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剧场     
健忘同学甲:“你上学为什么跑得这么快?”同学乙:“因为我记忆力差。”同学甲:“这跟记忆力有什么关系?”同学乙:“我刚在家背了一篇课文,担心在路上耽误时间长,会把课文忘掉。”在一个盛产石油的石地方油,那里的孩子是这样吹牛的———一个说:“我家的后院就有一口油井。”第二个说:“那有什么了不起,我家的厨房里就有一口,做饭都是直接在油井上点火的。”第三个孩子沉不住气了,说:“那也算不了什么稀奇,我家的汽车后座还有一口油井呢!所以,我家的汽车永远不需要加油。”间太时髦用语“这次数学考得怎么样?”“上涨啦!”“语文呢?”“有些…  相似文献   

2.
马志飞 《百科知识》2023,(13):14-20
<正>每当我们出门旅行,不仅会陶醉于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也会痴迷于曲折离奇的历史故事。正因如此,许多景区纷纷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出诸多妙趣横生的景观。遍地开花的“试剑石”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试剑石”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观?其背后隐藏着哪些真相呢?  相似文献   

3.
赌石之谜     
翠绿欲滴、晶莹剔透的翡翠,令卖者着迷、买者动心。然而,在翡翠原产地一直流传至今并兴盛不绝的“赌石”,更为翡翠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吸引着一批批勇于冒险的人亲历赌石现场,领略其中滋味。揭开“赌石”的面纱翡翠属玉石,是多矿物集合体,主要成分为硬玉,其余还有多种辉石、角闪石、长石等矿物,是宝石学界中最有研究价值的玉石。“翡翠赌石”是原生或次生矿床的翡翠原石经过自然界的风化与破碎后,被洪水或河水搬运至山沟或小河,再进一步接受大自然的风化、磨蚀等作用而形成的砾石。而赌石的神秘面纱——皮壳,就是自然界在其表面留下的岁月痕…  相似文献   

4.
生物界是个热闹非凡的世界,人类和动物用声音、身体行为交流信息。而在一个偏僻的世界里,有一类我们难以感知的邻居——微生物。它们的世界似乎寂静无声,而事实上,它们也在聊天,也在互相传达信息,它们在“说”些什么?怎么“说”呢?  相似文献   

5.
成语“满腹经纶”,语见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回:“包公已长成十四岁,学得满腹经纶,诗文之佳自不必说。”经纶:原指整理蚕丝,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经纶。在这里引申为治国或办事的才能。成语大意是说这个人满脑子都是治国或办事的才能,形容人很有学识和才干。大家都知道,脑位于人体的头部,专司记忆和理解食物。一个人学问多,很有才干,应该说“满脑经纶”才对,古人为何用“满腹”呢?古人认为,人除了头部有个大脑外,人体还有一个位于腹部(或说位于肚子)的“腹脑”。从古至今许多人都对此持怀疑态度。是否存在“腹脑”呢?其实,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大龄青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事实上,不仅是人类,动物界也出现“打光棍”、“不生育”的“老大难”问题。近日,有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反映,现在各地动物园中,动物“一偶难求”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越是珍稀动物,越难找到合适的配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7.
“狗急跳墙”这一成语,是指狗在危急时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冒险。“狗急”为何能“跳墙”呢?原来,动物体细胞内贮存着一种叫三磷酸腺甙(简称ATP)的高能化合物,它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平时它除了用一部分维持体温和日常  相似文献   

8.
蓝晶石、红柱石、硅线石(简称三石),这些富有诗情画意名称的矿物原料,一直是生产铝硅系耐火材料的“主心骨”。随着工业发展和对新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多,“三石”更有广泛的“用武之地”。在研发“三石”领域,武汉科技大学高级.Y-程师、河南巩义市第五耐材总厂原总工程师林彬荫无疑是我国“三石”研发的先行者、开拓者,他以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丰富了“三石”的内涵与用途,为我国耐材的发展乃至工业的变革发挥出特殊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野心”?这个话题,按照现在的话讲,似乎有些另类,这是什么玩艺儿?是的,野心这家伙面目可憎,在我们传统或现在的印象中,可从来就没有什么好印象,你看,就是在成语中,灌输给人的也是“狼子野心”、“野心勃勃”,或者是这个家伙有“野心”等一些贬义词。不过,近日读到一则《人民日报》发表的有关巴拉昂致富秘诀的文章,使我突发奇想,我们抛弃了“野心”,而他却不以为然,依然张扬着自己的个性,这就令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野心究竟是什么货色呢?巴拉昂是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享,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迅速跻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列,19…  相似文献   

10.
对某一物品,有意识地寻找其缺点,然后经过分析,提出改进的设想,从而创造出新的物品,这种发明的方法,就叫做缺点改正发明法。“易拉瓶盖”的发明普通的啤酒瓶盖不知使用了多少年,似乎啤酒开始使用玻璃瓶装时就是这个样子,好像“天生”一样,也没有人想过对它进行改进。人们喝啤酒时都要使用启瓶器开瓶,若是没有启瓶器,那要想喝啤酒真有点困难,可又有谁想到这是瓶盖的“缺点”呢?湖南省船山实验中学的杨煜华同学,挑出了瓶盖的这一缺点。他是怎样发现的呢?从其自述中我们了解到,有一次他在用启瓶器给客人开启啤酒瓶时,由于用力过猛,将啤酒瓶颈撬…  相似文献   

