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研究了粗糙集在双波段红外图像融合中的应用.利用粗糙集对长波段红外图像进行滤波,最后将中波段图像特征与滤波后的长波段图像进行融合,融合结果调和熵比原中波图像增加,平均目标背景对比度比长波图像增加,说明融合后的图像既有较亮的目标信息,又有丰富的细节背景.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适用于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NOSM)图像的融合技术.采用改进的小波变换方法,对NOSM透射和反射模式图像进行融合.获得了高质量、高信息量的单幅图像.克服了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图像成像信号微弱、图像比较模糊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对同一场景使用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多幅源图像往往存在许多差异,若要对其进行像素级图像融合,则首先必须对多幅源图像进行配准,配准精度要求达到像素级。本文在对多源图像配准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最大互信息的图像配准算法及其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多源图像配准,通过仿真实验证明采用基于最大互信息的图像配准方法对来自不同传感器的多源图像进行配准,可以达到像素级的配准精度,该精度标准符合像素级图像融合对源图像的配准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抽样小波变换的模糊逻辑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利用非抽样小波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变换,可分别得到原图像的高频子带系数和低频子带系数;低频子带系数的融合准则采用自适应模糊逻辑算法,高频子带系数的融合准则采用绝对值最大法,最后对融合后的各子带系数进行非抽样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效果好且运算处理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5.
为避免相邻图像非重叠区域特征点被检测和提取,加速图像配准,提出一种基于相位相关法与改进SURF算法的快速图像拼接方法。该方法采用相位相关算法确定待拼接图像的重叠区域,限定SURF特征点检测、提取范围,用改进的SURF算法进行特征点匹配|然后根据MSAC算法剔除误配后的特征点匹配对,求取单应性矩阵,实现图像之间的快速配准|最后采用多波段融合算法对配准后的图像进行处理以消除拼接缝。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方法可提高特征点匹配正确率,加速图像配准过程,完成拼接图像间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SIFT算法在图像拼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分块H-SIFT算法.利用SIFT算法的可扩展性,与Harris算法联合使用,并对图像进行分块配准,在提高配准精度的同时,提高配准效率.在加权平滑的基础上,利用图像特征点处的梯度、散度值寻找最佳拼接线,实现图像的无缝融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内容是围绕着融合地面LIDAR点云与红外视频信息的室内温度反演展示来展开的,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面高精度点云和热红外图像融合,通过AutoCAD进行交互式建模,并添加对红外视频帧图像分割所产生的纹理,生成带温度属性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方法,实现点云、热红外图像的高精度配准、三维建模等功能.为分析室内场所热源分布、热异常隐患点、以及室内场所舒适度提供一种的技术手段,从而为节能减排、室内办公提供地理信息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紫外区的"日盲特性",提出一种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DM642为核心的双通道实时图像融合处理系统。本系统先通过分光、图像增强和光谱转换实现紫外和可见光信号的采集。然后将紫外信号和可见光背景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融合处理以实现紫外信号的检测与定位。此系统在电力系统电晕检测及森林火灾等紫外信号检测的场合有远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单模态医学影像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相关科研需求。当前,针对小动物领域的多模态医学影像配准技术研究日趋深入。设计了一种用于实现多模态图像配准的小动物床,该小动物床能够兼容多种医学影像设备,并配有保温装置以及呼吸门控装置,床上固定有图像配准标记装置,通过图像配准软件技术实现多模态图像配准及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小动物床满足基本功能要求,可以实现多模态图像配准及融合。  相似文献   

10.
衡伟 《东南大学学报》2005,21(4):411-413
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实现物体表面三维图像数据配准的算法.该算法利用了三维数据采集时的三维点的阵列信息,这些三维点的阵列信息在采集原始三维数据时可以很容易获得,同时,还利用了三维数据矢量/顶点相似特征作为数据匹配的基础.采用迭代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来自适应优化变换矩阵参数.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三维图像配准的性能,加快匹配过程的运算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获得较好的配准后三维图像的主观效果.尽管该方法主要针对人头模型,但经过少许修改后即可适用于其他物体.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一种在非降采样轮廓波变换域上融合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算法。分析了融合机理,确定了融合策略,对实测可见光和远红外图像进行了融合,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优于现有流行算法,在生产实践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聚焦图像融合就是综合和处理多个源图像的信息,来获取对同一场景或物体的更为准确、更为全面、更为可靠的图像描述.对于可见光成像系统而言,特别是含有长焦距的光学镜头,对景深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将场景中的所有物体都成像清晰是很难的,这个问题采用多聚焦图像融合技术可以很好解决.通过提出一种基于差异演化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将源图像进行分块,然后用清晰度评价函数比较对应图像块的清晰度,选择清晰度高的作为清晰图像块,最终重构融合图像.该方法的积极意义在于,优化后的图像块比没被优化的使用效果更佳.实验结果表明,从定量和视觉两方面评价,都明显优于遗传算法和其他传统的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和红外技术的进步,红外成像制导技术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红外微弱目标的检测技术是红外成像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低信噪比条件下的微弱目标检测与跟踪问题也一直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由于红外图像本身起伏背景复杂而微弱且又只占一个或几个像元,往往淹没在背景中,造成信噪比太低而无法进行检测.为此围绕着低信噪比条件下的微弱目标检测与跟踪问题,通过对目标的观测模型分析,总结出外微弱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系统的通用原理框图.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 Image registr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usion of remote sensing, video panorama,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etc. (Li et al., 1995; 2004; Brown, 1992; Belongie et al., 2001; Rui et al., 2001). More different than video panorama, the registration of multi-sensor image needs to align the multi-sensor images of the same scene from different sources (Rignot et al., 1991). Multi-sensor image registrat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fusion of panchromatic images with infrared i…  相似文献   

15.
多视角图像的配准一直是国内外数字图像配准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采用基于仿射不变的理论以及SIFT算法来实现多视角图像的配准。该算法对任意角度拍摄的图像具备较稳定的特征匹配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图象几何变换、图象配准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得出了"对于两帧来自同一视点具有不同内在参数的重叠图象之间的关系可用二维平面投影变换模型来描述"的结论,并给出了具体证明.  相似文献   

17.
功能核磁共振和弥散张量这2种成像方式能够反应人类大脑不同方面的信息,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来对这2种医学图像进行融合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的识别准确率.首先,利用多尺度小波分解方法把每种类型的图像都转换到频域,以得到各频率的成分参数.其次,对于每个被试,将2种图像的分解参数根据频率各自相加,并且通过小波逆变换重建出融合图像.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融合的数据进行降维并得到图像特征.基于融合后图像的特征,采用留一检验方法最终得到了80.95%的抑郁症识别率.可以看出,该小波融合方法能够对当前抑郁症的诊断识别进行有效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
夜视成像技术是借助于光电成像器件实现夜间观察的一种新的光电技术。本文扼要阐述了夜视成像技术中的红外夜视技术、激光夜视技术和微光夜视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以此重点研究分析夜视成像技术的四种图像融合算法:灰度调制融合法、加权平均法、微分算子法和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