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播学不仅关注人内的传播过程,也关注人际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传播过程。然而,传统的认知神经传播学范式往往只能描述和分析人内传播的过程,对传播过程中更常见的两个及以上主体之间的互动传播则缺乏足够有效的信息捕捉和效果分析的手段。本文基于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超扫描这一新兴范式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探讨其发展脉络、技术方式以及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认为这一研究范式将为研究人际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内在机制以及促进认知神经传播学发展开拓新的认识维度。  相似文献   

2.
传播效果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相互关系(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播效果在传播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要求传播效果研究者在深化传播效果理论研究的同时 ,还必须深化对传播效果研究方法的研究。本文在对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独到的理性探讨的基础上 ,对传播效果研究的两种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及其相互关系作了细致入微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问题:跨学科对话、合作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岩 《新闻大学》2008,(2):57-59
好像是施拉姆说的,传播研究不是一个严格的学科,更像是多种学科的交叉路口。从研究对象去看,传播学号称研究传播行为,而人类行为中不包含传播意义的大概不多。从学科历史去看,罗杰斯列出的那些传播学奠基者中,拉斯维尔是政治学家;拉扎斯费尔德是应用数学家和社  相似文献   

4.
没有研究方法的学科,很难成为成熟的学科。诞生于上一世纪末的新闻学和本世纪四十年代的传播学都是年轻的学科。在学科逐渐形成并走向走熟的过程中,对于研究方法的研究或是对于理论框架的探讨都是有着相当意义的。本文试图就研究方法谈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传播学的交叉性、边缘性、多科性,注定了传播学能够给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军事等研究领域带来全新的视角与启迪。在传播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传播理论研究的一大任务就是为国家安全战略服务。对于广大中国人来说,我们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古代谋略中知道心理战,从苏联解体和伊拉克战争中印证心理战的效果。从心理战的角度去考察传播学,归纳对心理战有巨大启示作用的传播理论,对于传播学在今后的发展中自觉为国家利益服务、对于拓展传播学的研究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传播的中介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末,传播学的奠基…  相似文献   

6.
余飞 《传媒》2017,(19)
音乐传播是人类音乐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重要社会活动之一.通过音乐传播,人与人之间形成交往和联系,进而形成统一的社会群体和文化.因此,音乐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音乐媒介和音乐产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针对音乐传播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作为一个新兴学科,音乐传播是音乐学和传播学相结合的产物.音乐学和传播学的联系在于两者都关注"传播",但是两者也有明显区别,即研究对象、研究领域都有所不同,而这又造成了不同的文化属性.音乐传播学是在音乐学发展的过程中诞生的新学科.在当前国内针对音乐传播学研究中,中国传媒大学曾遂今教授所著的《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一书,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具有学科创建性,是国内唯一一部系统论述音乐传播学的著作.作者从音乐传播的基本问题、学科建设、社会规制、音乐文化产业和音乐媒介几个重要方面,对音乐传播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当前音乐传播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梅琼林 《青年记者》2004,(11):63-65
传播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边缘学科,传播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学术圈地运动,由于传播领域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从上个世纪传播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诞生以来,它就涉及到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语言学、新闻学以及数学等各种不同的学科,学们从各自的学科出发来研究信息传播的过程、规律和效果,学科本身构成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使得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被同时引入到传播学的研究中,并在后来的学科发展中演变成两种不同的研究学派,即以欧陆学为主的批判学派的研究和以美国学为主的经验主义研究。  相似文献   

8.
因为参与了中国传播学科建构和发展的一段过程,想从亲历者的角度谈谈对中国传播学发展的一些思考。思考的角度主要有三点:传播学的形态、业态与生态。一个学科的构成需要有史、论、方法、应用几个方面;也需要有研究机构、教学平台、实验基地和资料积累。这是我们通常说的学科形态。中国的传播学建构从建国后国内学界与国外传播  相似文献   

9.
*本文稿为2007年9月作者给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做的入学报告大纲一、传播实践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很重要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因而首要先要努力体验各种职业传播活动,从具体的传媒活动要求出发,感觉需要学习什么。没有实践,很难想象新闻传播学是什么。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相似文献   

10.
在传播学分析框架的认知中,网络舆情不仅是静态孤立的事实信息,而且是信息的生成、传播、消散的动态过程;我们不仅关注舆情内容本身,还关注舆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传播路径问题。套用美国传播学者罗杰斯的一句名言,传播学分析框架让"任何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1一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射箭要看靶  相似文献   

