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个物体在发生力的相互作用时,其实质是两个物体各自的动量发生了合成。两个物体各自有一定的速度和质量,速度与质量的乘积就是物体的动量,两个物体接触时其动量就会发生合成。在合成过程中,大动量的物体会对小动量的物体的运动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小动量的物体难以给大动量的物体的运动带来同等的影响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种说法不对。人走路时,人体的前进是人体肌肉发力和地球对人体的作用力相结合的结果,人不是靠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向前的。  相似文献   

2.
<正>一、设计背景建筑装修过程中,特别是高层建筑物的装修,常需要获得两点之间的水平位置,如窗台、平台的两端都要保持水平。有时因中间有物体阻隔,不能用目视法判断是否水平。另外,打空调管孔时也需事先判断内外孔的高度,但由于室内外没有可参照的共同平面,所以无法用测量高度法确定内外孔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非连续滴流流量的测量测定是器官离体灌注保存、静脉注射等临床实际及生物医学实验中经常要碰到的问题。该类液流具有非连续、小流量的特点,滴液之间可能间隔较长的时间且间隔不等,常规的各种流量测量技术费用昂贵,且体积大,还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本文提出了液位法的测量方法。利用液位来激发信号,再借助于Intel8051微处理器来解决这一问题。经使用证明该方法准确性好,重复率高,测量误差在-0.25%- 0.25%内,能很好地满足临床上和实验中流量测量和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学习杠杆和滑轮时,老师需在课堂上演示杠杆平衡条件和各种滑轮的实验,这两种简单机械的演示实验都是在铁架台的铁杆上进行的,坐在后排的同学往往看不到演示过程。在探究滑轮使用中物体上升高度H与拉力拉过的距离之间的定量关系时,需测量物体上升高度和拉力拉过的距离,在铁架台上一边拉滑轮,一边用直尺测量距离,十分不便。原来的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杠杆常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宇宙飞船在飞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过程中是无需使用燃料的。这种说法对吗? 答:物体运动情况与物体运动的外部条件有关,不可以一概而论。我们知道,宇宙飞船从地球飞向地外星球的过程中,需经过这样几个主要过程:发射→穿出大气层→调整飞船姿态→向地外星球直线飞去→变轨后绕地外星球飞行→在地外星球上着陆等过程。  相似文献   

6.
世间不存在纯粹的惯性运动;也不存在完全的非惯性运动。可以说,大到天体小到电子之类,以及形形色色的其他物体,它们的运动都是惯性运动与非惯性运动的复合,或者说二者的合一、统一。一般物理书上对惯性定律所做的表述大同小异,基本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外力变它的运动状态为止”。显然与牛当初的表述没有实质上的差别。本文提出的新表述为:物体自保持其所获得的运动速率不变,和运动方向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种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运动性。故这一表述可称为(物体)惯性律。新表述与原表…  相似文献   

7.
基于逆向工程的战地三维点云采集是战场抢修方法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参战期间或之后迅速获得战地设备的受损情况对战场抢修的效果起到关键作用,除了科技上的理解程度还要迅速准确地评估战斗损伤和修理,研究三位点云采集的科技和方法,实现敌方(或我方)没有维修备件数学模型(或数学模型不完备)的情况下,战地三维点云采集过程。点云通常由3D设备扫描产生,这些设备测量目标表侧的大规模的点,从而得到点云数据文件,这些点云就表示设备所测量过的目标上的点。基于某种物理量,在穿透被测物体时,通过测量物体反射能量或者吸收能量,获得物体内部三位点云数据。利用立体摄影测量和数字立体摄影测量科技,更加直接精确的获得地面三维数据。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将传统测量系统的点测量扩展到面测量,可以深入到繁杂的现场环境及空间中进行扫描操作,并直接将各种大型,繁杂实体的三维数据完整的采集到计算机中。  相似文献   

8.
自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以来 ,人们把菲兹杰惹——洛仑兹收缩认为是一种观察效应 ,洛仑兹本人在 1 92 2年就说过 ,收缩是可以用照相方法拍摄下来的 ,爱因斯坦也说过 :“一个静止状态量看起来是球形的刚体 ,在运动状态时 ,从静系来看则变为旋转椭球形状了”,……“一切运动着的物体从静系来看都缩成扁平的”以下我们从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测量的意义出发 ,对高速运动物体的测量形象和视觉形象作一讨论。1 狭义相对论关于测量的意义狭义相对论中关于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概念 ,对于正确理解相对论的结果和意义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我们通常所说的运动尺子缩短成运动时钟变慢显然不是用经纬仪通过三角测量的方法来量度的 ,因为尺子的两端是高速运动的。也不是用标准尺追上并跟着运动尺子测量它的长度的。因为 ,如果用上述测量方法所测得的只是相对静止的尺子的长度。至于测量运动钟的走时率也不能固定在一个地方用望远镜或通过别的手段来不断与自己的钟比较快慢 ,因为完成别的讯号传播是需要时间的 ,况且高速运动的钟的位置又在迅速地、不断地改变。我们所看到的或测量到的并不是运动钟此刻的时间。那么 ,到底用怎样的测量方法才是合理而又不与狭义相对论的...  相似文献   

