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语文教学三个前提问题的认识,即语文教学的任务,汉语文教学的特点,中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二是语文教学与修辞学辅车相依的关系,提出了语文教学需要修辞学、修辞学也需要语文教学的观点。文章认为,在语文学问世之前,语文教学可以借助修辞学理论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指导理论,语文学要问世,修辞学理论也将是它的核心部分;同时语文教学是修辞学的用武之地,是检验修辞学理论的试金石,也是修辞学发展的动力,二者有机地结合,不仅可引导语文教学走出低谷,也将给修辞学的发展带来生机。  相似文献   

2.
对比修辞学主要是从一种跨文化、跨语言和跨学科的多维视角来研究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和本民族语言教学之间的差异与相似之处。本文简要评述对比修辞学理论和女性主义修辞原理,讨论语言、文化和修辞三者的相互关系,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来分析对比修辞学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二语教学活动提供一些启示,指导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减少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3.
论叶尔姆斯列夫语符学的四个理论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尔姆斯列夫在《语言理论导论》等作中提出了建立语符学(元语言学)理论的构想。本认为,叶氏在《语言理论导论》中提出了四个理论模型,即语言功能模型,外延符号模型,内涵符号模型以及元符号(元语言)模型,它们是叶尔姆斯列夫为首的结构主义哥本哈根学派理论的核心,对西方语言学、修辞学、艺学以及哲学等起到影响的也主要是这四个理论模型。同时,它们也是人们理解、把握整个语符学理论体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胡玲玲 《考试周刊》2008,(2):155-156
对比修辞学主要是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母语的修辞传统对二语写作的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应用语言学、修辞学、英语写作教学理论及篇章语言学的影响,已经从单一的语言分析框架扩展到包括认知和社会语言环境分析框架在内的复合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隐喻和二语习得研究同属语言认知领域。把隐喻理论应用到二语习得中去,既是隐喻研究发展的必然,也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需要。二语习得教学中,外语教师应树立教学新思维,重视隐喻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将二语习得者引入目标语的隐喻系统,开辟提高诸如外语词汇教学、篇章阅读和文化教学等外语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现代汉语修辞学史看,我国研究汉语同义手段也经历了萌芽、发展、繁荣几个阶段。 1.二、三十年代——萌芽时期 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中期,是我国现代修辞学迎来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其主要的标志是1932年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的问世。它是我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开辟了现代修辞学走向科学发展道路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汉语教学走向国际化需要汉语二语教学理论在"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扩展与完善,尤其需要发展针对海外青少年汉语教学的理论。近几年,随着大量汉语教师走出国门,赴海外进行中小学汉语教学,师资培训与培养的实践使汉语二语教学得以完善并发展。海外中小学汉语教师"请进来"进行汉语教材培训也形成了海内外汉语教学之间的互动,为国际汉语教学共识的达成提供了有益的客观条件,加快了汉语教学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接邹立志君长途电话 ,说她的博士论文《诗歌语体论》经过修改、补充 ,即将问世了 ,希望我为之写一篇序言。高兴之余 ,二年半之前她的论文顺利通过答辩的情景 ,又一次在面前映现。记得当时评委会的专家一致给予高度评价 ,“决议书”写道 :“这是一篇功夫扎实 ,富有创见 ,学术价值较高的论文。它不仅对于诗歌语体学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对于修辞学科学化、现代化具有促进作用 ,而且对于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我认为上述评价是比较恰切的 ,该书的问世不仅对诗歌语体研究是一次较大的开拓 ,对整个语体学、修辞学…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接邹立志君长途电话,说她的博士论《诗歌语体论》经过修改、补充,即将问世了,希望我为之写一篇序言。高兴之余,二年半之前她的论顺利通过答辩的情景,又一次在面前映现。记得当时评委会的专家一致给予高度评价,“决议书”写道:“这是一篇功夫扎实,富有创见,学术价值较高的论。它不仅对于诗歌语体学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对于修辞学科学化、现代化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我认为上述评价是比较恰切的,该书的问世不仅对诗歌语体研究是一次较大的开拓,对整个语体学、修辞学甚至对语言学和学,也都“具有促进作用”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语言习得进程中,动机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二语研究范围的重点由"教"到"学"的转移进程中,将二语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两个领域成果融为一体的二语动机策略愈发显出自身重要的价值。教育心理学家D?rnyei所提出的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是借鉴了社会心理学的新发展成果,他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为当今的二语动机策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以D?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为理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如何更好地研究二语动机策略,并恰当地应用到语言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成熟的学理论作。其间闪现了不少修辞学理论。我国修辞学的发展与学理论联系密切。这其中利蔽参半。只有把修辞学理论与学理论的界限分清了,修辞学才能独立成长。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一种深嵌入文化的行为,二语写作是书面形式的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对比修辞学为二语写作教学的文化导入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二语写作教学的选词、造句、组段、谋篇等指引性程序训练中,文化导入的主要内容为词汇文化、句法文化、语篇文化。语言知识的习得与文化习得同步发展,有助于二语学习者产出地道的、体现其文化精髓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肯尼斯·伯克是新修辞学的领袖人物,"戏剧五位一体"和"同一"理论是他的两个重要理论。文章综述了1986年到2015年间关于伯克新修辞学的研究,发现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而中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同时这也启示大家伯克新修辞学可为语篇分析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学者将手势应用于二语课堂的教学之中,发现其对学生的二语习得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在二语词汇习得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在关注二语语法学习、二语听力学习。文章基于国内外手势研究理论,从二语习得角度,分二语教学领域理论假设、二语词汇和语法习得产出、二语词汇和语法教学输入三个方向开展关于手势在二语课堂教学的研究综述,再从研究设计、研究方向、基础教育阶段的应用三方面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隐喻作为极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的认知、思维关系密切。隐喻研究从最初的修辞学、语言学,拓展到如今认知科学领域,被认为是人们认知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作为同样是认知活动的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隐喻理论研究也为这一认知活动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众多学者和教师探寻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隐喻的认知理论为依据,从词汇扩充、语篇理解以及文化的渗透三个方面,探讨隐喻理论在精读课教学中的应用,寻找专业英语精读课教学新的方式方法,以解决枯燥乏味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梁玉  付艳玲 《林区教学》2014,(10):55-56
词汇是自然语言赖以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和交际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词汇。模糊理论的诞生,不仅深入各个学科,也带动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将模糊理论引入二语词汇记忆,提出了模糊记忆法,从而论证了模糊理论对二语词汇学习的应用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将混沌学理论应用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扩展了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空间。通过分析混沌学理论与二语词汇习得的相关性,表明混沌学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启示作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仅要对二语词汇进行精细加工、反复练习,把握整体、增加维度,而且应重视母语的作用以及二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掌握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必要前提。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词汇习得效率不高。因此,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二语习得理论,向学生传授有效的词汇习得策略以扩大词汇量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词汇习得效率,同时也是二语习得理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莆田学院学报》2016,(1):76-79
运用语符学"两个平面四个层次"的理论对修辞语言结构进行分析,推导出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修辞语言的表达形式和内容形式。叙事学对叙事结构具体内涵的阐释启示修辞学:修辞语言的表达形式是构成修辞语言的各种修辞方式;修辞语言的内容形式是组成修辞语言的要素。组成修辞语言内容形式的要素有修辞元素和修辞介质。  相似文献   

20.
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语言学和认知学理论将标记性纳入母语迁移的研究中。语言学以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标记差异做比较,说明母语迁移的可能性;认知学则以母语特征的典型范畴为基点,分析二语学习者对母语迁移的选择性。标记性理论的提出对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