11.
芮必峰 《新闻记者》2006,(11):68-70
20多年前接触传播学至今,心里始终有个疑问:传播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问?一方面,老师和教科书告诉我们,传播学是一门经验的、定量的、侧重于效果研究的学问;另一方面,常识告诉我,这样的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和传播行为只能是表层的、浮浅的甚至片面的。因为人不仅依赖经验,更超越经验;社会关系不仅是简单的“量化”关系,更是复杂的“质化”关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传播,许多情况下是没有目的(起码没有明确目的)、不计效果(起码不计那种直接的、显在的、即刻的效果)的文化行为。于是,我对传播学开始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敬”…  相似文献   

12.
传播是组织的轴心,没有传播就没有组织,组织传播学(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正是研究传播在组织结构、运作与管理中如何发挥作用的一门学科.本文尝试对组织传播学的发展脉络加以探讨,对该领域做一回顾与分析以丰富传播学的多元内涵,为业界提供更翔实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科--我的传媒经济理论形成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回顾了作者28来研究传媒经济的经验,梳理了作者传媒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即1979年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广播电视,到1992年后由单一的经济学研究转向应用传播学研究,以及2003年构筑应用传播学完整体系,指出传媒经济的学科性质是应用传播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只有从应用传播的角度,才能科学地回答和解决媒介活动中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门学科几乎都是在大量的定量及定性研究的基础之上慢慢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又会不断地旁征博引吸取各个学科的理论来完善自身的研究成果,直至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传播学也不例外。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传播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就融入了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甚至生物学的理论。本文着重阐释心理学在传播学的诞生、发展及完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方 《东南传播》2011,(7):56-57
传播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研究方法的运用和创新,本文以2008年到2010年《国际新闻界》有关传播学的论文为样本,分析传播学研究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的使用情况,展望传播学研究方法运用的趋势,得出结论:批判或诠释的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运用广泛;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结合使用的趋势;数据库的使用较为单一;研究者的合作较少,合作...  相似文献   

16.
网络图像传播是研究图像信息的传播规律和方法的学科。网络传播学把所有对人类社会有价值的信息都作为它研究的对象。只要人们采取了带有传播性质的特定行动,比如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图像信息交流活动,必会容纳图像所有的重要形式。所以网络传播学是一扇研究各事物的方便之门。如果把图像教育与媒介传播结合起来,从传播的角度来研究图像,必然涉及传播者、信息内容以及接受者三方面的相关因素,即图像传播的渠道、图像内容分析以及读者的反馈等方面。在这一个过程中,定会融人人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成果,并要运用社会学、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族志传播学是从人类学等学科中演化出来的传播学的一个新分支 ,它被导入传播研究中后 ,对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都做出了极大贡献。本文在详述该学科发展史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该学派关于文化与传播的相关理论 ,揭示了该学派把文化视为共享的意义体系为传播研究所提供的新视野 ,同时也展示了民族志的调查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巨大潜力。此外 ,本文还对民族志传播学与文化研究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8.
传播心理学作为基础性研究,在国内是一个相对很“冷”的研究领域,不象应用性研究那样受到更多的关注,成果的产生也需要有较长的周期,因而埋头于这一领域的人很少。但基础性研究对于我国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来说却十分重要。因为一方面传播学源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基本的理论假设和验证很多都是基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现实提出的;另一方面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社会变量与  相似文献   

19.
韩昱  李晓洵 《青年记者》2012,(11):24-25
研究背景 所谓危机传播,从传播学的角度指的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式,重点研究危机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效果、媒介、受众等变量,将传播学学科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方法运用到危机管理中.从2003年开始,危机传播研究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我国的危机传播研究体系的构建,有两个重大的转折点:一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开始了第一时间、全方位报道危机的时代;二是汶川大地震,它使我们认识到媒体在危机事件中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危机传播研究也随之更加全面深入.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9,(8)
中国学术界对于谁是"第一位传播学博士"的想象往往限于施拉姆建立传播学科之后,但忽略了早于大众传播学授予博士学位的口语传播学这一支流。通过考证,"第一位传播学博士"应是1922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诞生。口语传播学被中国学术界所忽略,有其自身的"去口语化"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由于在特定历史时空之下,中国学术共同体所做出的一种有意抉择,中国需要引入大众传播来完成对于新闻学的合法性改造。对"第一位传播学博士"的追溯,有助于我们恢复对于传播作为人类最基础性的一种活动的理解,以及这种基础性的活动所应获得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