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标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动;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2.
叶澜教授曾提出"新基础教育实验"四大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3.
叶澜教授曾提出"新基础教育实验"四大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4.
"民主管理"强调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习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勃勃生机.而要真正实现这四个"还给",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徐诚  单信 《小学生》2013,(9):107-107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叶澜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叶澜教授提倡的新基础四大理念中的核心和精华,更是素质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方向和趋势。想要做到这点,我们可以从教学  相似文献   

6.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蓬勃生机。基于这一理论,钟楼实验中学物理教研组着手以《物理实验结构重组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叶澜 《江西教育》2004,(18):1-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胡娜娜 《小学生》2013,(9):97-97
时光荏苒,转瞬间,我已执教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作为一名小  相似文献   

9.
侯治富 《成才之路》2010,(11):13-13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基础教育”,我想是对高效课堂很精确的表述。课堂能否回归学生主体。应该成为评价教学成败的关键。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进行了大胆探索,努力打造政治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尤文君 《辅导员》2010,(2):61-61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满蓬勃生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该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呢?现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有一种天性那就是爱玩好动,他们总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来进行体育活动。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因此,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互动”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需要教师能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和点化,做生成信息的裁剪者和催发者;从而在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需要教师能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和点化,做生成信息的裁剪者和催发者,从而在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需要教师能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和点化,做生成信息的裁剪者和催发者;从而在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主渠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这是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作为一位音乐教师,如何使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让音乐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需要教师能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和点化,做生成信息的裁剪者和催发者,从而在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的早期,叶澜教授曾确立了她领导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的理想: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生物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4.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根据办学实际和需求,把新基础教育理论提炼为"四还",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成为了师生演绎生命的重要场所。一、新基础教育的三个要求我校创建于1984年,1997年金山撤县建区成为金山区重点高中,2007年学校成功创建上海市实  相似文献   

19.
程钰 《文教资料》2006,(30):148-149
叶澜教授曾说过:“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就会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班级就会充满生长气息。”在教学中,应积极转变观念,构建灵动的课堂氛围,立足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我们教师对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要从研究教师怎么教,到研究学生怎么学,把滔滔不绝的讲解变为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存信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教师要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