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3月21日上午9时许.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口中路128号的广东省档案馆一层,宽阔的阅览大厅里窗明几净.十分安静。因为时间尚早,查阅利用档案的人并不是很多。但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已经早早地到位。暨南大学华侨史研究者闫亚平正在阅览一卷厚厚的档案,记者不忍心打断了他的阅读.向他询问到省档案馆利用档案的感受。他说:“这里的馆藏相当部分能满足我的研究需要。服务态度也是挺好的,在不能满足查阅要求的时候也能够解释得很清楚,并为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李师傅兴奋地走出了莲湖区政务服务中心大楼,原来让他烦琐不堪的事,现在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办完了:"原来我查阅婚姻档案资料时,比较麻烦.首先要到政务服务中心去咨询,咨询后让我先到档案馆去,办理相关的手续,从档案馆办完以后再返回到政务中心婚姻登记窗口才能拿到相关证明,有时半天甚至一天也办不完.这次再到政务中心开证明,没出大楼就把事给办了"  相似文献   

3.
一位老朋友打来电话,约我去采访,他那个单位属“七所八站”之列,是编辑部明确要求少跑的。我问他有什么新闻?他哈哈一笑:“有什么新闻?你记者一来,就有新闻;记者到哪儿,哪儿有新闻。”这话我一直放在心里。现在不少新闻单位不是记者跟新闻跑,而是新闻跟记者跑。这种现象绝非是个别的,很值得我们深思。 本来,新闻报道是源于新闻事实的,记者得跟着新闻跑,而“新闻跟着记者跑”,就使本末倒置了。工作再出色的单位,事迹再突出的个人,记者不去写、不去拍,就成不了报纸上、电视里的新闻;反过来说,有些单位工作虽说平平常常,…  相似文献   

4.
真实的遭遇     
中学时期的一位老师从家乡来,我们几个同学去看他。谈话间他对我们说:“你们都是记者,你们是我的学生,今天没有外人,我讲个真实的故事:前些日子咱家乡邻县去了一位记者,采访全县办计划生育协会的事。记者要到村里采访,县里有关部门通知了某某乡,乡里选了一个村子。其实,村里没有什么这协会那协会  相似文献   

5.
前些时候遇到一位通讯员,他对我说,最近他陪一位老记者去采访,那位老记者好象有写不完的东西,随时都能抓到引人注目的新闻。而他却感到一切平淡无奇,没什么可写的。这是为什么?我对他说,根本原因在于你的新闻敏感不强。  相似文献   

6.
险地出新闻     
险地出大新闻,也出名记者。因此,当记者的要敢于闯险。有一次,我在大兴安岭见到一位驻那里的记者,我问他:“大兴安岭大火时你在哪里?”他说,当时他在北京学习了一段以后,已在那里想办法调到北京的某新闻单位去。我惊呼:“你误了终身大事了”我告诉他,记者的成就是随事而走的,大兴安岭大火这样的事,当记者一辈子也不一定碰上一回,太可惜了。  相似文献   

7.
姜之茂在2004年第10期《中国档案》上撰文《档案馆,你让我“休闲”不起》。文中指出,档案利用过程中收费甚至是多环节多名目收费,在我国档案馆并非个别现象。作者对档案馆利用收费持反对态度。他认为,从社会角度看,档案馆档案取之于社会,且管理费用包括员工薪金完全由政府财政提供,再去收费与档案馆的  相似文献   

8.
《兰台世界》2014,(Z2):13-15
<正>一、我曾被同志称为有"坐功"的人70年代中期,林彪事件之后,逐步开始启用五七干部。我首先把公社混乱的档案文件整理得有条有理,得到公社和县里好评。县里欲调我去未成,因铁岭地区已下了调令。从此我被调到地区,全家都搬到铁岭居住。当初有两个部门要我,一个是去铁领地区轻工局供销公司任经理,一个是铁岭地区档案馆。征求我个人意见,因我热爱档案,而选择了去地区档案馆工作。铁岭地区档案馆当时保管全宗档案不多,该重新  相似文献   

9.
北京 1月 2 0日电 (记者常爱玲李萱娜 ) 2 0 0 4年初 ,近万份记载新中国建国伊始外交活动的珍贵档案向社会开放。—“这些档案是外交部于 194 9年至 1955年间形成的 ,主要反映建国初期新中国对外关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 ,其中许多以前是绝密的 ,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 ,”外交部档案馆馆长廉正保对记者说。消息一公布 ,外交部开放档案借阅处就电话不断。“第一位来查询、调阅档案的是社科院的一位研究人员 ,他对中苏关系很有研究 ,”外交部档案馆鉴定开放处处长张素林说。媒体记者更是显示了浓厚的兴趣。张素林说 ,除北京当地媒体外 ,借阅处已经…  相似文献   