11.
唐·李白《静夜思》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许多人以为诗中的“床”,就是睡眠的床。其实,诗中的“床”不作睡床解,而指围在井口的一圈栏杆。为什么说“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围在井口的一圈栏杆”才合理呢?通常室内的睡床前难得见到月光。更主要的是,从气象学上说,室内不可能结霜。应该是李白站在院子里,看到井旁的月光,才怀疑是“地上霜”。古时科学欠发达也欠普及,以为霜与雨、雪一样,都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实际上霜是由近地面的水汽凝结而成的:白天由于太阳照射,地表总是不断地在蒸发水份,近地总有水汽。冬天和冬末春初…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信息》2003,(17):46-47
你与史蒂芬·霍金、阿诺德·施瓦辛格或者萨达姆·侯赛因是朋友吗?似乎不太可能。或者任意想出一个人来,如果你想联络到他,应该怎么办?你可以这样做:找一个最有可能和他有联系的亲友,把问候转达给他,然后他也照样去找下一位亲友。那么,一共需要多少个这样的亲友“中转站”,就能找到对方呢?  相似文献   

13.
“杭派女装”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现象。杭派女装的行业优势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何时能发展成为宁波的雅戈尔、杉杉那样的著名品牌,像宁波、温州的服装业那样带动地方经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呢?对“杭派女装”的现状进行了叙述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上最多的矿物是什么?石英、长石、云母?答案全都错误,地球上最多的矿物,并不是我们能在地球表面看到的,它深藏在地球深处。这种一直无名的矿物处于670~2900千米的地下,即在地球内部的下地幔中。它是一种硅酸盐,属于钙钛矿家族,70%的下地幔都由它组成,但是它长期没有一个名字。那么,为什么科学家不给它起个名字呢?科学家也有自己的"难处"。要命名一种矿物,根据国际矿物学  相似文献   

15.
报载:日本一家商社别出心裁地推出一种“生日书”的新产品,全套共有365册,内容是当天生日者的运势、诞生花、朋友关系,当天出生的著名人物、当天的过去史迹等。以之赠人,收受者会因对方记得自己的生日而大为感动。产品投放市场,十分畅销。“生日书”何以有此效应呢?用这家商社总裁的话说:“给产品里加点儿‘味精’!”“给产品里加点儿‘味精’”,的确很有见地,也给我们以启迪:现代人随着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进步,越来越宠爱富有“头脑”的高新技术产品。故而,我们生产企业在开发产品中,一定要注重采用高新技术,进行智慧的设计,增…  相似文献   

16.
潮起潮落     
生命演进寓言不久后,两粒沙漂泊到一片阳光充足的浅海,那里依然没有鱼的影子。奥陶纪广泛的海侵使得海里的生物分外繁盛,并给了它们很长的安乐时光。“奇奇,我真羡慕浮游笔石,可以过自由自在的漂浮生活,而我却得固着在一个地方,动不了。”一天,两粒0潮沙的邻居———一固着生长的笔石(因化石像用笔在石头上画的图案而得名)伤感地说。“你们品种不一样嘛,所以你们形态也不一样,大小差距也很悬殊!”奇奇不知道怎么安慰它。“我是原始的那类。”固着笔石叹道。“怎么这么说呢?”欣欣问,“你们不都是群体动物,从一个圆锥体———胎管开始生长的…  相似文献   

17.
你离开人群熙攘的商店,把遥控钥匙朝着拥挤的停车场按下按钮,只听见“砰”的一声——你的车门打开了。车子怎么认得你是主人,而你不会打开别的车门呢?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常用“一亩三分地“作为利己主义的代名词.那么,“一亩三分地“这句成语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19.
在关于科技创新的讨论中,有人提出了“原始创新”和“源头创新”的概念(见《发明与创新》03年第10期严建新:《原始性创新综议》)。其实,两者都是要强调“原创性”,即创新的原始性,是要强调研究者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的首次性,即是研究者提出之前所未有的。因此,“原始创新”也就是“源头创新”。有人提出“源头创新”应同时具备“原始性”和“唯一性”两个基本性质。我认为“唯一性”是许多情况下做不到的苛求,强调它反而不利于科技创新的事业。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一个研究人员在选择研究课题时考虑的主要问题是:需要性—…  相似文献   

20.
青年时代的洛克菲勒在美国一家石油公司工作,他每天所做的事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好。石油罐从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焊接剂便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周,作业就算结束了。每天好几百次的注视,洛克菲勒从未因工作枯燥而懈怠,仍然极其认真地工作。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他想,如果减少一两滴焊接剂是不是能节省一点成本呢?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是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并不理想。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发明非常完美,公司对他的评价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