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秦代规范行政文书措施主要包括对行政文书做合理的分类;统一文书书写格式;明确文书内容书写的细节;保障文书正常传递。为了达到这一效果,秦代国家不仅对文书的书写进行日常督责,而且也从技术角度对规范行政文书提供帮助,同时,书写者也努力提高文书书写水平。秦代文书标准化工作是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也为后来时代的文书制度提供了样板。  相似文献   

2.
刘向明 《兰台世界》2006,(14):24-25
秦代重视县级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制定了详细和严厉的文书档案库房和文书档案用品库房的管理法规,为秦代官僚行政体制的运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梳理了学界关于徽州文书的各种定义,分析总结了目前徽州文书的收藏和整理情况,结合中山大学图书馆徽州文书的工作实践,探讨了如何整理徽州文书的原则和方法,以充分发挥徽州文书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制书是皇帝的专用文书.始创于秦代,终结于清朝,时间跨度达两千年之久,代表着封建皇权,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文章以朝代为线索,按照制书发展的时间顺序考证制书的变迁情况,分析制书在各个朝代的功能、体式、工作制度、处理程序等变化发展,探究制书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制书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书是皇帝的专用文书.始创于秦代,终结于清朝,时间跨度达两千年之久,代表着封建皇权,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文章以朝代为线索,按照制书发展的时间顺序考证制书的变迁情况,分析制书在各个朝代的功能、体式、工作制度、处理程序等变化发展,探究制书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清水江文书入馆收藏已达10万件。如何整理出版清水江文书,成为当前相关档案馆的重要工作。建立合理的文书分类标准,是做好整理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依据居延汉代简牍以及其他古文献记载,针对两汉时期文书档案种类和文书处理进行剖析,指出文书档案呈现出文种繁多和文书处理程序初具规范,对后世文书档案工作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书立卷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立卷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书档案的质量。因此,抓好文书档案的立卷是保证案卷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张锐 《兰台内外》2020,(1):27-28
本文首先分析了办公室文书档案的收集与归档管理工作开展的意义,同时分析了这项工作面临的挑战,包括文书档案的信息资源形式与内容的多样化。档案信息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和使用频率,针对当前形势提出了办公室文书档案的收集与归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方式有待创新,执行力度有待增强等。最后,提出要强化文书档案工作管理人员的意识和能力,创新办公室文书档案收集、归档工作模式,创新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0.
民间文书档案是反映乡村社会经济生活的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和文物价值.由于纸张材质和存放条件,民间文书档案的破损情况较为普遍.不具备古籍修复知识和技术的民间收藏者,对文书档案的处理往往走入误区.这不仅对文书档案造成了二次损害,还增加了其后续修复工作的难度.论文以太行山文书档案为例,总结了几种民间文书档案保护中的常见误区,并以太行山文书中的《郭氏历代文约档案》为例,探讨针对上述误区的修复方法,重点探索运用"湿揭法"修复使用工业胶水粘贴的文书档案和将文书档案粘贴在A4打印纸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徽州文书档案被公认为是上个世纪中国文献史上第五大发现,徽州文书的文献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以及其连续性、真实性、典型性等特点决定了其重大学术价值;徽州文书的文献收集、保护、开发、利用方面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徽州文书信息数据库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出路,而建立这样的信息数据库应从五个方面的工作人手。  相似文献   

12.
徽州文书分类整理要点和疑难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文书分类整理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科研工作,需要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分类著录体系和正确合理的工作方法,要求整理人员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多种专门业务知识。在分类整理中最常遇见的疑难问题是土地文书中名实不符、内容不清、地点不明和复合契四种,必须准确地解析文书所涉及的各种关系,根据文书真实内容确定类目。  相似文献   

13.
清代学者对正史艺文(经籍)志的增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正史中艺文(经籍)志的现状及清代的补志情况,并对其特点及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再论归档不宜只归发文——与李兴利同志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归档只归发文条件不成立、归档只归发文不能自圆其说以及结论不同的原因等方面看,<回应>一文只归档发文的构想仅仅考虑了避免馆藏档案重复的问题,而并未考虑到机关单位档案的实际利用问题.因此,其构想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侨刊乡讯是我国侨乡特有的民办刊物,记载了大量颇具价值的侨乡信息,为侨乡历史与文化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作为我国重点侨乡之一的广东省,其侨刊乡讯具有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发行范围广等特点。多年来,暨南大学图书馆秉承多元合作、资源共享的基本理念,采取与主管部门、出版单位及收藏单位等多元合作方式,在全面系统地收集广东侨刊乡讯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介绍清代学者对正史艺文志(经籍志)书类书目的增补情况,并对其特点及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增补书类书目的变迁,厘清各个时代的书目区别、消长情况以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以为读者有效地利用尚书学典籍提供一份比较全面、可信的书目。  相似文献   

17.
郭浪 《兰台世界》2020,(2):143-147
官员退休通称致仕等,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重要议题。经过各个时期的不断调整,宋朝致仕制度也逐渐臻于完善。有宋一代,虽则出现了以王彦超为代表的一批知止而退的致仕官员,但年及而愿退者依然较少,官员恋栈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导致官员恋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主观层面而言,部分及年应退官员,或基于生计考虑,或缘于贪恋权财,而故作不知退。就客观层面而言,宋朝致仕标准"朝令夕改",具有极强的随意性特点,既褒奖提前退休,又额外奖励按时致仕,亦或惩处或者认可到时不退者,使得官员面对如此繁杂的情况,属实不知该退还是不该退,有些无所适从。最终他们在善变的致仕制度中徘徊前进,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8.
论文基于高校图书馆服务系统OPAC的使用现状的调查,针对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提出了互动性良好的综合解决方案,设计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图书馆图书共享服务系统。实践证明,系统能够使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大大提高了图书馆服务水平,实现了高校图书馆与用户的良性互动,构建了以书为媒介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张晓传 《兰台世界》2020,(3):123-124,89
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逐渐建立中央政权,在继承明制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较完善的地方官学体制,无论学校建立、生员招生,还是教官选拔、教学管理和考核等,都不断发展,并趋向成熟,为清前期盛世出现奠定基础,但也存在不少隐患,为当今教育发展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作邑自箴》是宋代李元弼撰著的官箴书。该书对宋代地方政府的文书处理制度多有记载,包括文书种类、文书拟写、文书办理和文书归档等。这些记载不仅可以与《庆元条法事类》中的文书档案工作制度进行参照,弥补史料不足,而且有助于考察宋代地方政府日常文书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