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随身携带摄影摄像设备,如:手机、电脑、iPad等。当你面对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可能会下意识地拿起手中的移动设备来记录下事件的发展画面。你也许有无数个挑选画面的角度,更优越的拍摄位置。另外,每个人会带有多多少少个人主观的意识,个人的认识,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以及个人经验体会,下意识地忽略一些重要情节画面的拍摄,这都会或多或少融入摄影体验中。而这些客观方面,往往会干扰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对于电视新闻工作者来说,学习认识新闻拍摄技巧,认识人们观看体验和视觉观看特点,学习掌握拍摄技巧是每个新闻工作者胜任工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的目光习惯性地投向画面中心,一股力量迅速地将它拉向右下角,并锁定在那双绝望的眼睛上.这眼神将主人公无限放大,甚至溢出画面,直达观者的心灵.而那张毛毯,像一个封闭的符号,包裹着男子赢弱的身躯与无助的脸,更隐喻着与世隔绝的意象.  相似文献   

3.
殷世红 《视听界》2013,(4):112-114
以转播车进行现场录制节目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视节目中。转播车切换台上的切换是实时的剪辑,和节目后期剪辑工作一样,剪辑艺术水平在切换台上的体现,对节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镜头画面的选取现在的转播车一般都是四讯道或六讯道,面对众多的镜头画面,切换导演只有一双眼睛,如何在瞬间又快又准地捕捉到最好画面,切换导演需要较高水平,因为看似简单的选取实际上是一个复杂而  相似文献   

4.
面对几近白热化的新闻竞争以及受众日益挑剔的信息获知心理,近年来,以声音为传播手段的广播新闻工作者立足于媒体形态特点,改革创新,以现场直播在第一时间满足受众"先知为快"的获知欲;以音响构筑"画面",直接显现新闻,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在形式上给受众以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以画面的现场感取胜,有人形容"一个画面,胜过千言万语."因此,最大可能地展示新闻现场、"用镜头说话",是电视新闻有别于其他纸媒体的个性所在,也是电视新闻本身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幸福的家庭往往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眼前这张影调沉重的照片,讲述的正是一个充满不幸而近乎绝望的家庭.一家四口,妈妈和妹妹都是智障,爸爸偏瘫.定格的画面中,20岁的曾秋玲站在潮湿阴暗的屋里眼望窗外,满面愁容.一束明媚的阳光,透过窗口倾泻而下,照亮了女孩充满青春的脸庞;可面对家庭的重负与生活的艰辛,即使再温暖的光线,恐怕也驱不走她心头的阴霾.不用花哨的技巧,无须精心的布建,这或许就是摄影大师布勒松所定义的"决定性瞬间":故事的核心人物、典型的环境场景、朴素的光影对照、恰当的几何安排、饱满的情感张力,所有的摄影语言,在强有力地发挥了影像的"呈现"功能之外,也尽可能地彰显了影像的"表达"功能,尝试将读图者置身于拍摄现场,让你我对主人公的处境和命运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7.
游丁琳 《东南传播》2016,(7):134-136
在电视手段和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关于纪录片的定义已经几经修改。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如何定义纪录片,一部好的吸引人的纪录片,不仅仅要有精彩的故事、富有表现力的主人公、独具风格的解说词,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必须有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语言。画面是一部纪录片的灵魂,是纪录片真实性与艺术性最直接的体现。本文将通过作者在参与纪录片《中国梦·福建故事》创作中的实践经历,来分析如何更好地运用画面语言讲好电视故事。  相似文献   

8.
一位先生在评价《天注定》的时候,毫不客气地说,这是一部血腥暴力的电影!这令我大吃一惊:看到鲜血就骂暴力,岂不是看到拥抱就说色情,看到吃饭就说醉生梦死?我们面对文化艺术,不能用孩子一样的"直感"来评价,而应该发挥一点"批评的想象力",而不能只从画面和文字的直接意思来讲述意义。可是,当前的批评,却正热火朝天地陷入到这种  相似文献   

9.
赵会权 《今传媒》2012,(2):79-80
电视是视听艺术,"声画合一"就是语言与画面完美结合,二者相互映衬。电视语言包括解说词、现场同期声、音响、字幕等因素,电视语言内在的美学内涵可以进一步开拓电视画面的思想和艺术境界,推动电视画面的视觉内涵更深刻地阐发出来。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新闻图片资源日益丰富。面对来源多样化的新闻图片,编辑人员在选取、使用时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关系,即客观性与艺术性的关系、画面与文字的关系。新闻图片强调对人、事、物的客观、忠实记录,而优秀的新闻图片又合理运用了摄影艺术表现手法。画面与文字说明就像新闻图片的"两条腿",只有协调配合才能以最佳方式传递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1.
要抓住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构图非常重要。而其主体的确定与表现,又直接影响着新闻摄影构图的表现力。本文从新闻摄影构图中主体的重要性入手, 谈谈构图突出主体的几种常用方法。1、以视觉中心突出主体主体是新闻摄影构图的核心, 理所当然地要把整个画面中的最佳位置留给主体。人们看一幅照片的视觉路线接近"Z"字形,然后落在画面的中心部位。一幅画面如果分成"井"字形,其中间  相似文献   