10.
一次,我去采访一个厂长。不知为什么,初次见面厂长就对我很冷淡。凭着记者特有的涵养,一来二去,我终于和这位厂长搞熟了。于是我直率地提出了个问题:似乎您不喜欢记者,为什么?厂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讲了件事:有位记者曾经采访过他,稿子见报不久,记者便提出要在厂里买台电冰箱。厂长以出厂价格,给他弄了一台。当时没有付钱。过了一些时候,记者说:我手头紧,钱凑不  相似文献   

11.
艾丰是名记者吗? 有一次他去讲课,主持人介绍:“这是著名记者艾丰同志。”他马上更正说:“我不是著名记者,只是个有名字的记者。”他觉得,如果真的那么著名,何须别人介绍?  相似文献   

12.
找准感觉     
6月中国档案杂志社"走转改"到了山东,汽车驰骋在广袤的齐鲁大地上,记者跟随省档案局局长唐传喜走访了9个市县的档案馆。本期"卷首语"的话题也来源于他深入基层调研时对基层干部提出的疑问——"如果找不到感觉,工作还怎么干?"  相似文献   

13.
每年的中秋节前,我总要去看望一次恩师于冠西.去年9月中旬,我到浙医一院看望他,他在床前和我谈起了家常,其中一段语重心长的话,竟成了我跟他相识51年来,他对我的最后教诲.他说:"当一个记者不难,做个好记者却不容易,要坚持一辈子做一个好(人)记者就更加难了.徐永辉,你事业心很强,从一个普通的青年工人,经过党组织多年的教育,成为群众所熟悉的记者,凭这一点,就很不容易了."当我在床前聆听他这段教诲时,心中十分明白,恩师不仅是在鼓励我,而是要我更加珍惜党对我的培养和教育,要我坚持做一辈子好人,当好记者,心中要装有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4.
仁义 《传媒》2003,(10):46
《北京娱乐信报》的“戏剧电影周刊”,今年8月9日第7期,用重大分量和众多版面,反复炒作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男女主角李亚鹏和周迅的“靖蓉恋”,称得上报纸炒作明星婚恋之典型一例。 该报一版头条通栏大标题为:《针对“靖蓉恋”传闻李亚鹏亲口向本报记者证实——李亚鹏:我和周迅从未分手》。封面照片是由该报记者拍摄的李亚鹏和周迅的合影,占据了头版的大半个版面。同时,该照片右下角还标出一段话:“昨晚9点,记者拨通了李亚鹏的电话,他刚下飞机正在去宾馆的大巴上。当记者问到他和周迅近期的状况时,他很轻快地说‘我们还合着呢!’”  相似文献   

15.
李琼 《档案管理》2009,(1):70-71
没期末考试,任老师就天天重复一件事:暑假必须至少进一次档案馆,开学时要把自己走进档案馆的感想变成文字交给他老人家过目。当然,作为一名档案专业的学生,不进档案馆怎么行?就这样,在任务与好奇的双重指导下,我又开始了我人生的一个第一次,第一次进档案馆。  相似文献   

16.
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王小峰。一日他的MSN签名上写着“谁想来三联实习?”“我去!”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应和,他倒也爽快:“来吧,我指导你。”顿时有被幸福击倒之感,忍不住憧憬,或许我因此而离成为记者的梦想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尼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言说: 有些年青的记者问我:你写的人物为什么那么感人?我想,首先因为我爱他。记者爱他,读者才会爱他.……一个记者,不仅要到现场采访,如果有条件,最好能亲身投身进去,亲自去观察、体验生活.这样写出的稿件,要比间接谈的真切感人得多.  相似文献   

18.
一位记者同志告诉我,有一次他访问一位基层干部,请他谈一件事情。开头,这位基层干部谈得兴致勃勃,可是后来呢,他越谈越没有兴味了,最后竟然是应付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原来他是嫌记者光听不记。在他看来,记者不记,就是不听,自己说了也没用。还有一位同志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党委召开的布置中心工作的会议上,有位记者去参加了,可是在会上他光听不记,这使参加会议的人感到诧异,使主持会议的同志也感到有点不满意。可见,在社会上,记者的“记”,被人们看作是  相似文献   

19.
这两年记者越发忙了。不过,有些记者忙得是否对头,可就难说了。前不久有位老记者告诉我,他认识一个年轻记者,一天采访四五个单位,忙得晕头转向。我当即产生疑问:如此“高速度”,能做到深入采访吗?老记者诡秘地一笑:“是去开会,而且一般只开半截儿。”  相似文献   

20.
一个新闻系快毕业的学生最近纠结于就业选择,两个选择摆在面前,一个是某集团的新媒体岗位,一个是某报社的采编记者岗位.他之前在那个集团实习过,有一定的情感依赖,但大家都建议他去采编记者岗位,他问我应该怎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