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发展理念,然后分析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运行机制,接着提出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服务项目,包括助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培训服务、解决教师教学困境的咨询服务、反馈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2.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大学教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力军,因而,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新进大学教师岗位的博士没有任何师范基础与训练,很多教师以提升自身教学素养作为专业诉求,因此,以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 的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应运而生.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作用的发挥与其结构功能密切相关.从现有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运行看,其发展困境在于自身专业化的诉求与行政化路向之间的矛盾,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各类项目与教师真实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及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低水平运行与中心之间联动贫乏的矛盾.基于此,应当把加强教师发展中心自身的专业化建设、创新教师发展中心活动形式和增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间的互学互促作为变革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3.
郝德贤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3,(2):63-70+121-122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主体功能是促进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正经历从重视组织建设向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释放的转型。当前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回归主体功能的过程中存在重硬件建设,轻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力提升;重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价值取向,忽视基于教学实践情景的生态价值取向;重行政管控功能,轻教学学术引领功能;重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支持,轻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关切等问题。基于组织动力结构理论,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需要确立以教学文化革新为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以“学教”发展的理念为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力;以教师参与行为提升作为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动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不是以显性"实体"方式存在的行政组织,其隐性存在的"虚体"决定了它是以教学专业知识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组织,是教师群体所组成的教学学术共同体。知识社会价值的提升,社会文化中的自由竞争、社会问责理念,教学专业的特殊性和教师教学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大学自身发展逻辑共同促成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生成。在现实中,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面临行政化大学组织的钳制、科研化教师评价制度的阻抗、缄默化教学专业知识的制约、基层教研室式微的掣肘等困境。  相似文献   

5.
英国剑桥大学的大学教师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剑桥大学的大学教师发展具有如下特色:设立大学教师发展中心;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教师(教职员)开发不同的发展项目;重视对有经验的学术人员进行持续专业发展;设计项目对合同制研究员、研究生等群体进行专业发展;从教学、研究、管理、个人及职业生涯等方面对大学教师进行全面发展的培训,其发展项目的设计不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非常人性化,而且对大学教师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从而使项目具有了生命力和可行性,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设立为大学教师的教学发展搭造了一个"硬"环境,但有效的学习和发展还必须有"软"环境的支持,即一种促进教师持续合作学习和共同发展的文化。因此,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在注重组织结构建构的同时,对组织文化的建构也不容忽视。大学教学发展中心重点应营造一种以强势教学发展、自由对话、合作与协同发展为主要成分的文化氛围,这一文化氛围的建构可以从观念、制度、行为三个层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大学课堂教学普遍应用的现代教育技术,但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困境长期得不到较大改善,其深层次原因是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不重视教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普遍较低、缺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等。突破大学课堂多媒体教学困境需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营造重视教学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8.
2005年,台湾颁布实施《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以重塑教学核心价值为主要目标。在该计划的推动下,台湾各大学相继成立了教师发展相关机构,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台湾大学教师发展呈现出教师发展对象广泛;教师发展中心下设分组、权责明晰;教师发展与学生学习共同关注和注重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大陆应借鉴台湾教师发展经验,扩充大学教师发展对象;健全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机构;关注学生学习;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可以提高教师的质量,促进教师的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10.
吴薇  赵莉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4):95-102,123
美国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经过了四个特点不同的发展阶段后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教学发展中心作为美国公私立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典范,它们的总体建设是相似的:均以教师发展为本,具有明确的服务宗旨、特定的服务对象、丰富的服务内容以及多种多样的发展途径。比较而言,哈佛大学博克教学和学习中心侧重从教学的微观层面入手,着力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密歇根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侧重从教学的中观层面入手,主要通过教学评估和教学学术研究增进教师教学发展。总结并比较这两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经验,为中国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与运行提供借鉴:明确本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能和运行原则;建立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的教师发展体系;不同类型的高校建立教师发展中心的战略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日本高校师资管理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之后,日本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在高校师资管理方面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为日本高校招揽了大批高素质的师资:日本高校通过严格的选聘制度与引力制度确保聘得优秀的教师:通过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流动制度推动人员流动、促进科学研究,保证教师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从而奠定了高校高质量教学研究的基础,为日本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提供了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当下,成人学历教育机构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革求变,探索新出路,寻求新发展。本文以大连教育学院学历教育中心近年来在发展规划、课程建设、师资培养三个方面的探索及实践为个案,呈现其卓有成效的经验性做法,以资为同类型成人学历教育提供可借鉴的行动方向。  相似文献   

13.
评价机制一直是各国高校科研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普遍关注科研评价机制的制定过程、模式和成效,却少有研究关注其具体实施过程,即科研评价活动的实际运行管理。政策实施过程的运行管理直接影响政策的成效。英国的科研评价活动(researchassessment exercise,RAE)因为历史悠久、影响巨大,不仅在英国争议极大,在世界各国也普受关注。笔者剖析RAE自1986年以来运行管理的特征和变革,突出其专业化管理团队、同行评议一致性、客观性改革及成本效益的争议,探索其对科研评价成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资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然而,目前我国高职师资队伍素质与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尚有不小差距。因此,加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把握队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有利于提高我国高职教师的素质,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策略应从转变观念,改革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待遇,开展“产学研”结合,形成机制和保障体系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5.
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与知识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创新管理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的能力,引进优秀人才,加速中青年优秀教师的培养;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评估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等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开创人才培养质量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教师发展者是大学教师发展活动核心的专业力量。近年来,我国大学教师发展实践的蓬勃开展与该群体从无到有、由泛到专的自身演进密不可分。这个历程可划分为"引进、内化、模仿、伫立"等四个阶段。只有从大学教师发展系统层面理清不同发展时期的要素和矛盾,把握大学教师发展者专业化的规律,教师发展者才能摆脱缺乏主体意识的自然式发展状态,从而真正实现理性化的专业成长。教师发展者个体的专业发展受教师发展机构体制机制的制约,因此,机构必须超越单一行政职能,向研究、教育与管理一体化的综合性职能转型,使得教师发展者变为集教育者、管理者和学者于一身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7.
In the early 1980s, the College of Human Resources at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began a visioning process to plan its educational agenda for the 21st century. One of the more pressing issues targeted for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was community‐based long‐term care. Ten years later, a licensed, Medicaid‐certified adult day health center is fully operational on the university campus, providing a myriad of research, teaching, and public service opportunities for faculty and students. Center design, funding, and programmatic issu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将管理者机会主义行动引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及社会代价的多维度分析发现的管理成本最小化陷阱及其形成机制,突破了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技术发展说、制度演进说、公共合约说及交易成本说对管理者理想类型预设,突出了信息不对称和管理者主导条件下管理者机会主义行动自然导致的管理成本最小化制度安排及其困局强化,进而产生制度演进隐形障碍。该发现不仅可深化人们对中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独特性认识,也有助于从新视角发现改革阻力及化解之道。  相似文献   

19.
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美国高校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迄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训练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专业机构—本科生科研理事会根据会员高校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美国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的12个构成要素,即目标定位、组织管理、校园文化、研究项目、配套课程、暑期研究计划、成果管理、激励措施、评价机制、资金支持、研究平台和师资力量.本研究结合美国高校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具体案例,对这12个要素及其运行机制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定位与机制:教授研究室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授研究室是一个以学术活动为中心和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基层学术组织机构。教授参管是教授研究室制度的运行机制,师生互动与学术权力下移是其组织机制。教授研究室制度在运行中可以发挥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与实践精神、高效传播信息等的作用。教授研究室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外部物质条件和内在文化环境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