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语教学大纲》对写作能力作个明确阐述:初中阶段能写五六百字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高一学习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高二学习写比较复杂的议论文,继续学习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练习写一般书评、影视评、剧评和计划、总结等,高三能比较熟练的运用记叙、说明、议论各种表达方式,写已学过的各种体裁的文章,继续练习  相似文献   

2.
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降低高中写作教学难度和减轻学生负担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就是把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文改为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文。高一还删去“写记叙文要运用抒情”的要求。依据这个原则,高考作文已从过去的一篇大作文和一篇小作文并存演变为现在的两篇不同体裁的500字左右短文。我认为关于降低难度和减轻负担的正确理解应该是:作文教学不仅要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还要有利于减轻教师批改作文的负担,如果语文教师在搜寻作文材料、作文命题、指导和评改方面的沉重负担未得到有效的减  相似文献   

3.
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培养议论能力的规定是否妥当? 《大纲》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依据。关于议论文的教学,《大纲》也提出了原则和要求,这主要见之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读写训练的要求是:初中阶段,学生能够阅读通俗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高中阶段,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初一写记叙文为主,初二重点写说明文,初三着重培养写议论文的能力”,这似乎已成定规,现行统编教材的读写要求也以此为序。但是这是否合平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序”,非得从初三才能开始培养学生写议论文的能力吗?我以为还值得探讨。我主张:从初一开始即增加议论文的读写训练,把培养学生议论能力这一任务,与培养记叙、说明能力放在一起,由初一贯穿到初三。其理由如下: 首先,从为四化培养人材的要求看,这是必需  相似文献   

5.
根据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规定,高中语文第一册的读写训练要求,仍以培养记叙能力为主,着重培养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能力。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的文章。力求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为此,高中语文第一册在修订以后共编入课文三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对写作的要求是学生能写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而且从今年高考命题来看,议论文写作教学成为高中作文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逐步适应议论文写作,我打算从事例概括加以过渡,毕竟学生对于写人记事写作在初中阶段做了大量的练习。因为是第一堂议论文教学,我做了如下尝试:不说明是作文课,而是让学生看了一段《中国梦想秀》中有关夏伯渝的人生经历。学生看完之后,  相似文献   

7.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比较复杂的说明文。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阶段,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科技读物,能写比较复杂的说明文章。所以,这篇课文的读写训练应注意“熟练”和“复杂”这两方面的要求,应以结构分析和语言分析为重点,把握本文比较复杂的结构,学习本文简洁准确的语言特色,初步学写比较复杂的说明文。一、用分层法条分缕析地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掌握比较复杂的说明文,关键在于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说明文从说明对象看,有对实体事物的说明和对抽象事理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作文难,作议论文似乎就更难了。自从按传统惯例把作文分为记叙、说明、议论文,要正经八本地把“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写在作文纸上,够让学生抓耳挠腮的了。  相似文献   

9.
胡锦 《语文天地》2016,(1):59-60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对作文文体有这样的要求:能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的文章。但是,在高考作文中,文体却基本上呈现一边倒的现象,绝大多数考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议论类的文体,究其原因,考生感到议论类文章容易把握结构思路,况且教师在平时训练中都重点指导议论文写作,认为议论文有模式可循。而事实上,学生的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要求是"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而对于说明文、议论文,新课标则只是局限于"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与"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由此,我们可知,记叙文体的写作才是中考作文考查的重中之重。相反,限于初中阶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规定:初中阶段“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做到观点正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会使用标点符号,字写得正确整齐。”高中阶段“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句流畅。”并提出:“培养好的文风,懂得写文章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实事求是。”这个规定,从文风到文体,从内容到形  相似文献   

