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六讲:斜画紧结平画宽结 斜画紧结与平画宽结,是沙孟海总结出的两种北碑结字的模式.斜画紧结的构字规则,主要体现在“斜”、“紧”二字上,字势左低右高、内收外放,呈现出舒展放逸的审美特征.与之相对应的横画宽结构字模式,则字势平和,追求宽和肃穆、雍容虚静之美. 先谈斜画紧结.其结字特点是: 一、横画左低右高,呈右上倾斜之势.如《张猛龙碑》之“每”、“盡(尽)”字,《石门铭》之“載(载)”字等.  相似文献   

2.
“拆字法”进行识字教学“拆字法”就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汉字拆开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我曾给学生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某教师给他的小孙子取名为“重驰”,原因是“重”字拆开来是“千里”二字,“驰”字拆开来为“马也”,二者合起来则为“千里马也”。这一名字寄...  相似文献   

3.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漫画家和翻译家。他不仅漫画画得好,而且对世界各国的语言研究也有颇深的造诣。更为可贵的是,他在学习外语的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其中,“22遍读书法”就是他在学习俄语时创造的一种方法。所谓“22遍读书法”,也叫“读字”学习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每读一遍就在题目的旁边画  相似文献   

4.
<正>均一画。|,古本切(gun),“上下通也”;,其月切(jue),“钧逆者谓之”(以上释均见《说文》)。但今二字作为部首字,已不涉及它们的义。如“丩”、“丰”、“子”、“事”,前二字所以归|部,后二字所以归部,皆因其支撑字体的主笔画分为|和之缘故。  相似文献   

5.
(二)捺画的变化 1.曲头捺.《礼器碑》中有的捺画带曲头.如:图9-2、9-3、9-4“之”、“柉”、“意”字的捺画,书写时也由上向下写一短竖或短撇,然后再起笔写捺画,捺画的顶端带一曲头. 2.圆笔捺.如:图9-5、9-6、9-7“以”、“蒙”、“大”字的捺画,捺脚下缘圆匀,这是顿笔之后用手指和手腕的力量,以顺时针方向转动笔管,且行且转(边行边绞)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李雪 《黑河教育》2014,(6):46-46
正近年来,我在写字教学中不断实践,运用"一读二画"练字法,以表格的形式试用于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读二画"练字法全称为"一读二画三调整"。一读,就是先读字(读帖),在读字中从四个方面入手:结构比例、主笔突出、同笔变化、中心定位,二画分为慢画与快画,同时在慢画的过程中进行三次调整。  相似文献   

7.
一、简笔画识字法低年级的孩子都喜欢画画,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在教象形字和形声字时,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又陶冶了情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乐于学,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如教“黄”字时,先画两棵小草,相当于草字头;然后画一条河,相当于草字头下面的长横;最后画四方的禾田,在河水的浇灌下,小苗破土而出,小苗相当于“由”字出头的“竖”。“八”字像是农民行走的田间小路。又如教“棵、桃、叶”时,先画一棵大树,再分别画桃子,树叶等。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8.
古代笑话     
万字难写一富翁世不识字,人劝其延师训子。师至,始训以执笔临朱。书一画则训曰:“一”字,二画则训曰:“二”字,三画则训曰:“三”字。其子便欣然投笔,告父曰:“儿已都晓字  相似文献   

9.
一、己、已、巳这一组字笔顺笔画完全相同。关键要掌握第二画与第三画的连接方式。己 :第二画“一”与第三画“”相连。如“自己”读作“j嫬”。已 :第三画要伸上去点 ,但未封口 ,如“已经”读作“y嫬”。巳 :第三画伸上去封口如“巳时” ,地支的第六位 ,读作“s尙”。口诀 :巳满已半不出己。二、戍、戌、戊、戎这一组字 ,只有很细微的差别 ,极易误读误用。戍 (sh敶) :指军队防守。如“戍边”。戌 (x懕) :古代的“戌时” ,指下午七点至九点 ,又指地支第十一位。戊 (w敶) :天干的第五位 ,用作表顺序的第五。戎 (r幃ng) :指军队、军…  相似文献   

10.
明代书画家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尤其喜欢在画中署名“天池山人”。祖籍浙江山阴,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的他,便是明代中叶的花鸟画坛领袖“白阳青藤”的“青藤”。与他齐名的“白阳”,便是号称“白阳山人”的陈淳。他二人,在宋元文人水墨花卉上有所开拓,相比明初沈周、文征明、唐寅、陆治的花鸟画,二人的画法更加洗练。“白阳青藤”,于人物画步步衰落而吴门画派复兴文人画的时候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1.
一、角色重新定位“,让主人动起来”学生的地位是随着教师角色的变化而变化的。当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时,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到落实,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我努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位置,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真正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如在二年级生字教学中,考虑到识字量比一年级多了一倍,我引进多种识字方法,其中学生最喜欢的是猜字谜法,于是我借助不同结构的字,将方法介绍给学生。如组合法“:另一只手”,组合起来就是“拐”字;拆字法“:挥手离去”,就是将“挥”字中提手旁去掉,就是“军”字等等…  相似文献   

