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个人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因素等。预防其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共同爱护、教育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2.
刘翠英 《考试周刊》2007,(29):120-122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多种特点和趋势,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学校、社会、家庭与其自身主观因素等等,有效预防未成年犯罪的主要措施是在学校开展犯罪预防教育和自护训练。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必须深刻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做好早期预防的对策与措施,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的不利因素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着重论述了学校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及学校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姚金凤 《快乐阅读》2012,(12):77-78
学校是专门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机构。学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质、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帮助未成年人掌握其将来服务社会的技能,形成适应社会的健康心理,从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6.
如何使未成年人远离犯罪,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笔者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参阅有关专著及结合我国现行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概括介绍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分析了学校对未成年人特别是未成年学生犯罪的影响,并且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在使未成年学生远离犯罪上所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峻 ,其危害之烈 ,消极影响之广 ,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被认为是当今国际社会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未成年人犯罪事关社会稳定 ,牵动着众多家庭幸福和民族兴衰 ,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担忧。为此 ,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一、当前我省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在今天的学校里 ,重智轻德 ,高分低能 ,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片面追求升学率 ,歧视“双差生”等等 ,不仅造成德与智的失衡 ,也使许多学生中途辍学、退学 ,流入社会 ,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预备役”。1 犯罪年龄趋小 ,女性犯…  相似文献   

8.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结合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在其不良行为发生前进行预防,对已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进行矫治。 一、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发育成长中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个阶段已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活动和抽象思维活动,且大多已从家庭教育转到学校教育,已进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组织性强、强制性较大的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社会化过程。学校要抓好预防犯罪的教育工作,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六条规定,学校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1.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9.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首先从自身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其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主要有:1.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主阵地作用,2.重视心理品质的培养,3.加强对差生的教育,4.重视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5.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6.加强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犯罪一般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其具有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性质恶劣化、涉案类型相对集中、犯罪目的模糊、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方式集团化、犯罪技术智能化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做到: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治未成年人不良心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道德教育;在学校和社区中建立完善的教育辅导、治疗体系;有效打击、妥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1.
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学校是整个教育的最主要的实施主体。以及家庭、社会等主体的现有局限性和学校教育自身的特点等因素决定了,学校应在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系统工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必须深刻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做好早期预防的对策与措施,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的不利因素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国际公认的三大公害之一。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也有增加的趋势,并呈现出低龄化、智能化、暴力化的倾向;在大中城市,未成年人犯罪已近总犯罪率的7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指出:“根本的问题在于加强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在经济体制和人的思维观念发生急剧变革的形势下,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中小学教育,已成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社会基础工程。一、学校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作用爱因斯坦早就指出:“由于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作为传统教育的…  相似文献   

14.
1990年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初始年龄提前了2至3岁。黔南州的未成年犯罪以盗窃最突出。处在青春发育期心理不稳定,是非辨别能力差,好冲动,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在因素,而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也不容忽视。因此,要重视健康文明的家庭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5.
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放任,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庭不和睦,与孩子缺乏沟通、交流都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父母过于自私、贪婪、不道德、不良嗜好也会引起未成年人犯罪。单亲家庭未成年人和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率更高,特别是留守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增长更快。此外,学校对德育、法制教育不重视,教育不科学。心理教育、性教育空白,学校生活单调,德育内容与社会现实割裂,使学生与正面教育对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虽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家庭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缺失、文化市场的失控和不良社会环境是其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了新的特点,成为困扰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探其原因,教育体制及学校教育的缺陷、不良社会文化、家庭及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不良因素等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隐患。通过净化社会环境、保证未成年人完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健全人格、提高未成年人自我免疫能力、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一般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强化问责制等,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市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原因分析及预防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调查统计,我市未成年人犯罪在近几年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通过对个案的追踪调查不难发现,未成年人犯罪除了其自身的原因外,更多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消除不良因素,是有效地减少未成年人案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现象逐年攀升,日益成为全社会及家庭关注的热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进一步遏止未成年人犯罪现象蔓延的趋势,加强社会的综合治理,是摆在面前一个严肃的课题.本文就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预防对策等,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金科学 《教育与职业》2007,(33):188-189
当今社会拜金主义盛行,法制教育弱化,贫富两极分化,对未成年人产生了不良的示范效应,为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心理环境,降低了他们的罪责感,使他们将“不劳而获”的思想合理化,甚至作为其犯罪的正当理由。加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的现代化,社会传媒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日俱增,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不当,使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