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雨竹 《视听》2016,(7):123-124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日本导演中岛哲也于2006年创作的影片,故事改编自作家山田宗树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位名叫松子的女性跌宕起伏、曲折坎坷的一生。这部影片无论从叙事手法还是从影像风格上来说都别具一格,本文主要从叙述视角出发对影片内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与其他叙事相比.电视新闻叙事有以下特点: 一.电视新闻叙事是一种真实叙事 电视新闻中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等.都是生活中确确实实存在的。这是电视新闻叙事与当代叙事学主要讨论的小说、电影、戏剧等艺术虚构叙事的最主要的区别。电视新闻的无假定性的真实叙事(以下简称真实叙事)与小说等的艺术虚构叙事(以下简称虚构叙事).无论在叙事目的,叙事手段.还是在叙事功能等方面均有诸多区别。这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3.
蒲洪花 《青年记者》2016,(18):69-70
电影是一门叙事的艺术,“当电影由一种纪录性写实呈现,演进为以某种特定叙述方式展示故事,从而引起人们的推想、悬念和惊奇时,电影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艺术”.①从叙事上讲,电影《寻龙诀》对叙事主题、情节和结构进行了盗墓探险类型片模式建构的有效尝试,影片按照剧情叙述发展的事件流程和时空结构呈现电影的主题思想,影片中故事呈现的叙事手法和技巧为中国探险类型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与电影叙事的比较,从媒体实践、视听关系、叙事和叙述者等四个方面考察非虚构电视节目的叙事现象和叙事特征.着重说明,与主流电影首先作为叙事的表现相比,电视媒体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与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资讯:与电影自我讲述和以叙事为目的不同,电视是以叙事作为修辞手段之一,非虚构电视节目的叙事表现为一种他者讲述.  相似文献   

5.
所谓"新闻叙事"就是"叙述新闻事件","叙事"包括两层含义:事件和叙述。新闻叙事是对现实中新近发生的有时间或因果关系的一个或一系列事件的再现。相对于文学叙事来说,新闻叙事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新闻叙事的"客观真实”性追求:新闻叙事的“事”应该是真实的而非杜撰或虚构的事件,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赖以存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图像叙事的存在和意义叙事是对事件一切序列的再现。叙述者借助一定的媒介,根据某个线索或主题,通过对人物、事件、时间、环境以及因果关系的叙述,将事情讲述出来,形成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故事。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文艺形式,都是通过叙事手段,将作者心中的虚构事实变成文艺类作品。在这类作品中,作者的叙述可以在文本、表意、象征等多个层次上展开,产生出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结构严谨、具有重大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给人们带来了震撼心灵、高于世俗的情感和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7.
一、从叙事学到新闻叙事学 叙事学是关于叙述文本的理论,兴起于法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69年,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茨维坦·托多洛夫在《(十日谈)语法研究》中,首次提出"叙事学"的概念. 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一书中,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热奈特将叙事分为纪实的叙述和虚构的叙述,新闻被列举在了纪实叙述类作品中.其实,新闻不仅是叙述,还是人们接触最普遍的一种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8.
贾樟柯和李樯的影片都表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在文本的叙述层面,都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来表现主题,除此之外,他们的文本叙事都采用了人物群像的叙述结构,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比、象征和省略等表现手法。本文选择其中的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韩劼 《东南传播》2013,(9):103-106
《不良教育》是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的第十五部作品,该片关注男性之间的爱欲纠葛,延续了他自成体系的美学风格。在电影叙事上,虽然同样是采用了戏中戏的模式,但较之以往有了更大胆的尝试和突破。所以本文试图通过"从叙述机制到影片"的叙事学研究方法,分析《不良教育》中出现的多元叙事,在分析影片里不断出现的叙事文本的逾越、叙述者的流动、叙述机制的转换的同时,探讨戏中戏电影的现实与虚构世界的关系,及其讲述机制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王璐 《传媒》2021,(2):94-96
数字技术发展促使电影不断尝试新的叙事形式,数字叙事、互动叙事成为电影叙事学新的关注点.VR技术进入电影领域,在感官体验上使电影呈现出前所未用的奇观景象,继而激发起对VR影像叙事机制的研究.本文从对传统电影的叙事性入手,对比VR影像与传统电影在叙述机制中的区别与联系,以叙述和演示的关系为切入点,寻求建构一种VR影像叙述机制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叙事学是关于叙述文本的理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法国。在众多理论流派中,结构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热奈特将叙事分为纪实叙事和虚构叙事,新闻被归类在了纪实叙事类作品中。  相似文献   