12.
初中第一册入选的议论文《纪念白求恩》、《谈骨气》都是通俗易懂的。从内容上看,前者是赞扬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后者是赞扬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从写作角度来看,这两篇文章都是寓说理于记叙、说明之中,阐述事理清晰晓畅,这对初学议论文的初一学生理解记叙与议论这两种表达方法的不同,认识议论文的特点,进行读写训练都是很适合的。据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考虑到如下三方面:一、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理解记叙和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综合近几年的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看,记叙文及其他文学体裁总的得分高于议论类的作文。2005年《高考作文满分解读》(万志勇先生主编)一书刊登的120篇满分作文中,仅有16篇议论文,绝大部分是散文,这其中的原因有四:其一,考题的原因。绝大多数考题本身适宜于记叙抒情类文体而不适宜于议论文。其二,习惯的原因。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习的课文、所写的作文多半是记叙性文章,考场上写这类文章轻车熟路,保险系数大。其三,文体本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近几年的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看,记叙文及其他文学体裁总的得分高于议论类的作文。2005年《高考作文满分解读》(万志勇先生主编)一书刊登的120篇满分作文中,仅有16篇议论文,绝大部分是散文,这其中的原因有四:其一,考题的原因。绝大多数考题本身适宜于记叙抒情类文体而不适宜于议论文。其二,习惯的原因。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习的课文、所写的作文多半是记叙性文章,考场上写这类文章轻车熟路,保险系数大。其三,文体本身的原因。议论文在体式上的变化小而且相对固定,证明式、阐释式、读后感、评论式、批驳式,常用的就此几种,能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5.
高语二册把《〈呐喊〉自序》归到议论文单元,我认为是欠妥的;文章应是记叙文。 判断一篇文章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主要看文章的表现手法是以议论为主还是以记叙为主;其次看文章的目的是讲道理辨是非训导人,还是叙述事描写物感染人。 文章是鲁迅先生为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在这篇序言中,作者叙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迁,从绍兴侍亲疾、南京学洋务到日本仙台学西医、东京治文艺最后到北京蜇居又写小说,可  相似文献   

16.
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通过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有这样一些体会.一、激发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首先,要抓好由记叙到议论的过渡.初中学主比较习惯于记叙的表达方式.而对议论的表达方式比较陌生.根据这一特点.在初中一二年级的写作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为从记叙能力的训练过渡到议论能力的训练作准备.例如,让学生写故事梗概,将较长的记叙文缩写成短文,或者写点夹叙夹议的文章,或者写点寓理于事的短文.或者概括神话故事和成语故事的寓意等等.经常进行这些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进行形象思维的同时,培养抽  相似文献   

17.
《〈呐喊〉自序》在历年来的高中语文教材中,一直编排在议论文单元内。每当教到这篇文章时,根本无法按议论文的基本要点进行分析讲解。故而就《〈呐喊〉自序》的文体作一辨析。首先看文字表述。文章的文字表述方式是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当然,并非某种文体的文章就专用一种表述方式,也就是说,议论文中也可用记叙、说明的方式。但一种文体一般是以一种表述方式为主体。世人皆知,《呐喊》是小说集,而序言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叙述创  相似文献   

18.
李建高 《初中生》2015,(24):24-30
书面表达题不仅题材广泛,文体也从过去以单纯的记叙为主,转变为要求学生发表观点、说明理由等各种形式.常见的文体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不同文体的文章要求的写作方法也各不相同. 记叙文的解题技巧 ●试题特点 记叙文是书面表达常考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对事件、活动和人物的记叙和描述.如根据材料写一则日记,记一次野餐等.另一种是记述将要发生的事情,如通知某个活动或介绍自己的假期计划等.写人的文章包括介绍自己和别人,如老师、父母、好朋友等. ●临场技巧 写好记叙文,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深有同感     
读了《语文教学通讯》八一年第八期刊登的《写议论文非得从初三开始吗?》一文后,我十分赞同张翼健同志的主张。张翼健同志在文中提出:“从初一开始即增加议论文的读写训练,把培养学生议论能力这一任务,与培养记叙,说明能力放在一起,由初一贯穿到初三”,并提出了三条理由来说明这一主张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这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不管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命题人都要求考生“文体自选”。但是,由于受网络作文、新概念作文以及学生追求个性等因素的影响,许多考生在文体上力求所谓的新奇怪异,以致没有一个明确的文体概念。非驴非马,不伦不类,四不像。如有的考生写记叙文,编述故事但记叙的要素不齐备,文章朦胧晦涩难懂。有的写议论文,引用事例过于烦琐冗长,不会概括。议论不像议论,记叙不像记叙,说明不像说明,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这样文体不明的作文,即使符合题意,得分也自然是比较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