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论审美注意     
审美注意是主体将心理集中指向审美对象;它是一种日常意识的中断;审美注意的情感性特征是审美期待,从而由此形成了特定的审美心理定势,即审美态度。客体具备美的特质和主体具有敏税的审美注意力是审美注意发生的必需条件。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文情并茂的文章来实现的,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善于运用各种美学知识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要想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整体框架中理解审美教育的性质、功能与途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准确把握“审美”的内涵。鲍姆嘉滕的感性认知科学与康德的审美判断力学说都表明,将“审美”理解为“审稿”“审案”那样的动宾词组是不懂外语词源的望文生义。充分利用汉语表达的特点与优势,可以将“审美”的内涵细分为“九感”,即感官、感性属性、感觉、感知、感受、感情、感想、感应和感悟等,它们之间互相促动,认知、反思、判断等理性因素也在这个动态过程中融合进来。审美教育就是以增强审美为核心的感性教育,其实施途径主要是自然审美和艺术审美。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审美教育的落脚点是生态审美。  相似文献   

4.
学前儿童关于美术作品的审美偏爱是一种视知觉方面的审美偏爱 ,是其审美心理特征中最具动力性的构成因素之一。笔者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从发展水平、相对稳定性以及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审美性和非审美性特征的偏爱四方面探讨了学前儿童审美偏爱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叶泽洲 《美育学刊》2023,(4):105-112
审美价值观是指导审美主体由审美需要引起,经主客体审美关系满足审美需要,达到审美愉悦高峰体验的一套心理结构系统。现有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将审美价值观视为一般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全景式地研究审美价值观的内涵结构和测量方式;二是分析审美价值观的构成因子,包括审美需要、审美感知、审美趣味与倾向、审美理想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审美价值观的词源结构,利用三层次模型解析其概念结构,提出包括审美需要、审美关系和审美反应三个阶段的审美价值观形成过程,建构“稳定/变化”“包容/单一”“整体/局部”“现实/超越”四个价值向度,为审美价值观测量、美育和价值观教育及培育良好社会审美风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审美价值的消费和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美价值的消费分为现实中审美价值的消费与艺术中审美价值的消费,后者是单纯的审美消费。就其作为审美价值的消费而言,它与非审美价值的消费有明显不同。首先,审美价值的消费是一种与物质消费不同的精神消费,消费中不减值反而增值;其次,与某些非审美价值的消费相比,审美价值的消费是一种特殊的享受;再次,与其他价值的消费相比,审美价值的消费对消费主体提出了更高的甚至更专门的要求。审美价值的消费也就是审美价值的接受和实现,是作为社会精神财富的审美价值转化为消费者的精神力量。审美评价是伴随着审美消费所发生的一种主体行为,是主体对对象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的性质、高低、大小、真伪等等所作的判定、鉴别、批评、论说。审美评价必须在审美消费的基础上进行。审美评价标准是个历史性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审美过程中的直觉审美、功利审美、艺术审美等三个层次作了梳理,并简要阐述了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8.
审美直觉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本文认为,审美直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审美直觉是人类审美实践长期积淀的必然结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直觉产生的原因是审美主体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被某种情景“激活”的结果;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审美直觉是欣赏者长期的审美经验的积极反应。  相似文献   

9.
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美学。中国的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西方传统美学是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审美方式上、审美心理上和审美理想上。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审美差异将会相互渗透,相互融洽。只有不断的研究、探索,才能充分认识并总结出中西审美认识的规律,这对于进一步搞好中外交往中的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审美活动中,"美人"一直是审美对象的主体,蕴含了丰富的审美内涵,折射出不同的时代对女性不同的审美要求,"美人"不仅作为审美对象,还作为一种审美条件,形成一种审美境界,并成为艺术家的一种审美理想,寄托了艺术家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1.
审美欣赏能力是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功能的综合运用。美妙的审美体验是各种审美心理要素相互补充、印证、作用、斗争后构成的。在同一社会条件下,社会地位不同、化修养和思想境界不同,在美的感受上存在着差异,即使在最初步的美感中,也会体现审美的理性和直觉、思想和情感的相互渗透。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对于加强修养、陶冶性情、提高素质都有难以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康德美学在20世纪走向没落,文学艺术不再被当作一个审美对象来看待。很多艺术家、艺术史家和美学家都致力于割裂艺术与审美的纽带,不再关心作品的审美价值,不再讨论作品的审美标准。在这种去审美化的运动中,英美分析美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过度迎合先锋派艺术以及政治、文化和商业上的人为操纵,丧失了应有的批判性,因而逃避作品的审美批评。然而,他们并不能真正取消艺术和审美的内在关联,审美批评对于人类社会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审美心理动因是审美需要的心理内化.它主要表现为欲观自身、追求审美快感、追求心理超越、心理的补偿和调节、认知欲的驱使以及欲提高艺术素养这六种类型.审美心理动因与审美主体的个性特点有很大关系,并且受社会氛围的影响.随着审美主体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审美心理动因也随之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4.
审美对象(客体)和审美主体构成审美关系的两个方面.在审美对象所能包容的艺术领域、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领域之美的现象中,都客观地内含着丰富的道德意蕴.然而,审美对象中的道德意蕴又并不都是外显的,只有通过具有一定道德觉悟并处于主导地位的审美主体的认识和体悟,才能由隐而显,由迷而明.揭示审美中的道德内涵,让道德为审美定向,使求美与求善结合,有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艺术创作包含一度创作、二度创作,艺术审美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认为是二度艺术创作。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或观众的心理机制有一个不同的层次体系变化。这个层次体系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发生作用和顺序,其间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融汇在一起共同完成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这个心理机制不是各个要素简单的机械的堆积和相加,而是互相渗透,共同实现了以采集到整理到加工的全过程,推动了艺术进程在艺术家头脑中的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开放的网络中,网络审美的范围变广、网络审美主体趋于集体化、网络审美传播的速度变快等多种因素促使网络审美观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这种艺术审美背景下,网络图片的审美具有复杂性、个性化和感性化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的关键在于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其不可替代的特征和重要作用。高校应利用自身的教育职能 ,即高校教学、高校环境、高校活动三个方面 ,加强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使他们在审美实践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 ,从而养成良好的审美行为和审美习惯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审美的幼儿艺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艺术的审美本质,幼儿艺术教育应凸显审美特性。但在当前的幼儿艺术教育中,出现了偏离审美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幼儿审美情感被忽视以及幼儿审美情感远离其生活经验。导致幼儿对艺术活动失去兴趣,不利于其长远、可持续的发展。针对这些现状,本文提出了一些走向审美的幼儿艺术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自由感"是康德美学思想的核心内涵。康德以"自由感"建构了审美判断力,从而确立了其"审美自由"思想。在康德看来,审美接通了知性与意志,沟通了我们的理智与道德,是人得以完善的标志。审美直接体现了"自由",这种自由既是主体认识的自由,也是其情感的自由,亦即超越性的审美自由。  相似文献   

20.
语文审美教育须与人生教育结合,方能显示其深层意义。即语文审美教育更应着眼于审美主体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精神旨趣,完美人格等的教育,以感悟生命、热爱生命为契机,融人生教育于审美活动之中,充分挖掘作品的生命意识,提高文学鉴赏力的层次。由品文而悟道,确立审美主体的审美人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