12.
参加者二人,每人轮流写一完整笔画,以构成字写完最后一笔者获胜。如“者”字,共八画,第二个写的人完成最后一笔,但“者”字还能构成“都、煮、猪、睹、堵”等字,那么,下面加偏旁的人就要思考比较和计算,看看加哪个  相似文献   

13.
“是”字在文章中使用频率高,它最主要的用法是表示判断。例如:“他是小学教师”,“九月十日是教师节”。另外它还有以下几种用法: (一)表示“凡是”的意思。如“是少先队员的,都应佩戴好标志”。 (二)表示“虽然”的意思。如“写是写好了,就是不理解”。  相似文献   

14.
刘应宗  贾婵林 《黄冈师专学报》1998,18(B07):93-94,117
“三字一画一报”的内容师专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师专学生应掌握的“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以外,还应掌握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三字一画一报”的技能。所谓“三字一画一报”,就是宋体字、黑体字、仿宋字、宣传画和板报。“三字一画一报”技能是师专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1.形象比拟法。所谓形象比拟法,就是根据字形特点,将生字比拟成某种具体事物,使之形象化。如“竹”字的教学“:竹”字是一对双胞胎,哥哥和弟弟的模样差不多,只是弟弟调皮,翘起了一只脚。“伞”字的教学“:伞”字就像一把伞“,人”是伞面“,”是伞撑“,一”是伞卡“,|”是伞把。2.杜撰会意法。此法古已有之,如《左传》中的“止戈为武”,王安石的“波为水之皮”等,都是对汉字随心所欲的解释。这类解释虽不合字的本意,但作为一种识记汉字的手段,还是有一定作用的。用这种方法可以把“臭”字说成“自大一点,就是臭”。又如“裕”字,教师可让学…  相似文献   

16.
我启蒙时接触的第一个字是“一”。启蒙老师把“一”字写在我手掌心上时,我只用了一口茶的工夫就认识了,美得简直要飞到七彩云上。这时,老师向我得意忘形的心上泼了“一桶冷水”:“从前,有个学生,学了‘一、二、三’后就辞别老师了。他说,‘一’字是一横,‘二’字是两横, ‘三’字是三横。行了,我不用老师教了。谁知有人要这个学生写个‘万’字,他花了大半天时间,画了一万条横线哩……”  相似文献   

17.
《一夜的工作》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这个细节的描写 ,主要表现了周总理工作时一丝不苟的精神。但为什么周总理每看完一句话就要画一个“小圆圈”呢 ?这个“小圆圈”其实是阅毕文件的一种特殊记号 ,也就是“圈阅”。据史料记载 ,这种符号是由被称为 1 1世纪的改革家的宋代王安石首先开始使用的。他每次阅过文件都要在文件末写上一个“石”字 ,以示文件已阅过。由于文件太多 ,他又是急性子 ,且不太注意书写规范 ,因此这个“石”字的“口”便被他画成了圆圈。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  相似文献   

18.
开心ABC     
抽象画美术老师要学生画抽象画.某学生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就是画.”“你画的什么?”“牛吃草.”“草呢?”“被牛吃光了.”“牛呢?”“吃完草,走了.”独角羊开心ABC某小学老师力了让学生记住“羊”的写祛,便解释:“这个字上面有两点,就像羊的两个角,同学们千万不要把它们丢了.”第二天,就有一个学生偏把“羊”字写成了“手”字,老师问他:‘’单字上面的两个角呢?”该生振振有词通:“这是独角羊.”最大的东西开心ABC老师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大?”学生回答:“眼皮.”“为什么?”“只…  相似文献   

19.
他,语、数、外成绩都不怎么样,但科学成绩却是一级的棒。他对许多学科都不感兴趣,但一听到“科学”二字,便立马两眼发光、神采飞扬。他就是我们班的科学“狂人”--许安杰。他,语、数、外成绩都不怎么样,但科学成绩却是一级的棒。他对许多学科都不感兴趣,但一听到“科学”二字,便立马两眼发光、神采飞扬。他就是我们班的科学“狂人”--许安杰。  相似文献   

20.
部首查字法     
当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就需要找字典公公帮忙了。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的部首查字法,就是通过一个字的部首在字典里找到这个字。第一步是提取部首。我们可以通过分解汉字结构找到它的部首。汉字结构一般分———左右结构,如:海明红上下结构,如:宝芳忘包围结构,如:国边区哪一部分是部首,就到哪个部首里去查。如“柳”,部首是“木”,部首是4画。我们先在“部首目录”里找到“木”,可以看到后面对应的是数字“57”(图1)。这表示从“检字表”的57页开始,可以找到以“木”为部首的汉字(图2)。“柳”除部首外还有5画,我们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