9.
在比赛项目中,对运动员进行跟踪和分析,精确计算运动员的体能消耗和状态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SportsIT,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来分析各种比赛时运动员状态。在此背景下,利用OPENCV平台,实现运动物体的实时跟踪,生成轨迹和长度。实现了对艺术体操运动进行识别和追踪,生成运动轨迹。首先采用camshift方法进行跟踪,当遇到相似的背景导致跟踪失败时,采用帧间差分算法对运动物体再次识别,在出现多个候选运动目标中挑选出距离跟踪失败坐标点最近的运动目标,找回跟踪物体。  相似文献   

10.
相对论是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二十世纪初的杰作,它的出现表征了时空观的伟大变革,为人类更好认识物质世界作出了卓越的成就。文章主要从测量运动物体长度这个方面去认识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以说明长度收缩与时间膨胀是两个相互联系的相对论效应,时间与空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1.
在一般的臂式起重机常用驱动系统为液压传动或者发电机。利用慧鱼模型设计气压传动起重机。气压传动相比较于传统起重机传动平稳,可以提高起重机提升物体的重量,在循环运动时缩小空档时间间隔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如果认真研究“两分法”,便会发现其破绽出现在认为空间是无限可分上。如果非要这么认为,运动自然无法实现。这也就是在说,如果你想从A地走:fOB地,空间必须是无限可分的。换言之,任何物体的运动都应当是间隔发生的,没有谁可以在运动中滑过一段路程上的每一个点。只有认为空间并非连续,这个世界才有运动,才是正常的。否则,我们可能无法吃完一个包子,因为否认空间间隔的结果将是一个包子包含永远吃不完的“一半”。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移动用户的增长扩散情况为研究背景,通过选择不同的起始点、不同的时间间隔以及不同长度的数据序列来拟合BASS模型,然后比较不同条件下参数估算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BASS模型对这些初始条件的改变很敏感,不同的时间序列对模型的参数估算影响很大;另外,BASS模型的两种不同曲线形式,S型累积曲线及钟形增长曲线对同一时间序列也有不同的拟合效果.S型累积曲线的拟合效果要好于钟形增长曲线.最后给出选取BASS模型的数据序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数据序列初始点的数值应大于最大市场潜力与创新系数的乘积,时间间隔应为等距,数据序列的长度至少要7个点以上.  相似文献   

14.
唐闻 《科协论坛》2008,6(4):38-39
为了减小运动估计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及提高视频压缩编码的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动态跟踪的搜索算法,这种算法基干块之间的空间相关性,预测起始搜索点,在避免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的基础上能够较好的预测物体的运用趋势.该算法在平均信噪比上于全搜索效果接近,在平均搜索时间上要优于三步搜索.  相似文献   

15.
上一讲我们分析了物体运动的速度、距离和时间的关系,这一讲我们谈谈影响物体运动的原因。第一节运动的原因——力一个物体如果原来是静止的,决不会自己突然运动起来,必定有外面某种原因影响它,才能改变它原来静止的状态变成运动。造成物体运动的原因叫  相似文献   

16.
物体的运动包括平动和转动,平动涉及到力,转动涉及到力矩,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当然离不开对源头的追溯,即对力和力矩的分析.要解决船舶的运动也是同样的道理.船舶在航行中受到外力后倾斜,如何回复;当船舶要调整到某个倾斜角度,如何去做.下面都分别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视觉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视觉测量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立物体相对姿态测量系统,使用两个相机在不同角度拍摄同一个物体上的编码标志点,采用张氏标定法对两个相机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标定;对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去噪、滤波;左右两个相机采集下来的图像进行编码标志点的匹配,得到物体上粘贴的编码标志点的三维坐标,通四元数法计算物体间的相对空间姿态(欧拉角以及平移量);通过实验表明,该测量系统结构简单,计算量小,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18.
发明与革新2002.5人们在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时,常常会碰到物体高度测量的问题,如监测工厂污染要测量工厂烟囱的高度,建筑工地要测量建筑物的高度……一般地,人们都是使用测斜仪和水准仪,或经纬仪等仪器,采用分级测量的办法完成测量工作。这种方法测量步骤繁、数据多、难计算,并且使用测斜仪和水准仪的误差相当大。对于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高度的测量,设计制作一种“正切定比测量仪”,会使您的测量工作步骤简、数据少、易计算、误差小。一、正切定比测量仪的设计原理与创新点任何物体的高度与其同一时刻在太阳光照射下留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眼睛的焦度要在一定范围进行调节,它主要通过睫状肌收缩改变晶状体的曲率半径来完成。利用凹、凸透镜及光具座,根据两透镜之间距离相对变化时,整个系统可得出各种不同的球面焦度(即屈光度)这一原理,以此来测量眼睛的屈光度。  相似文献   

20.
粱晓君 《知识窗》2013,(20):72-72
在解决平面几何问题时,学生经常会遇到求线段或线段和的最值问题。遇到这类题目时,学生通常不知从何下手。其实,解决这类问题最常见的思路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及“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