展 光盘产品自成体系,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按照光盘产品的用途可以分为只读类光盘和可录类光盘两种。只读类光盘包括音像类CD、VCD、DVD、MD以及CD-ROM(电子出版物);可录类光盘主要有CD-R(刻录)、CD-RW(可重  相似文献   

18.
CD-ROM是信息分发的重要手段,它和网上信息发布是互为补充的关系。CD-ROM产品制作技术是TRS全面进军电子出版领域的重要一环。以全文检索技术为主制作的光盘产品已经不少,如《人民日报5O年》、《参考消息40年》、《经济日报》光盘、《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等等。厂商包括南辰、海文、I-Search、天宇等等,全文检索在光盘制作应用上的竞争比较激烈。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提高技术含量以及和网上出版如何配合的关键问题。TRS主要以企业级应用为主,但从1997年开始进入光盘电子出版市场,我们认为,CD-ROM市场需求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9.
电子出版在80年代出现后的 一段时间里,并无人管理。后来由新闻出版署图书司、技术发展司、音像司先后管过,到《电子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公布以后,就明确了电子出版物的管理部门。我们从管理部门的变迁可以看出电子出版物从过去很笼统、模糊的图书出版物概念到由技术管理部门管理、到现在政府明确设置的职能部门管理。 对于电子出版,由原来出版社争着搞,到后来大浪淘沙。有许多出版社拿到电子出版权之后,几乎没出过东西,后来也就淘汰了。现在只有20多家电子出版单位在认真地投入精力、投入资金,探索着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我们电子…  相似文献   

20.
1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文献资科数据库出版物 以电子数据为出版物的载体形态的电子型出版物正在逐步成为出版物市场的一个重要产品类别。所谓电子出版物,目前主要有光盘类出版物和网络类出版物两个大类。 任何类型的产品,都有使其独立存在和不断进步的核心技术,出版物也不例外。对于电子版出版物来说,无论是光盘类电子出版物还是网络类电子出版物,也有使其独立存在的核心技术,这就是数据库技术。 1.1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database)是通用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不仅包括数据本身,还包括关于数据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其起因是方便客户访问及使用,将相关的数据以一定数据结构,规模化地存贮于计算机的存储器之中,形成相关联数据的集合。这种集合的最大界面特点是提供了多种方便客户检索与查询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