12.
真人秀与“现场追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场追述是真人秀节目特有的一种叙事手段,即利用节目的参与者在事后追述节目中曾经发生的事件,并穿插在事件进行当中讲述故事.现场追述的出现,解决了真人秀节目真实和虚构紧密结合的矛盾,将记录叙事和虚拟叙事的特点结合起来.从理论上看,通过画外音完成叙事的真人秀节目其实是在坚守着传统的"电影模式"话语方式,而由现场追述完成的真人秀叙事则是一种将"电影模式"和"艺术语言模式"结合在一起的话语方式.现场追述在电视史上的创新价值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3.
王慧君 《青年记者》2016,(26):98-99
英国电影《国王的演讲》斩获了第83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在内的多个电影奖项,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作品从素材选择、故事开局、激励事件设置、高潮构建直到结局营造,每一个叙事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遵循着艺术真实这条设计主线,堪称低碳叙事艺术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杨雪团 《视听》2023,(4):6-9
随着1961年电影《刘三姐》的风靡以及前后各种形式的艺术手段的塑造与传播,“刘三姐”现已成为广西壮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叙事文本。与在舞台艺术中不断被演绎的盛况相比,“刘三姐”却在当代电影作品的建构与创作中逐渐缺席。作为一个被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刘三姐”故事的想象性和浪漫性、歌曲元素的表现性、地域风光的展示性等先天为舞台艺术提供了大量适合表现的空间,却也成为更加强调再现真实生活的银幕艺术的创作掣肘。只有找寻到适合不同艺术表现的具体路径,文化与艺术才能实现良好的交融与互文。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他们都是老师心中的天使,教育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和《地球上的星星》讲述的都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尽管两部电影各有特点,却都以爱之名,打开了孩子们心中最美的春天。本文从故事情节、叙事手法、人物形象和背景音乐等几个具体的方面对这两部电影进行比较,系统分析这两部作品在艺术审美表现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叙事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结构主义演说推动下,形成的一个新兴的学科.其研究范围限于叙事文艺作品,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小说.所谓叙事,是对一个或多个真实或虚构的事件的叙述.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他们都是老师心中的天使,教育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和《地球上的星星》讲述的都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尽管两部电影各有特点,却都以爱之名,打开了孩子们心中最美的春天。本文从故事情节、叙事手法、人物形象和背景音乐等几个具体的方面对这两部电影进行比较,系统分析这两部作品在艺术审美表现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微电影是信息时代的新生事物,它是依托新型传播平台——互联网而形成的新型电影艺术形式。微电影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影视艺术叙事模式,它在叙事人称、视角,叙事时间以及叙事空间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电影,形成了一个自由的叙事艺术体系。本文即对时下热门的微电影叙事艺术中的核心元素——叙事时间和空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旭 《传媒》2016,(19):63-64
近两年,青春电影异常火爆,各种题材的电影都能任意选择“和青春有关的故事”进行叙事.特别是将演艺圈人士的青春奋斗梦想和娱乐圈勾连起来,成为这类电影的不二选择.2015年暑期上映的电影《煎饼侠》和《我是路人甲》就选择了以娱乐圈为背景,讲述个体或者群体如何实现他们的电影梦的故事.这两部电影都是小人物的励志电影,带有喜剧成分,观众代入感较强.这类电影多是通过IP变奏曲、真人秀文化,嵌入电影叙事的草根视角和明星表演的方式来讲述的.  相似文献   

20.
李炳钦 《现代传播》2007,(3):137-138
纪录片是一门特殊的叙事艺术.其叙事特质既不同于传统的诗歌、小说、戏剧和电影、电视剧等艺术门类,也与一般历史叙事明显有别.但另一方面,纪录片叙事在真实性上却颇似于历史叙事,而在视觉性上则又与电影、电视剧相同.不过历史叙事缺乏纪录片的视觉性,而影视剧叙事则没有纪录片那样对真实性的刻意遵循.也就是说,纪录片叙事是在综合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叙事特点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取为己用,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