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疯季刊》是近代中国专门介绍麻风病知识的专业期刊,是中华麻风救济会的机关出版物,其中反映的云南麻风病防治状况有:患者人数与分布介绍,官方防治政策的宣传,专业医师的分析评价,对麻风救济事业的宣传与援助,昆明、九龙江、昭通三大麻风院情况的追踪报道,对于防治过程中负面新闻的揭露;可以全面的、联系的理解民国时期云南省在麻风病防治方面的基本情况,但也不可能反映全部细节。  相似文献   

2.
敬畏痛苦     
印度有一个青年叫萨丹,他很小就染上了麻风病。好心的布兰迪医生把萨丹带在身边照顾他。几年后的一个夏天,萨丹想回家过个周末,一是探望家人,二是想看看自己独立生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正有这样一位防麻风病的巾帼,她叫李桓英,1979年,在她59岁接近退休的年华,接到了新任务,以第一批访问学者的身份出国考察麻风病的防治方法。在思想守旧的年代,她突破精神枷锁,不畏麻风病魔,与病人面对面交流,克服路途艰险,坚持一线调研,解救成千上万遭受麻风病折磨的患者,改变了千年来认为麻风病不可治愈的历史。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她已是一位93岁高龄的老人。但在与麻风病的这场元硝烟的战斗中,她依旧奋战在最前线,坚持防治麻风病宣传和现场调查研究,用自己的执着坚持鼓舞着身边的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工》2008,(2):30-31
2006年11月15日,第13届何梁何利基金2006年度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当为我国在上世纪基本消灭麻风病作出杰出贡献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李桓英研究员上台领奖时。全场掌声雷动。 了解李桓英事迹的人都知道,已入耄耋之年的她,在麻风病患者的心中有着神一般的地位,不仅仅因为她精湛的医术,还因为她对庶风病人那份厚重而深刻的爱!  相似文献   

5.
大家一般都知道有个"艾滋病日"(12月1日),也可能听说过"麻风节"(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这是两个涉及重大疾病的世界(国际)性活动节日,全称分别是"世界艾滋病日"和"国际麻风节"。为这两种令人恐怖的疾病设立"节日",人们可能会感到滑稽:难道国际上要在此日倡导、庆祝或纪念艾滋病(或麻风病)的传播吗?其实,国际上设立这两种节日,是为了呼吁人们重视对这两种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师道》2014,(1):62-62
一月份是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时候,二十四节气本,月有小寒、大寒,此节气降水稀少,有寒潮、大风天气,气候比较干燥,易患呼吸系统疾病,是易感冒季节,也是纪念国际麻风病防治日。  相似文献   

7.
环形废墟     
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谁也没有看到他上岸,谁也没有看到那条竹扎的小划子沉入神圣的沼泽。但是几天后,谁都知道这个沉默寡言的人来自南方,他的家乡是河上游无数村落中的一个,坐落在山那边的蛮荒里。那里的古波斯语还未受到希腊语的影响,麻风病也不常见。  相似文献   

8.
白金香 《成长》2007,(6):58-58
印度有个青年名叫萨丹,他很小就染上了麻风病。幸运的是他无意中结识了一位来自家乡马德拉斯传教行医的传教土医生布兰迪,两人成了忘年之交。从此好心的布兰迪医生一直把萨丹带在身边照顾他。几年后的一个夏天,萨丹想回家过个周末,一是探望家人,二是想看看自己独立生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德育》2009,(11):4-9,15
“人类所经历的最坏的疾病,就是被遗弃。今天,我们发明了治疗麻风病的药,麻风病人便能痊愈;也有了治疗肺病的药,肺病患者也能痊愈——对几乎所有的病症来说,都有药可治,并且可以痊愈。唯有那些被遗弃者,人虽然用双手去为他们服务,并用爱心去温暖他们,但我不认为,这种可怕的疾病有一天会治好。”  相似文献   

10.
一月防流感     
《师道》2011,(1):63-63
您知道吗?一月份是一年24节气中天气寒最冷的时候,本月有小寒、大寒,此节气降水稀少,有寒潮、大风天气,气候比较干燥,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属易感冒季节。也是纪念国际麻风病防治日。告诉您: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有群发流行趋势,感冒是由流感病毒以外的其他病毒或细菌所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