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各类媒体为吸引受众,对相比"硬新闻"更容易被受众喜爱的"软新闻"日益重视.然而,坏的风气随之而来,由于软新闻不像硬新闻那样题材严肃,媒体渐渐模糊了广告和新闻的界限,出现了杂交式文章,不伦不类,受众在不知不觉中被媒体和新闻本身"忽悠"了.  相似文献   

2.
"现场还原"是新闻采写中经常用到的手法,为的是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帮助读者获知已发生的新闻事件的各层次信息.在新闻学传授中引入"现场还原"手法,则是指通过还原新闻现场,让学生参与到新闻制作过程中,或指导学生还原并解析已发生过的新闻采写过程,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业务技能,加深对新闻学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它可归类于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贾文凤 《青年记者》2007,(11):44-45
受众本位,就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以提高受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而现在娱乐新闻的受众本位,更多的是因为经济时代媒体生存离不开市场,而市场化的主要手段就是招揽受众,取悦受众,于是就有了"冯小刚家庭地址被公开"、"王小丫结婚"、"窦唯烧车"、"王菲产子"等等明星隐私、绯闻铺天盖地,低俗化炒作充耳塞目。究其原因,得到的答案很雷同:"受众爱看啊,受众喜欢什么我们制造什么,受众本位啊",而娱乐记者对被采访者时常用的一句话便是"我们是代表受众向你提出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网络新闻融合了互联网和传统新闻的优点,能够共同发挥两者的优势,让广大受众群体得以更快地获知时事热点。在新媒体时代中,受众通过网络能够快速获知各种来源的不同新闻消息,如此一来,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除此之外,网络新闻的迅猛发展,使受众的选择变得更加多样化。与此同时,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也越发受人重视,新闻工作者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写作技巧,才能创造新闻价值。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就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平 《传媒》2017,(10)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快新闻"呈现出一种碎片化和同质化的传播特点,给受众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增加受众负担,甚至使受众产生抵触情绪."快新闻"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优势逐渐淡化,发展矛盾愈发明显.与"快新闻"相对的是"慢新闻",制作用时较"快新闻"长,但是能够针对某事某物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体现更深层次的内容.与信息杂乱、快速传播的"快新闻"相比,"慢新闻"能够很好地打破当前报纸的同质化竞争局势,还原新闻本质,秉持新闻准则和道德,更好地维护媒体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注意到"慢新闻"的独特性,《楚天都市报》于6年前推出"慢新闻"新闻板块——万象版,利用"慢新闻"吸引读者.《楚天都市报》十分重视"慢新闻",将其安排在封底板块,并在其官方网站上建立"万象"模块,融合新旧媒体优势,共同打造了包罗万象、揭露背后故事的"慢新闻".笔者以《楚天都市报》为例,探索都市报"慢新闻"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6.
“新闻宣传工作”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这是由于我们的许多宣传动员是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而且我们现在大众传媒的前身,亦是以宣传为己任的党报党刊党台。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叙述,而且这个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为了满足受众获知新消息的需要,新闻业得以产生。因而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它的目的是向公众灌输观点。完成宣传任务,得到满足的是宣传者,宣传行为的  相似文献   

7.
VR新闻以360度全景画面与第一人称视角的沉浸体验突破传统报道模式,大大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内容与形式.2015年起,国内媒体开始对"VR+新闻"模式进行尝试,其中专题报道作为我国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逐渐与VR技术紧密结合.本文以央视网"VR浸新闻"栏目专题报道为例,从呈现方式、传播特点、内容特色、受众...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来,法学以一种强势学科的姿态介入了新闻传播的研究领域,并且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审视着诸如"新闻自由"、"新闻立法"、"新闻审判"以及"新闻与隐私权"等问题,但研究者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新闻传播的范式也在对法律,尤其是受众  相似文献   

9.
陈庆江 《新闻界》2008,(3):131-132
随着新闻传播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的全面转移,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员"逐渐变为了"主持人","播"新闻逐渐变为"说"新闻。然而,在主持人向受众靠近的过程中,这种"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几点误区。由此,我们有必要思考"说"的规范。  相似文献   

