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研发及系统功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采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信息化环境下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期刊资源共享的有效方式。我国期刊采编业务的发展,经历了人工采编、计算机辅助、网络互动采编和网络采编平台等发展阶段,网络采编系统的研发经历了从客户端/服务器端结构向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发展的过程。图书情报类期刊采编系统采用C/S结构的以《图书情报工作》为代表,采用B/S结构的以《图书馆杂志》为代表。《图书与情报》网络采编系统撷采众家之长,采用了B/S结构和SQL Server+Access数据库平台,使系统功能得以优化,具有维护成本低廉,系统安全性高,在线异地办公,网站与采编系统集成和图文动态显示等优势。其最大特点是,编辑部参与开发并拥有系统版权,可以自主进行功能扩展和后期增值开发。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媒体发展和多媒体信息的飞速发展,单纯文字、图片已不能满足用户对于多媒体新闻产品的要求,因此从2005年初开始,新华社开始建设新一代的采编系统即多媒体采编系统,该系统是专门针对新华社的采编流程而设计开发的一套新闻采集、加工和稿件传送的信息处理系统,其加工产生的产品是新闻稿件。采编系统处理的对象从单一的文字类型,发展成为集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类型,该系统为新华社新闻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可扩展的技术平台。多媒体采编系统在继承了以往几代采编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多文种稿件编辑…  相似文献   

3.
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媒体处于融合的形势下,不单单是简单的媒介的合并与交流,更重要的是对以往的新闻业务的发展与创新,这一改革是对传统媒体革新,同时也向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其工作性质与职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采编与挖掘,而是朝着深加工,提高其价值与质量的方向发展,新闻的采编向着知识服务方向发展,传统的新闻采编系统变成了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新闻服务系统,总之整个的新闻采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针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展开讨论,分析了在这一新的形势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4.
多数新闻单位为了提升新闻采编效率,在内部大力建设新闻采编系统,而当前我国新闻采编系统的发展却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民生新闻采编系统建设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现阶段音乐学院图书馆中乐谱采编系统的工作流程,讨论了现阶段采编系统效率较低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自动采编系统的设计方案,同时采用自行编写软件与现有软件结合使用的方法,创立自动采编系统.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发展早已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为了推动报业信息化的建设.早在1996年镇江日报社就开始规划信息化的发展,并在采编业务工作中首先应用新闻采编系统,我们从方正的文件版到数据库版.  相似文献   

7.
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新技术应用于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和采编业务,对图书馆采编业务管理产生较大影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多种维度的读者决策采购实践过程,分析其对传统采编模式造成的影响与挑战,提出通过持续优化系统平台、创新图书自动化编目加工流程、建立科学服务评价机制、坚持融合创新的采编理念,以重构采编业务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从电视在我国家庭生活中普及之后,电视新闻作为传播资讯的主要载体,其在公众中的影响力迅速发展并逐渐加深,但由于近几年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公众获得新闻资讯的途径增加,电视新闻作为必要条件下才能触发的信息获取渠道,影响力和受众都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该形势下,若想获得持续的关注度,那么在新闻节目采编等特色环节中,增强电视采编人员和节目采编人员的专业技巧和共情心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当前电视新闻节目中采编人员的工作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简述其在节目中必备的采编技巧和情感,最后针对采编人员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等采编人员的工作技巧有所启发得到学习提高,增加电视新闻受众度和影响力,促进电视节目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懿  陈诗含  刘黎明 《编辑学报》2018,30(3):295-297
该文以纸本期刊数字化上网为背景,以《中国妇幼健康研究》电子期刊发展现状为例,探讨该类电子期刊、电子采编与电子服务一体化平台供给模式.目的在于建立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网上采编流程,使广大读者及作者获得更加方便、快捷的终端操作体验,借此实现投稿、审稿、编辑、出版、发行、查询、订阅、反馈全程密切衔接,拓宽相关主体间的沟通途径,利用其督促线下学术期刊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雪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1):102-103,108
文章在介绍大数据及大数据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图书馆图书智能采编中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必要性,并从采编系统、采编流程两个角度分析了智能图书采编模式,最后指出了其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时代也随之而来,信息传递方式变得多元化,为传统媒体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冲击.传统的采编人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其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的行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新时代形势下,采编人员在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在新媒体时代下采编人员工作如何创新,并提出合理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笔者就如何利用3G技术提高新闻采编效率、加强新闻记者与编辑的互动能力以及增强传统媒体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新闻采编系统架构、媒体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3G技术新闻采编系统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数字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本文主要针对新闻采编中数字化的应用及处理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究,以期更好地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发展。新闻采编工作主要是对新闻信息的认定、采集、加工和制作的过程,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采访,一部分是编辑。我们可以先对新闻采编中数字化的应用做具体的分析。新闻采编中数字化的应用在所有的产业中,新闻广播电视是较少存在的,能将其产品或是服务百分之百转化成数字的产业。数字式的新闻采编技术使得新闻采编手段经历了一次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渐趋成熟,新闻采编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迎来自身发展的有利机遇.鉴于此,本文从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特点出发,对现阶段新闻采编工作形式创新策略展开了研究与探索,以求为新闻采编工作不断发展完善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需要奠定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一 新闻立台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县级广播电视台的重要发展战略.但近几年来,很多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队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困境,直接影响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新闻立台的根本.当前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力量偏弱,主要表现在采编队伍专业技能不高、专业人才流失严重、自办节目采编力量不足、采编业务交流学习偏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融合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以往媒体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让新闻采编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新闻采编手段,发挥媒体信息传递的独特优势,如何从改变采编模式、发展深度采编等方面进行改变,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媒体交融与合作,而是对传统的新闻采编产生了重大影响,新闻行业的变化紧随其后.只有认真研究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采取优化措施,才能不断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新闻媒体工作持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杜芸 《图书馆杂志》2008,27(5):55-58
通过对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采编工作的介绍,指出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特点,并对大陆地区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鲁立  闻浩  郭萍  王慧琳  袁波 《编辑学报》2015,27(1):55-57
结合《医学研究生学报》编辑部应用在线采编系统的经验和体会,介绍管理流程中审稿环节控制、工作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做法,并提出进一步优化采编系统、提高管理效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报》实现了从旧的网站和采编系统到新的网站和采编系统的升级和数据转换工作。升级后的期刊网站、采编系统、网刊系统提高了编辑部的工作效率,对其他编辑部选择和改进网站和采编系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期刊编辑部采用计算机采编系统进行排版、编辑的优越性,给出了计算机采编系统的几种理想的硬件配置,并给出了相应的参考价格,值得准备利用电脑排版、编辑的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