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说设计理念 有感情朗读,叶圣陶先生谓之美读。要使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美,达到培养情感、陶冶情操的目的,有感情地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有感情朗读主要是把文章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感情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话)。所以要让学生沉浸到作品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意味。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老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他认为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朗读才能够表达文章的本意,才能与作者共鸣。那么,真正的朗读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把这种感情表现出来呢?  相似文献   

3.
毛文艳 《考试周刊》2012,(11):36-36
叶圣陶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含意,而且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情动于中而行于外”的意境。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欣赏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美美地诵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味,才能使学生心灵产生感应,情操获得陶冶,心智受到启迪,思想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他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文章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做必要的指导,而不能生硬机械地说:把某  相似文献   

5.
散文的诗意美是作家艺术创造的结果,是散文产生艺术魅力的源泉.我们在散文教学中,应该充分注重散文诗意美的教学。 怎样进行散文诗意美的教学呢? 一、当诗一样读.散文诗意美的教学,首先就应该把散文当诗一样读,像读诗那样反复朗读、诵读,默读。读是领会课文的必要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提倡“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力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  相似文献   

6.
敬爱的导师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称之为“美读”。他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  相似文献   

7.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这里谈的语朗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即叶圣陶先生谈的美读,“就是把作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说什么,而且与作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相似文献   

9.
感情朗读,也就是让学生领受情感美,它可以把学生带人一种美的境界。叶老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感晴朗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他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直接受到作品的感染和熏陶。因此,我认为感情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熊丽乔 《江西教育》2005,(12):29-29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他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文章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做必要的指导,而不能生硬机械地说:把某种语气读出来!此类引导犹如隔靴搔痒毫无用处,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11.
美读学古诗     
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园地里的一支奇葩,芳香浓郁,沁人心脾,它启迪着我们的智慧,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叶老曾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学生在美读过程中,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作品的情境跃出纸面,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  相似文献   

12.
大凡好的文章,都具有音乐美,都有其内在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教学时需要放声地读,投入地读,动情地读,精美地诵读,即"美读",才能尽享美文的情感美、音韵美。故此,"美读"应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而不应是语文课堂的点缀。"要深切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叙事抒情的文章,还要美读,激昂处还他以激昂,委婉处还他以委婉,把文章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地传出  相似文献   

13.
(一) 读——语文教学第一教学法。语文重感悟积累,语文靠读。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可以通过声调和语气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感情传达出来。诗歌要读,散文要读,小说要读,议论文的重点段落也要读。朗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可在铿锵的朗读声中体现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必须是朗读的高手。读,可以充分发挥原文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读,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组合方式,逐渐习得并形成语感。读,可以让学生体味作品的感情韵味,提高学生品味  相似文献   

14.
正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使感情完全融入到文章当中,心境随着文章跌宕起伏。美读是有感情朗读的升华,能够使读者的心灵与文章发生碰撞,擦出火花。所以,美读不仅是一种方法,一种能力,而且是一门艺术,一种享受。美读能帮助学生咬文嚼字,培养语感,发展学生的语言;美读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读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美读还能使学生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从而更好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么,如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文章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而现今朗读教学的弊端表现为在朗读技巧上过多过繁的指导,犹如隔靴搔痒毫无用处。真正的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6.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这是叶老特别推崇的一种读书方法。这里的“美读”,既是“读”的训练方法,又是“读”的理想境界。为寻求阅读教学中的“美读”境地。教者须在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文情感,自我反复练读、作好美读示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曾说过:“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读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了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也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由此可见,美读的要义在于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人作者世界,  相似文献   

18.
"读"是我国传统教学强调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一种手段。它是理解读物内容,吸收语言资料,表述内心世界不可逾越的途径。古往今来,多少人对"读"做过推崇与肯定。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反复诵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体现出委婉,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入忘我之境地,就会欣赏到优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9.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这里谈的语文朗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即叶圣陶先生谈的美读,“就是把作者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语文课堂上,应听到学生的琅琅书声,不要教师唱独角戏,让学生有所会于心.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美读指导呢?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还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那么,怎样才能依照《课标》精神,通过阅读教学,以促读写、以读悟写、读写结合,促使学生写出有创意的文章呢?一、提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期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是叶老对“美读”的解释。不难发现,咱们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典范的语体文,在课文中词语丰富多采,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