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的4种战略选择路径:1)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权威学术期刊;2)在少数具有领先优势的领域,发展国际化学术期刊;3)部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期刊,可以选择面向世界的发展战略;4)对于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纯粹的本土化发展应该是明智而实际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2.
张宸 《中国记者》2012,(9):56-57
由于人力资源竞争力方面的巨大差异,最终造成中西国际传播媒体竞争力的差距.比较分析中西国际媒体在人力资源竞争力方面的差异,进而发现中国国际传播媒体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提出相关策略,对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内容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学术期刊国际化在现行操作中存在种种误区,如丢失了国际化原本初衷,加入SCI、SSCI、AHCI检索系统成为国际化的唯一目标;受众单一,国际化存在典型的路径依赖。从国际传播学的视野分析学术期刊国际化,有利于摆脱理论研究和现行操作误区,基于此提出了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现实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4.
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的互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文义  王磊  杨琦 《编辑学报》2009,21(1):11-13
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的4种战略选择路径:1)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权威学术期刊;2)在少数具有领先优势的领域,发展国际化学术期刊;3)部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期刊,可以选择面向世界的发展战略;4)对于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纯粹的本土化发展应该是明智而实际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5.
胡迅 《军事记者》2002,(2):62-62
一、国际传播日益青睐以高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媒介。二、商业利益成为与政治并驾齐驱的决定因素。三、国际传播的影响范围和力度在不断加大。1、国际传播不仅是国家政治的工具,而且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一部分。2、国际传播既推动了经济一体化进程,又直接为国际财团服务形成经济垄断。3、国际传播在总体上促进各民族文化在撞击中融合,在冲突中发展。(据《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4)新技术条件下国际传播的发展@胡迅  相似文献   

6.
要让世界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的历史文化.本文立足国际传播学,以历史文化的国际传播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统计,对比分析的方法,从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力度等方面进行观察与讨论,探求中国历史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为把握好基调,更好地推动中华历史文化走出去、走进去,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伴随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化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建构国际公共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全球治理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图书出版国际传播的人才建设为着力点,以具体图书出版为事例,从外交人员、驻外文化机构和海内外汉学研究者等多个视角介绍图书出版在对外交往中的贡献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国际经验看,博物馆建设海外分馆,创立分馆品牌进行国际化推广,在传播文化价值观、彰显文化软实力方面效果显著。分析这些成功案例启示我们,品牌传播应成为推动我国博物馆“走出去”的新增长点,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形式。应着重考虑价值、风格和品牌立馆,探索中国博物馆海外发展的特色路径。  相似文献   

9.
书法国际传播方兴未艾,书法国际出版已经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文章梳理了当下华人参与撰写的国内外书法出版物,发现其在国际传播中存在着国际受众定位单一、文化地域划分模糊、对外翻译发展滞后、传播媒介更新迟缓四大问题.溯源造成上述困境的文化成因,文章提出构建书法国际出版创新系统,以市场创新、地域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等创新方式,推动书法国际出版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韩岳  韩诚 《青年记者》2020,(6):67-68
当今中国纪录片主要的国际传播路径一般包括节展传播、院线传播、电视台传播和网络新媒体传播等,其中,国际纪录片节是最具有包容性和拓展性的传播路径。国际纪录片节基本上涉及了国际化纪录片生产和传播的各个环节,有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纪录片专业人士出席相关活动,搭建了“使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的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韩国在国际传播方面有很突出的表现.韩国媒体非常发达,共有新闻机构230多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朝鲜日报》《中央日报》《东亚日报》引领报业,KBS、SBS、MBC引领电视业.韩国媒体与政府互动频繁,利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全力推介韩国,树立良好形象.韩国国际传播主要着力于四个方面: 一、政府为舵手 1.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产品国际化传播 韩国政府在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1999-2001年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对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文化产品的定义、分类、统计和特性的相关研究、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我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以及提升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策略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朱丹红 《出版科学》2007,15(3):66-68
随着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的发展,科技图书市场逐步趋向国际化,国际投资是中国科技出版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科技出版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核心术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传承创新与国际传播成为崭新的时代课题。“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在推动中国核心术语的创新阐释、多语种翻译、融合出版与国际传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核心术语的传承发展践行“让文字活起来”的目标,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在国际传播实践中打造精准化、品牌化、本土化的跨文化传播路径,以学术出版促进中外融通。  相似文献   

15.
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娟 《出版科学》2015,23(3):52-57
文化全球化的推进,让知识跨国传播成为可能.现如今,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问题,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本文从新媒体环境的机遇与挑战现实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借助传播学视角,系统研究国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具体传播方式上为华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化提供应对之策,并指出要避免陷入“西方化”和“英语化”的误区,传承中华文化,积极设置学术议题,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多领域交流也日益深入,而文化对外传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实践表明,文化对外传播不仅能够提高民族文化凝聚力,而且能够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全球文化产业大国,日本始终致力于采取多元措施突破现实困境,以确保其在文化输出方面的国际优势.日本在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扩大日本文化的海外输出规模,以此赢取更多的全球市场份额,这已经成为日本政府的战略共识,并通过长期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新世纪以来,面对新的国际文化环境,日本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立国"战略,并构建了法律保障、战略设计和行动落实环环相扣的保障机制,有效确保了日本文化高效对外传播.笔者从战略设计与落实层面入手,探讨日本文化对外传播的战略要点,以期为我国文化对外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提高学术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媒体国际传播内容或服务具有公共文化产品属性,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当前,我国学术媒体国际传播资助政策体系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资助模式单一,资助对象长期收支平衡能力差;被资助者大多为传统媒体,用户服务平台尚未成为资助的核心;资助对象、内容、渠道、平台较分散;资助效果评价不完善,资助效果不理想等.文章就此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巩雪 《大观周刊》2012,(28):314-314,234
中国国际化的进程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不仅要听到国际的声音,也要对世界发出自已的声音。而国际新闻评论作为这一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提高软实力、“文化强国”的战略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此入手,明晰了国际新闻评论的要义.梳理了中国电视国际新闻传播的发展脉络,并根据发展现状中的优劣势,提出了。未来发展的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传媒竞争力蓝皮书"立足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传媒出版"走出去"的战略高度,系统建立了中国传媒出版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估中国传媒出版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中国传媒出版国际竞争力的路径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基于对学界研究的总结和有限拓展,对中医药国际传播学理脉络进行梳理,阐释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不同层面的传播动因,尝试构建传播过程范式,并对可能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传播国—传播技巧—对象国”这一线性过程为例,结合当前形势对远期进路略作阐发,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效果量化研究和路径优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