12.
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灾难震惊全国,全国各级媒体的记者第一时间赶往灾区,现场报道抗震救灾进程,记录感人瞬间.在这场新闻战役中,电视因声情并茂的画面,成为人们了解震灾最直接、最集中的渠道.报纸也各显神通,或推出专题,或刊出系列报道,或推出图片专版.由此引出的问题是:面对此类突发性"大事件",报纸如何与电视、网络等媒体竞争、更好地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3.
"凝视"与"倾听"是宋代雅趣绘画中人物的两种知觉形式,代表了当朝文人与自然之间不同的相处方法。感官知觉在审美实践与观念旨趣上的分别,带来了雅趣图像中人物神情与姿态、主客体关系、画面结构等多方面的差异。同时,面对声像兼有的观照对象,以及受"六根互用"观念的影响,"凝视"与"倾听"融合的文人形象亦在宋代雅趣绘画中得以塑造。以"凝视"与"倾听"为例,对人物知觉形象的分析与比较,冀能拓展宋代雅趣绘画的研究视角与路径。  相似文献   

14.
温燕琴 《新闻世界》2014,(7):291-292
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画面不仅仅局限于镜头的运用与处理,分切和组接,场面、段落的组接及转换,而是通过对画面光影与色彩的微妙变化,更深刻地表达电影的主题思想,刻画人物的鲜明性格,营造虚幻的气氛,表达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以及塑造整个影片的风格。影片通过众多色彩象征手法和光影烘托手法构建了一幅浑然天成的色彩与光影交织的画卷,展现了一个"美国梦"由开始到幻灭的过程。本文对影片的色彩意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提起画外音,多数人都知道,是电影画面之外的旁白。许多影片为了更深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表现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而采用它。这使观众对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认识得最加明确、更加深刻。同样,我们写新闻,特别是写人物,也离不开类似画外音的表现手法,即作者的直  相似文献   

16.
吴凡 《今传媒》2020,28(5):147-148
爱德华·霍普(下文简称霍普)是美国重要画家,被评论家称为"垃圾桶画派"。霍普的画作给人以一种寂寥、孤独的感受,表现出当时一种冷漠,人与人之间互相漠视的社会现象。本文主要以画面构成的角度来分析霍普的画作,从构图、颜色、人物等方面,阐述霍普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些元素来表达这寂寥空洞的效果。霍普以美国的街道风景为主要创作对象,在构图上街景建筑的构图都是比较有序的,但霍普运用光影的表现、色调的运用、人物的关系等,来打破这种安定的有序感。从这样的视觉感受上进行切入,寻找怎样的构成方式更容易让人感觉冷漠、寂寥。相反,如果想让画面避免出现冷漠、寂寥,就要减少此类画面构成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网络视频是通过网络传播的影视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呼吁人们重新审视影视基础理论,而镜头画面主体是影视理论的基础性概念之一。本文在梳理前人论述的镜头画面主体的基础上,继承"内容中心"与"趣味中心"的界定,揭示镜头画面主体因为画面内物体的运动、摄像机及其镜头的运动、镜头画面之间的组接和影视作品中其它符号的影响等因素而具备流变性。  相似文献   

18.
电视的普及对传统的信息和文化传播方式带来巨大挑战和冲击,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电视传媒以其快捷的速度跨越时空及时传播信息,以绚丽的色彩画面和同步的声响构成强烈的动感,极大地满足了少年儿童的好奇心理和好动的天性。当代少年儿童对富于动感且有声有色的电视画面更为喜闻乐见,童年时期安安静静阅读童话故事的情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嘻嘻哈哈观看卡通动画片的现场所替代。比起书本里静态的王子和公主,他们对动画片中蹦蹦跳跳的动物主人公更为熟悉和喜爱。这种接受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变化,对当代…  相似文献   

19.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其丰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但作为电影配乐而存在的音乐就要听命于电影这个主题,为其服务。一部好的电影,不仅在画面上给观众直观的感受与冲击,更能运用音乐调动观众的感官,推动整个剧情,体现主人公的情感。徐静蕾自导自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一首纯音乐的《琵琶语》贯穿整部电影,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突出了电影主题、打动了无数观众。  相似文献   

20.
顾笑冬 《记者摇篮》2012,(10):49-50
电视播出的画面是受众者面对的,电视画面的质量是影视艺术创作人员共同关心的。受众者看的是画面美不美;导演看的是画面的整体艺术效果;演员看的是他在画面中的表现;美工师看的是画面中他的创作成果。能否达到上述标准,是摄像师对电视画面中物体造型元素有机整合并进行二度创作所决定的。电视画面中物体造型基本元素包括:线条、光线、色彩、影调等方面。下面分别谈谈这些元素在物体造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线条线条是画面造型的最基本因素,任何一个画面都离不开线条,线条是物体造型的骨架。线条有粗细、曲直、浓淡、虚实之分,我们在摄像时要善于分析线条、利用线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