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对民主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中的作用与地位的界定是其核心,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现代化。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是邓小平民主思想形成发展的20年,邓小平领导的民主化放权始终是贯穿其中一根红线,政府机构改革是这根红线合乎逻辑的延伸与涵化,邓小平民主思想及其指导下的民主实践有3个基本特征:发展民主与保持稳定的统一,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统一,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的统一,这3个“统一”对我国现在及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有着特别得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邓小平文选》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分别从五个方面探讨了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和邓小平同志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时代特征,并就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姚树洁 《留学生》2014,(15):32-33
邓小平做了什么7这是记者给我提出的一个问题。要知道,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经济繁荣。36年前,改革从恢复高考开始,邓小平先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文选》是研究邓小平思想,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论证逻辑理 论的重要语料。本文从逻辑学的视角,就《邓小平文选》的论证艺术,即证明和反驳的方法、技巧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的成人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的关于成人教育的论述.深刻阐明了成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了成人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文中指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①接着又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强调:“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②很明显,邓小平同志在这里把成人教育看成了我国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的发表,标志着邓小平文艺理论的创立。《祝词》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坚持和极大丰富与发展。由于各种原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都未能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文艺运动和文艺创作的开展和发展进行具体全面的论述,因而建构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在了邓小平的肩上。《祝词》完整而系统地建构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文学艺术的科学指导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芥子园画传》是一部学习传统中国画的画谱,初学者可从中学习中国画基础画理和笔墨技法。学习《画传》,要努力探求和把握技法的变化规律及高层次的审美规律,进而运用规律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真切感受。对于《画传》传统技法要赋于新的认识,加强笔墨的形式关系,增强中国画的形式构成  相似文献   

8.
虽然《时代》周刊夸口说该刊与邓小平有特殊的姻缘,但你如果翻翻其他杂志,如《新闻周刊》等等,邓小平同样是无所不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二十年,美国有个邓小平之恋。正是这一恋情,实现了中美这两个在文化、意识形态上截然不同的国家的历史汇流。邓小平第一次上《时代》的封面,是因为周恩来的去世。那一期《时代》用两页介绍周恩来,却用了四页介绍邓小平。这一喧宾夺主的安排,显示了美国人对未来的忧虑。美国人发现,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讲话一针见血、斩钉截铁、从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本文简述了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艰难而曲折的经历,重点论述了邓小平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为中国人民作出的两个重大贡献,即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认真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和旗帜鲜明地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文章最后明确指出,如果没有邓小平,至少我们还要在混乱、愚昧和贫穷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没有邓小平,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0.
浅论邓小平同志的人才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文选》中一系列丰富而系统的论述形成了邓小平同志的人才思想,是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指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小平同志人才思想的高度凝结和概括,并就人才的标准、开发、使用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论述,研究和学习小平同志人才思想在今天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审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著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他认为从作用上说"这本书有针对性,教育人民,现在正用得着";从内容上说,"这是一本比较好的书,没有空话";从视角上说,"不管对现在还是对未来,我讲的东西都不是从小角度讲的,而是从大局讲的";从个人角度说,"实际上,这是个政治交代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所谓修辞,就是针对不同的表达内容和语境,如何选择最恰当最完美的形式以收到最好的交际效果.《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同志晚年(1982-1992年)在大会、座谈、会晤、参观及考察等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谈)话的记录汇编.它不仅是邓小平思想理论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邓小平言语艺术成熟的范本.本文拟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以下简称"邓选三")为研究文本,从语汇、语句及辞格三个层面,对其晚年言语修辞艺术特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这个特殊环境中产生的。它是“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互相作用”的结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从内部就其内容来说,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第一个基本特点是“求实”;第二个基本特别是坚持生产力标准,第三个基本特点是强调“试验”和自我批判;第四个基本特点是重视矛盾的同一性,从外部就其表现形式来说,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是有哲学的实质而没有哲学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现的邓小平理想观,对于新时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对理想的追求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根红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讲理想和要特别关注对青年的理想观教育等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邓小平理想观的丰富内容,并对以邓小平理想观为指导,解决青年追求理想的一些认识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根据毛泽东《矛盾论》中的哲学原理,结合中国发展现状,邓小平提出了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构想并加以实施。事实证明,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朱英 《教育探索》2002,(10):12-13
重读《邓小平文选》,联想到改革开放20多年的辉煌历程,不仅倍感亲切,而且认识上有了升华。《邓小平文选》突出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和创新这一生机勃勃的革命精神。邓小平理论体系,其内涵博大而精深,其主题集中而鲜明,其灵魂充分体现了邓小平非凡的政治胆量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一、邓小平创新思维产生的历史契机及其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汹涌澎湃。当此之时,邓小平勇立潮头,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使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并取得了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道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的几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伦理思想。之后,提出了邓小平伦理思想鲜明的三个理论特征:(一)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伦理思想的精髓; (二)唯物辩证法是邓小平伦理思想的灵魂;(三)开放、创新意识是邓小平伦理思想的内在活力。《试论》不失为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中指出:“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本简述了“猫论”的内涵,在分析了生产力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猫论”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指出: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政策不是好政策,生产力不发展就不能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可以说:“猫论”是邓小平关于发展生产力标准问题的最初表述。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邓小平),是中国新文学奠基人之一。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当然,成就最高的是诗歌(以《女神》为代表)和历史剧(以《屈原》为代表),但散文也写得漂亮。《山茶花》是他1925年写的《小品六章》中的一章,这篇小品散文,写得很优美,很有情趣。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坚持邓小平为我们确定的科学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