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理解和把握。从历史维度来看,这一优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践中逐步确立并得以彰显的历史演进过程;从理论维度来看,这一优势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对于中国制度创新的科学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新样态丰富蕴涵的集中展现;从实践维度来看,这一优势则高度彰显了其推进中国自身发展、社会主义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与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又成为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指导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一方面体现在党章中,体现在《党章》的规定和精神中,体现在对党的性质、宗旨、目标的明确的规定中;另一方面体现在党的历史中,体现在对党的行动的指导作用中。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党章和宪法里,体现在国家基本制度和大政方针的设计上,以及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  相似文献   

3.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各个历史阶段革命形势和革命任务的不同,形成和发展了不同时期革命政权建立理论,探索并实践了不同政权组织形式,并最终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的创建,有其国情基础、原则遵循和价值追求。明晰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理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扇窗。  相似文献   

4.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探索,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历史.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文艺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引进形态推向创造形态,从理论形态推向实践形态,从实践形态推向制度形态,逐步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间对...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具体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自觉地拥护和支持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仍是国情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共产党联合各民主政党的策略思想;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联合民主政党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提出了不同历史时期对民主政党采取不同联合策略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的不同时期,将马克思主义联合民主政党的策略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合作形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并加以制度化,实现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对其均有过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思想,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集体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坚持并丰富发展了集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1.何谓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即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这个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善于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文章基于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动因的历史考察,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所处历史方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形成与发展的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践行自我革命的过程。新时代,党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在为人民谋幸福中、在制度建设中继续推进自我革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治制度体现的全新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性质和特点的理论、关于政党制度的理论、关于政党关系的理论以及关于党派合作形式的理论,解决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未曾面临和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三个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括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双向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利用、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实践的过程。今天,国家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拐点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梦"的伟大理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作为我党弥足珍贵的理论财富,与"中国梦"有着怎样的关联?本文将重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通过解读其理论成果,发掘两者之间不可割裂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一条主要线索,指引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道路。经典影视《恰同学少年》展现了毛泽东一代新青年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五四运动前夕,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如饥似渴地阅读《共产党宣言》,创办工人夜校,为中共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电影《开天辟地》生动传神地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催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开天辟地大事,从此以后,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掀起了高潮,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也蓬勃地开展起来。三十六集电视连续剧《井冈山》向世人展示的是开辟农村革命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特道路,大大有别于俄国十月革命城市中心暴动的道路。虽然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与白色恐怖,但井冈山星星之火二三十年间在中国大地燃烧,最终汇成燎原之势,三年解放战争,最后由农村包围城市,解放了全中国。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纵观建国60周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根据主要有两个:即我国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和发展。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客观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结合”的主体,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满足中国国情的客观需要成为了现实的可能。这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基本经验。只有提高中国共产党与各族人民的认识水平与实践能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建构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5.
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包含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挽救民族危机、实现传统文化转型和马克恩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双向需要为这一结合提供了必要条件;二者问的相通相近之处又赋予它们以结合的理论上的可能。在中国共产党这一结合主体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服务中国革命为宗旨,科学认识、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二者结合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及其著作先后在日本和中国传播开来。马克思主义在日本传播的中,日本逐渐正确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唯物史观的指导准则,展开了日本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而日本对马克思主义及其著作的介绍、研究、翻译,则深刻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日本成为中国引介马克思主义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并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完全一致的。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文章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启示来加深读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党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辩证统一的,党的建设过程即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通过对中央苏区时期党建工作进行深入考察,可以清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党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是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西欧建立的由国内党组织派生的旅外基层组织,是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组织勤工俭学生运动、发动旅欧华人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协助国民党筹组旅法组织、为中国革命培养和输送革命干部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党和革命的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石,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