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衡量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信息化发展指数与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经济增长指数的同时,采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发展呈现出极强的区域不平衡性,而且信息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更强。与此同时,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发展水平则呈现出极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确立为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我国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的催化剂,是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因此,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1991~2002年我国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评价了信息化指数模型,并对我国1991~2002年的信息化指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1991~2002年我国信息化指数年均增长63%,其中信息装备率指数增长速度最快,而信息系数指数增长速度最慢。拉动信息消费需求将成为刺激信息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及宏观调控中,经济结构的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经济结构优化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需要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针对空间结构、区域经济机构以及产业经济结构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新时期经济宏观调控中加强了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控,以此为基础实现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与目标,实现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目标。本文就经济结构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不同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引入信息化优先指数测度各国信息化的优先水平,利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信息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表明,全球经济高速增长是普遍现象,中国增速并没有优势。发展中国家均采取信息化优先发展战略,中国的优先指数处于世界第一水平。中国信息化发展速度受到挑战,印度人均信息化水平虽然最低,但发展速度超过中国;俄罗斯人均信息化水平高于中国,发展速度也超过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信息化密切相关,中国在做到信息化大国的同时要努力成为信息技术大国。  相似文献   

7.
《科技广场》2002,(7):5-6
科技信息事业是国家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0多年来,它为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我国的科技进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科技信息事业的创新是当前科技信息界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科技信息工作要当好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排头兵和开路先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覆盖全局、最具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科技信息工作要服务于这一覆盖全局的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在大力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弥平数字鸿沟,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因果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定义了衡量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信息化发展指数与衡量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经济增长指数,接下来采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发展呈现出极强的区域不平衡性,且信息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更强。而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发展水平则呈现出极强的相关性。最后采用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进一步确定,在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中,信息化为"因",经济发展为"果"。  相似文献   

9.
发展网络经济 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晓林  胡育勇 《情报杂志》2003,22(9):103-104
2l世纪的世界已步入网络信息时代,网络经济是服务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有机结合,网络经济的产生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其生产力表现为利用信息资源增加无污染可再生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我国的网络经济现处于初级阶段,有必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网络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化企业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应用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还实现了企业经济的长远发展。不过,从当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为了保障企业信息化规划建设的质量,人们就将一些新技术引入到其中,以满足现代化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首先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讨论了新技术在企业信息化规划建设中的实际应用,最后再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段德忠  杨凡  胡璇 《科研管理》2020,41(6):90-97
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2001-2015年专利转移记录,本文对中国城市技术转移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2001-2015年,中国技术转移在城市尺度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由多极格局向一超多强格局演进,长三角是中国技术转移最为活跃和频繁的区域;(2)空间计量分析发现技术转移服务于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突显,2001-2015年,中国城市技术经济发展路径经历了由集聚经济向扩散经济转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内涵特征、独特优势及路径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锋  张革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262-266
数字经济在中国具有独特的网民优势、后发优势、制度优势等发展优势。中国引导数字经济从低起点到高速增长,促进供给结构优化,数字经济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并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正在推动新的模式出现。但在数字经济强劲崛起过程中,网络安全的威胁也日益增加,使数字经济发展面临威胁。研究提出构筑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助推发展共享经济、助力数字经济成果共享、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经验、构建新网络安全体系对中国发展数字经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系统论视角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完善过程进行了回顾和文献综述,并在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自主创新战略群的基础上,从系统演进的动力学机制视角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演进的重要参量进行了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探究我国自主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较长时期以来,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扩张期和追赶期,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依靠投资驱动和消耗大量资源的经济拉动模式,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在金融危机和全球产业面临重构态势冲击下,出现各种突出问题,转型升级成为应对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提振经济,获取新的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选择。本文从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的形态演进、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从而阐述了我国新型城市产业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一个全球瞩目的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文章通过梳理归纳疫情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比较系统地阐释了疫情下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机遇,并从市场和政府角度分析疫情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表明,疫情为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众多机遇,驱动力主要来自疫情冲击下的市场需求变化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需求。实施“增强动力型”结构改革是政府化疫情危机为产业发展新动力、培育长期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解读美日研究型大学衍生企业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娄成武  陈俊 《科学学研究》2005,23(Z1):125-130
研究型大学衍生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然而,由于研究型大学在人才、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优势,人们期望充分发挥其潜力,并且通过衍生科技型企业的方式为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做出更为直接的贡献。本文分析美国和日本衍生企业的产生背景,发展状况,相应地调查和研究我国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增长中合理投资率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高的投资率和低的消费率问题,建立了一个确定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合理投资率模型,并用该模型估算了我国合理的投资率及相应的消费率。分析表明,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投资率高低取决于经济自然增长率和技术上可行的投资生产率,但主要取决于后者由于不同经济组织具有不同的投资生产率,估算结果表明,更高效率的个体、外资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会内在要求投资率下降,收敛于18%-25%区间内。在当前我国所有制结构下,合理投资率或储蓄率不应该超过32.4%,相应地,消费率不应低于67.6%。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将国家特征作为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引入传统的随机生产边界模型,建立了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二个方程随机生产边界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1997-2010年IT资本对经济增长及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IT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国家层面证明了"生产率悖论"并不是全球化的现象;IT资本弱化了物质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强化了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国家特征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并没有促进IT价值;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规模报酬递减。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实现我国IT投资价值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创新系统理论是西方学者针对发达国家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否同样存在创新系统呢?在深入理解创新系统理论内核的基础上,本文对1949年以来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两种体制下创新系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并从“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GDP总量持续攀升、全球竞争力指数持续攀升、全球创新指数持续攀升和世界500强企业总数持续攀升等方面阐明了不同时期我国创新系统的存在以及在相应创新系统作用下中国创新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主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系统都是客观存在的,且不以创新主体的意志为转移。主导一个国家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关键原因,不是创新系统由哪类创新主体主导的问题,而是不论何种经济体制下,国家都需要努力建立与本国发展阶段、创新要素和制度环境相匹配、相适应、相协调的创新系统。不论创新系统如何演进,国家在其中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出现,如何配合新一轮经济增长努力实现西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需要着力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对新一轮经济增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机遇背景进行初步的分析;继之考察和分析了新一轮经济增长给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挑战,以及增强西部开发对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