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话题衔接以及受众心理角度分析"倒金字塔"式消息语篇,初步归纳出"倒金字塔"消息语篇话题衔接的三种方式等.  相似文献   

2.
根据语篇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从自建的小型英语经济新闻语篇语料库中,进行随机选择20篇经济新闻语篇,运用语篇的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大主要手段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试图说明各种衔接机制在语篇谋篇方面的作用,发现经济新闻语篇中的规律和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在谋篇方面有显著差异,其中,照应衔接最为突出,其次是连接和词汇衔接;替代和省略手段极少运用。  相似文献   

3.
郑志红 《大观周刊》2011,(17):111-111,128
随着语篇指称在话语交际中的日益突出性,语篇指称这一确保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似乎都不够深入。本文尝试结合传统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理论和语用学中的顺应(Adaptability)理论提出可及顺应模型(AAM)来分析这一语言现象,旨在为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王淼 《大观周刊》2011,(29):88-89
衔接手法是一种重要的语篇策略,但在英语写作中其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而一篇高质量的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及语义上都具有连贯性。本文通过对各类衔接手段理论和实例的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从而提高实际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阅读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途径,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为依据,通过分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处理好交际能力与语篇能力的关系,探讨掌握语篇教学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语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寇凤珍 《大观周刊》2011,(31):155-155,216
衔接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英语语言重型合不同,汉语重意合,这使得汉语语篇衔接的研究更侧重于语义的研究。本文截取《百家讲坛》栏目中为曹操做的开场白的四期节目作为研究语料.旨在探索为多重型性格的人物做开场的逻辑衔接方式。  相似文献   

7.
Beaugrande和Dressler对语篇组织性(textuality)提出了七项标准,其中意向性和可接受性是两项重要的标准。本文从语言认知的角度阐述意向性的语言分析哲学背景理论,分析心理意向与语篇衔接和连贯机制的关系以及可接受性的制约因素,以期对语篇分析和阅读写作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手机短信交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交际方式。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手机短信是一种语篇。本文选取了搞笑短信,试图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述位系统和衔接手段来分析,从而揭示搞笑短信有趣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张彩云 《大观周刊》2013,(3):160-160,158
本文对历年大学英语四级10套真题从文章主题和文章篇章分析及衔接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文章只涉及两种题材:说明文和议论文,并且衔接问题中语义衔接占据绝大多数,逻辑衔接和惯用衔接及结构衔接也均有考查。这对我们日常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一定启发,应加强语篇分析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语义层中,把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叫做语篇功能,它指的是语言具有使本身前后连贯、并与语域发生联系的元功能.①语篇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是主位系统(thematic),即主位--述位系统(或主位结构).  相似文献   

11.
新闻英语写作是英语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写作的质量既取决于高品质的素材,又取决于出色的文采。孔夫子“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就是讲文采的重要性。怎样才能使一篇文章流畅自然,衔接方法的正确运用是问题的关键。而“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篇组织原则”(Connor,1996:5)。外语学习者在写作或翻译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目的语语篇组织规律的了解,往往把母语的语篇组织原则迁移到目的语中,造成文章或译文的结构偏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Halliday语域理论,分析语境如何与新闻报道语篇交织在一起。语域语境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又可以分为语场(话语范围)、语旨(话语参与者)、语式(话语方式)。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语境因素中有任何一个因素变化,都会引起所交际意义的变化,影响新闻报道语篇的生成。本文以语域理论探讨语境条件与新闻报道语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语篇互文性的本质、表征及功能.互文是人类交往和认知的方式,互文性主要表征为转述语:作者简介/说者试图通过采用不同的转述语,让不同的声音参与语篇交际,形成"异质话语",使各种声音交织和互动,以期实现语义的隐含表达.最后以一则英语新闻语篇为例,揭示了互文性通过转述语实现语义隐含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和体作为英语语法的一部分,常在语法的范畴内加以研究,但时和体的作用不仅如此.本文主要讨论了时和体在语篇中的衔接功能:暗示时间的顺序,暗示逻辑顺序,以及在自由间接引语中暗示作者描写角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李婷婷 《大观周刊》2011,(13):71-72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建立在批评语言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语篇分析模式。费尔克劳夫提出三维分析模式,即通过描述语篇的语言特征,阐释语篇与生成,传播和接受它的交际过程的关系,说明交际过程和它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本文透用这一分析模式,对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国情咨文演讲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语言形式选择同意识形态如何在特定语境下相互作用,分析和探讨了政治家如何运用语言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同时也验证了这一分析模式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汪佳 《大观周刊》2010,(41):74-74,70
每个民族和社会都有忌讳现象,委婉语的产生是出于回避禁忌语的需要。它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本文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探讨其“目的准则”,“篇内一致”和“篇际一致”即“忠信”在委婉语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并指曲英汉互译的三种方法以期促进中西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5,(13):53-56
网络新闻语篇为获得更多的点击与浏览,竞相引用社会流行语来扩大传播效应。本文以语言模因和语篇互文性的共通之处为基础,对比分析海峡两岸网络新闻语篇所引用的社会流行语,从模因视角分析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互文现象,认为流行语与网络新闻语篇互文的过程就是流行语模因传播的过程,并指出海峡两岸网络新闻语篇引用社会流行语模因呈现互动性。  相似文献   

18.
互文是人类交往和认知的方式。互文性主要表征为转述语,让不同的声音参与语篇交际,形成"异质话语",使各种声音交织和互动,以期实现语义的隐含表达。互文性理论强调的是文本结构的非确定性,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都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中,同时互文性理论体现了文本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在新闻语篇中,互文性表现得更为充分和普遍。互文性理论对英、汉新闻语篇的理解与翻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语篇中存在大量语法隐喻,文章将研究视角分为信息压缩、语篇开展、加强效果,对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进行研究,探究和分析了语法隐喻在新闻语篇中的适用性价值,解析了不同形式下语法隐喻的不同作用,以及具体的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20.
毛文华 《视听》2022,(5):154-157
新闻叙事是对特定时间、地点所发生事件的记录,力求真实性,在语篇特点上与文学叙事有所不同.从认知语篇的角度看,《中国日报》的脱贫攻坚报道在新闻叙事上一般遵循以下几种调节机制:视角变换、突显差异以及隐喻映射.视角为语篇提供时空框架,制约着语篇的组织以及情感态度;突显对语言所传达信息进行取舍和安排;隐喻在语篇处理过程中支持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