10.
为及时了解受众"五一"长假报道新闻信息需求,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市场调查研究中心于4月13日至17日进行了受众需求调查.  相似文献   

11.
陈茜 《当代传播》2007,(6):111-112
近几年,电视荧屏掀起了一股读报之风,为电视媒介增添了一些活力."电视读报"节目以"报纸"为主要信息来源,依托"电视"为传播媒介,以新闻"二传手"角色出现,给受众带来了一次"新闻消费的革命".作为一种新型电视节目形式,一方面,"电视读报"影响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电视读报"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电视读报"现存缺陷的基础上,探究其成功途径.  相似文献   

12.
赵耘曼 《传媒》2018,(12):65-66
"现场新闻"是融媒时代一个重要的创新产品.与传统现场相比,这种现场是真正的现场、全面的现场、受众的现场."现场新闻"打破了传统新闻产生模式,提升了受众的体验,提高了传播效果,对媒体、受众和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场新闻"的发展,需要在互联网规律下,提高这种产品的理论化水平、提高现有媒介技术的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用户参与互动的水平,朝着融合新闻生产平台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3.
"草根"新闻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草根"新闻 "草根"新闻的得名是因为生产者是普通受众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14.
一目了然     
社会转型期媒体影响力构建的四个关键词一、解渴:及时提供突发事件的信息全景,在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中扩大影响力。在社会转型期,受众不仅需要及时获知新闻事件的准确消息,而且希望  相似文献   

15.
会议报道是各级电台电视台新闻宣传中的重要一环,在新闻节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以胶南电视台为例,在电视新闻中,时政新闻约占新闻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会议新闻又占时政新闻的一半多.各类会议报道充斥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时段,排挤了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新闻,有价值的新闻上不了影出不了声,受众反感,记者埋怨,受众往往听不完、看不完节目便调了频道,严重影响了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6.
包四华 《声屏世界》2016,(10):23-24
传统媒体,尤其是地市级媒体在报道政治经济时,唯有确保其新闻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并辅以"内容为王"的原则,才能在流失的受众群中稳定巩固老受众,吸引新生长年轻人.  相似文献   

17.
把"群众需要"作为新闻业务改革的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社新闻业务改革和发展的推动力是什么?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新华社新闻业务改革和发展的推动力同样来自"社会需要"。就国内而言,主要推动力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尤其是对新闻文化的需求;就海外而言,主要推动力是受众对新华社播发新闻信息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把"群众需要""受众需要"作为新华社新闻业务改革和发展的推动力,符合新世纪新阶段中央的大政方针,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愿望,也比较符合新华社的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8.
"新闻秀"--平民的还是大众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姜红 《新闻记者》2004,(12):19-20
当《新闻联播》这样的传统电视新闻节目还在坚守"播新闻"的报道方式时,各地方台晚间时段的新闻节目大都以轻松的"说"和"聊"的方式为更多受众喜闻乐见,而东方卫视的《东方夜谭》则在"说新闻"之外更增加了演绎新闻的成分,姑且称之为"秀新闻"吧。从循规蹈矩的"报新闻"、"播新闻",到随意轻松的"说新闻"、"聊新闻",再到多少有些越轨的"秀新闻"、甚至"演新闻",如今  相似文献   

19.
2010年,虚假新闻以高速疯涨之势冲击着受众的眼球."金庸逝世"、"翁帆怀孕"、"女生世博排队遭强奸怀孕"等虚假新闻,均以绘声绘色的描写见诸各种媒体.其中不少假新闻来源于网络、手机报、微博等新兴媒介.  相似文献   

20.
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新闻近几年成为受众获知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互联网新闻在以其发布速度快、更新频率高、互动性强为特点的优势条件下也暴露出了许多弊端,例如网站新闻报道失真,对舆论产生误导,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更应该发挥引导正确舆论的作用,为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本文以"大妈碰瓷玩具车事件"为视角,通过阐述互联网新闻媒体和传统新闻媒体对该事件不同的报道视角,还原新闻真相,以此阐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