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已和单位或学校脱离关系,其人事档案怎么办?自费出国留学人员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本人档案的存放和管理,尤其是高校在校生、研究生和虽已毕业但未参加毕业分配的高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自动离职人员、辞职人员、在校高中生、高中毕业生等,他们或者尚未参加工作(无就业身份),或虽曾参加工作但已和原单位脱离关系,大都失去了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毕业生总量的逐年上升,有些毕业生暂时不就业,形成慢就业现象。95后毕业生初入职场,毕业生毕业后两年内更换工作的比例也很高。但毕业生一旦离开学校,就失去应届毕业生身份,只能以社会人员身份参加各类招考,想要通过二次择业提高就业质量存在一定的困难。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2019年广东省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期政策,本文主要针对该政策,与其他有关就业政策进行对比,研究不同政策的优劣。  相似文献   

3.
藏经阁     
《留学生》2004,(6)
我咨询了一下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对外称“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具体事项如下: 由于广大留学人员(包括自费留学人员)或者尚未参加工作(无就业身份),或虽曾参加工作但已和原单位脱离关系,人才交流中心、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均不能接管他们的档案,将档案存到街道又会为日后回国就业带来很多麻烦和困难。为了解决大家的实际困难,方便他们办理出国手续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回国工作派遣、落户,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于1997年成立了“留学人员档案管理办公室”,专门从事留学人员档案的管理工作。该中心可以“一站式”办理:因私出…  相似文献   

4.
衡量研究生教育的成效,不仅要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重要的还要看研究生毕业后能否有效地充实到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各个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收到较大的社会效益。“六五”期间,我国已毕业硕士生38000多名,毕业博士生350名。但是,从近几年研究生毕业后的分配工作来看,极大部份毕业生分配在高校和研究所,还有相当数量在国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留学,而分配到人才非常缺乏的产业部门、工矿企业者为数甚少。据上海高教局统计,上海地区“六五”期间共毕业硕士生5813名,留培养单位或分配至高校、科研单位的共占82%,在国内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占10.9%(其中出国留学占2.7%),分配至工矿企业的仅占4.2%。而143名博士毕业生,则全部分配在高校和科研单位。近几年由于人才青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上海市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积极构建人才高地,进一步加大了引进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的力度,并不断简化手续。最近,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又发布了《关于引进非上海生源毕业研究生和优秀高校毕业生的实施细则》,为非上海生源毕业研究生和优秀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开通了“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6.
以T大学研究生就业为案例,实证分析了在学期间参加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实践与他们最终就业地区去向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之后,毕业生在学期间参与过就业社会实践有助于显著提高其毕业后去东北、中部与西部就业的概率。这表明高校将就业引导工作的范围从毕业生扩展到其他年级甚至新生将有助于缓解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的失调。  相似文献   

7.
国防生是指根据军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普通高等院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培养的青年学生,或从低年级在校生中选拔培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国防生与高校其他在校生的区别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享受国防奖学金,接受必要的军政基础训练,毕业时按照协议定向分配到军队担任干部。国防生由所在高校负责管理,军队驻普通高等学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简称“选培办”,下同)协助做好有关工作。学习课程安排与本校同专业同期入学的其他在校生相同。●报考国防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①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2003年1月22-23日“云南省2003年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的召开,2002年全省毕业生就业的大局已基本敲定。同时,2003届毕业生就业的大幕已拉开。送走师哥师姐们,当自己站在前台时,是直接就业、报考研究生、还是出国留学,又将如何抉择呢?当大中专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时,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站在希望的蓝天下,明天将是怎样的天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岳阳市毕业研究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以市场为依托,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新路子,受到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多次被授予"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0.
2000年以后,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加,就业问题不断困扰着大学毕业生,很多高校毕业生毕业之后就成了"啃老族".在这种背景下,直接严重影响了很多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有相当多的高中生在高中毕业之前就辍学打工.因此,建议教育工作者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培训,争取让他们尽早的适应社会,提高学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为了参加这次招聘会,我们提前从省外赶到昆明,投了简历后,感觉很好。”2006年1月19日~20日,3万人左右、380家招聘单位参加的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在昆明体育场召开。据云南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陈永进老师介绍,为了切实做好2006年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工作,为用人单位和广大毕业生“双向选择”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更好地营造渠道畅通、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毕业生就业氛围,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充分就业,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做了许多准备工作。据悉,2005…  相似文献   

12.
现行教育功能异化的表现,反映在人才规格上,主要有三种情况: 失败者的心态——从各级学校输送出去的毕业生,大都是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走向社会的:小学毕业,竞争胜利者上重点初中,竞争失败者进普通中学乃至辍学流向社会;初中毕业,竞争胜利者上重点高中,竞争失败者流向社会就业;高中毕业,竞争胜利者上高校就读,竞争失败者流向社会就业;乃至考研究生、博士生、出国留学,莫不如此。而在每一阶段的竞争中,胜利者总是少数,失败者占绝对多数。从根本  相似文献   

13.
自由择业,激励的就业环境,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迷失了自我,很多毕业生在毕业临近之际仍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就业问题.在巨大的压力下,他们情绪不稳,焦躁易怒或者抑郁失去信心.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和毕业生的现实状况,就业指导人员积极有效的就业工作指导,作用和意义尤为重要.然而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水平一直没有得到学校、社会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个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其中,高校毕业生的出路问题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出路主要有就业和升学两种选择,其中就业又可以分为在企业工作、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和创业三个方面,升学又可以分为专升本考研和出国留学两个方面。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帮助他们做好毕业选择,进行出路指导,是现阶段解决高校毕业生出路问题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毕业生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5.
北京研究生部是中国矿业大学的一部分,自1978年以来,已招收了15届研究生,至今已毕业研究生1070人。1988年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工作人员,并吸引了多名我校出国留学人员回我部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我部培养的研究生,除少数部际交流或因工作需要分配到国家科委、国家计委等部门外,绝大多数毕业研究生都能服从组织分配,为改变煤炭行业落后面貌,干一番事业。 一、在国家分配就业政策、方针指导下,积极工作,使更多的研究生立志为煤炭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6.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一虹  侯顺 《教育研究》2006,27(9):90-92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迫切需要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渠道,就业实习基地的建立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武汉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与温州人事局共同组建的“研究生温州实习基地”采取了高校联盟与人事局强强联合的组织形式,对开拓就业新渠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是国家的人才资源,就高校而言,他们尽管已经毕业离校,但仍然是高校难以割舍的"游子"。在"游子"艰难踏入社会第一步、期许母校伸出帮扶之手之时,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子",高校应站在"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学子负责"的高度,改变过去"重在校生,轻离校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局限,更新创业指导观念,把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创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构建教育培训、创业实践、咨询服务等平台,形成广覆盖、多平台、重实效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改革力度,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各级政府和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教育部于近日发出了《关于停止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启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的通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毕业生就业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国家总的就业政策指导下,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自主择业已成为新型的就业方式。这意味着毕业生就业拥有更大的选择权利,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如何为毕业生找到更好的出路,使他们尽快找到自己理想的就业单位,是每个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工作的目标和重心。  相似文献   

20.
朱总理关注大学生就业: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做好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对高校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指导与服务。这是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专门讲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说,2002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共8.9万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7万多人,初次就业率为85.3%。2003年,北京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共有毕业研究生和本专科生11.2万人,比2002年增加2.3万多人,这一增幅是前所未有的。尽管北京经济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