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教育管理周裘绒素质教育从本质意义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强调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可见...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材,出好人材。”《纲要》是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为中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中学物理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向中小学教育战线提出的紧迫任务。“素质教育”顾名思义,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现就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以下意见: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小学的紧迫任务(一)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ZI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方向,素质教育的实施依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素质决定着基础教育的质量,自然也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这个过程转变呢?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下称《纲要》)强调:“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向旨在“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的素质教育中去.笔者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是为了迎接世界新科技的挑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有‘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围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农村中小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目前日益凸显,农村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并不乐观,笔者就多年的教学和实践认为,实施农村素质教育应落实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实施小学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小学的综合素质,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就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一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现在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人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它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和劳技心理素质等的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根本目标是为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中国教育发展纲要》针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学校教育主要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及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给中小学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者是广大的教师,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教师的用担建坦素质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  相似文献   

12.
关于素质教育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因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  相似文献   

13.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从以下简称《纲要》1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材。”纲要》是20世纪如年代乃至21世纪初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为中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中学化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教育、教学工作只有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保证教育目的中所规定的受教育者的素质及其结构,使受教育者顺利发挥其社会功能,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坚定的基础。目前,我国在理论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其核心是个性发展,即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应试教育”贪求功利,缺少政治灵魂,只关心应试能力,不关心甚至排除其他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内容上有片面性,教育过程上有表面性,教育手段上有落后性,教育结果上有不实性。我们应当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为此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小议伊春市教育学院张鹤立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制定《教育法》的重要立法宗旨。这是我国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在立法上的重大进展,它将使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从立法上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提出:“基础教育是...  相似文献   

16.
一、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1.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作用。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7.
人的素质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通过本人实践活动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人的素质固然有天生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来自后天的教育。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然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不是仅仅教育部门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教育界自身就能实现的。这种转变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需要…  相似文献   

18.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1993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把“培养有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就为素质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正处  相似文献   

20.
目前 ,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涵 ,作为时代的新概念、新思想、新潮流 ,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一、素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 ,素质教育是于 80年代末、90年代初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 ,为提高全民族素质而提出来的。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必须大力加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全面转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由此可见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 ,并且是直接针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