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抓好素质教育,就必须认真地、全面地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的灵魂是实事求是。落实"因材施教"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陈规,求实创新。  相似文献   

2.
因材施教是一种被广为接受的教育理念。剖析因材施教理念要素,梳理因材施教理念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实践发展脉络,解读当前特殊教育工作要点,有利于特殊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将因材施教理念转化成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校因材施教地设置专业和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因材施教,实施因材施教符合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求,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个体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学习风格的研究及其教育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因材施教已成为主旋律。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并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是进行因材施教的必要前提。对学习风格的内涵及其要素的分析,能为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提供有力的心理学依据,使因材施教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郑建新 《培训与研究》2007,24(3):113-114
因材施教是基本的教学原则。但是把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基础高低悬殊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班级,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进行因材施教。所以,按照自然班组织的大学英语教学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成为忽视因材施教原则最严重的一门课。只有坚持分类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级教学,才能更大限度地节约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教师要关注"因材施教",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全面地分析,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针对性地探究,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因材施教"尤如教学中的"灯塔"给教师指引方向。现就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的情况,谈一下体会。一、对"因材施教"涵义的理解1.因"材"施教——密切关注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不能片面理解为因"人"而异。"材"我们可以理解成教材,每套教材因为各种因素,都会拥有教材本身的一  相似文献   

7.
一、因材施教的含义所谓因材施教,是指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施加教育影响,使受教育者朝着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材施教的思想在我国由来以久。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先行者。宋代的理学家朱熹曾将其概括为...  相似文献   

8.
曾经有人问我: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因材施教。何谓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的教育。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精粹之一,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相似文献   

9.
因材施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因材施教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和进步。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因材施教,做到教学有法。  相似文献   

10.
在“四人邦”横行的时候,“因材施教”也遭到围剿。“四人邦”一伙攻击“因材施教”,把它一棍子打入“黑货”之列。至今有些同志仍把“因材施教”视为“禁区”,这对于改革教学和培养人才是不利的。下面谈一点个人意见,和同志们一同探讨。“因材施教”究竟是什么意思?我认为,“因材施教”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是科学地反映了教学上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18):156-157
因材施教理论要求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推广因材施教的理论,更多地让教学从面向全体同学转变为因材施教地面对全体同学,确保美术教学的魅力能够全面施展开来。但是由于环境、教育、学生本身的实践以及先天的遗传素质不同,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根据孩子的天赋、性格、兴趣爱好等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能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一部分学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本文分析了"因材施教"理论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开展背景,提出了"因材施教"彰显小学美术教学魅力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因材施教"是其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孔子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其弟子,对弟子的深度认识和了解是孔子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并为现代教育所应大力借鉴。教师应对学生的兴趣、需要、志向加深了解,才能对症下药地进行教学,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从而学生能更好地顺应自身特质而得到最佳发展。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23):161-162
因材施教理论要求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施教育,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推广因材施教的理论,更多地让教学从面向全体同学转变为因材施教地面对全体同学,确保美术教学的魅力能够全面施展开来,但是由于环境、教育、学生本身的实践以及先天的遗传素质不同,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根据孩子的天赋、性格、兴趣爱好等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能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一部分学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本文分析了"因材施教"理论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开展背景,提出了"因材施教"彰显小学美术教学魅力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因材施教”,既是教学原则,也是教育原则。所谓“因材施教”是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具体的接受教材的人而实施相应的,所能接受的,且能收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法。所以具体说因材施教也是教法原则。纵观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历史,凡在教育上卓有成效者,都实施和提倡“因材施教”,我国更明确地把因材施教作为教法原则,并写进了教育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15.
一、“因材施教”法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方法,始创于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这一术语,是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在总结孔子教育经验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其关键是要对学生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材施教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有利于加速各种人才的成长。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如教师能力、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评价指标等不适应因材施教的困惑。我们要厘清认识,认真反思,以充分发挥因材施教原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学术界有过一次大争论,焦点是我国教育方针除了提出全面发展以外,还要不要提出因材施教。争论并无结果,但主张不在教育方针中提出因材施教的学者也并不反对因材施教,因为全面发展并非要求人人都同样地发展。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8.
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现代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继承和  相似文献   

19.
在职业教育中,因材施教的原则,是其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也是我们每个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现代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教学原则又赋予了新的理念,市场的需求为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因材施教的原则赋予的更多的新涵义,而“因地施教”则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升华、拓展和创新。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特点,本人就“因地施教”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0.
因材施教是贯彻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必须很好地领悟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并将这一方法很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细节,遵循原则,改进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基于此,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从提高教师因材施教能力的必要性和具体的实施步骤出发进行论述,以期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能够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