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讨论之前,我们先看两个典型案例:案例一: 据《新京报》2009年6月10日报道,被成为"武汉最牛跳楼秀导演"的章和进,自从2008年初以来,为讨薪无门的农民工策划过多起"集体跳楼"讨薪事件,每次都预先向多家媒体和有关部门报料,结果大多数策划都取得预期目的。章和进总结成功的经验,认为记者的报道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从2006年11月28日到今年2月16日(即今年的除夕),《平顶山晚报》推出了一组“帮助农民工讨薪”的连续报道,这组报道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走近农民工”系列和第二阶段的“讨薪进行时”系列。报道历时两个多月,共发稿30余篇。两个阶段的报道相互联系各有侧重,前者是后者的情感铺垫,后者是前者的目标指向,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可以说是一组较为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在讨论之前,我们先看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被成为“武汉最牛跳楼秀导演”的章和进自从2008年初以来,为讨薪无门的农民工策划过多起“集体跳楼”讨薪事件,每次都预先向多家媒体和有关部门报料,结果大多数策划都取得预期目的。章和进总结成功的经验,认为记者的报道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今年1月,河北省兴隆县发生了服毒讨薪事件.新华社1月30日发出了通稿,原题是<"服毒讨薪"的警示>,副题为<河北一农民工讨要工资被拒服毒自杀事件调查>.稿件于1月31日见诸于各家报纸.这样的通稿,各家报纸或保持原题,或自己拟题,都是允许的.不料有一家报纸,把标题改为<农民工"服毒讨薪"一命呜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量涌进城市的农民工成为都市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帮助农民工讨薪、为农民工解决住宿问题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等方面的报道日渐增多。但是,这些报道是否完整而  相似文献   

6.
罗燕 《民生周刊》2020,(2):32-34
"治理欠薪的思路要从帮助讨薪转变为预防欠薪,而预防欠薪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依据法律支付工资。"春节将至,农民工讨薪又成社会热点,不过,今年更热的是国家治理农民工欠薪顽疾的力度。国务院在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方面推出了大动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日前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徐佳丽 《今传媒》2007,(4):22-24
近几年来农民工为了"讨薪",为了收回自己用血汗换取的尊严屡屡采取极端行动,媒体对此类"新闻事件"进行了大量报道,一时间"民工问题"成为一个急迫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5月7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一纸禁止农民工上访讨薪的文件公布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媒体一片讨伐之声,当天各方文章及跟帖达1万多条。其中尤以《人民日报》《开放包容不应只在大运会赛场》的评论最具力道。该文指出:如果说,公共场所禁烟、禁止企业乱排放等,是有利城市管理、造福民生之举,但‘严禁农民工通过群体性上访等非正常方式和手段讨薪’、‘禁租房客打110’一类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山 《新闻前哨》2008,(5):60-61
近几年来,农民工的生存环境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2003年的《温总理为农民工讨工钱》掀起的“讨薪”风暴,到刚刚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有关农民工问题的提案,从着手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难、看病难、养老难、子女人学难,到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子女教育、技能培训等等,新闻媒体多层面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功不可没。报道好农民工,  相似文献   

10.
连续两年跟踪报道涞水农民工郭增光讨薪事件,深度报道带着妹妹去上学的曲阳少女张宣、身患重病仍顽强同病魔抗争的女孩高茜茜,策划组织“爱心超市”,为山区贫困群众送去生活急需品……保定日报、晚报一直坚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困难群体,受到广大读者好评,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尤其是保定晚报策划组织的“爱心超市”,不仅在保定市引起热烈响应,还引起全国各大网站关注,  相似文献   

11.
张芷菡 《今传媒》2016,(4):74-76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类媒体都越来越重视宏观经济新闻的报道.其中围绕GDP的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的报道,是宏观经济报道的核心内容.笔者选取《人民日报》《新京报》《每日经济新闻》三家报纸媒体,结合新闻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三家媒体分别在2014(1月)、2015年(1月)、2016年(1月)对上一年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报道框架进行分析,以探讨不同媒体面对同一事件在建构现实过程中的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12.
晓方 《新闻前哨》2011,(6):99-99
5月7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一纸"禁止农民工上访讨薪"的文件公布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媒体一片讨伐之声,当天各方文章及跟帖达1万多条。其中尤以人民日报《开放包容不应只在大运会赛场》的评论最具力道。  相似文献   

13.
朱颖 《新闻通讯》2013,(7):60-61
有困难,有不幸,找媒体,媒体出面,捐款踊跃,困难解决。越来越多的“落难者”将媒体当成了“万金油”,认为所有的“头疼脑热”都管用,而社会大众则开始对这些如出一辙的报道产生了“抗体”。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尤其是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众,当遇到突如其来的、无法承受的挫折时,首先想到的便是向媒体求助。给重症患者以救助,给贫困学生以资助,给农民工讨薪等,不可否认,救助类报道让不少深陷绝望的人重获新生,让不少人感动于我们的社会温暖如春。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凭欠条起诉折射司法进步 “农民工可凭欠条直接向法院起诉”,由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的这条规定,让奔波于讨薪路上的农民工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5.
烂尾楼,蜗居地。就像“城市实际上是农民工建的一样”,商品房也是经农民工的手盖起来的。民工是建设图纸的实现者,但他们毕竟只是按工取酬的打工者,只赚取一点低廉的工钱:如果这点工钱还不能及时兑现的话,那么,他们就要讨薪了,年关讨薪早已成了常态,讨薪讨上一两年、三五年也不鲜见。可是,谁能想到,有一大批人讨薪要驻扎下来,讨上15年的?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28日至4月13日。新快报推出了《麦当劳肯德基用工调查》系列报道。整组报道持续半个月,引起了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以及美国CNN、华尔街日报在内的国内、国际知名媒体的高度关注.它们纷纷追踪报道了“麦当劳肯德基薪金门”事件。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上半年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频发,媒体的大量报道使其成为全国热点事件.本研究通过对《南方都市报》和《羊城晚报》5月份相关报道的详细分析,梳理出在该事件中媒介的报道特点及缺失,倡导对新生代农民工自杀报道媒体应有社会学视角,提出媒体应该引导社会重视重建家庭和工会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戴鸣 《新闻世界》2008,(9):120-121
关于农民工“跳楼”讨工资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跳楼”未必有助于事情的解决,并不是讨工资的好办法。但是,由于行政执法不力、打官司成本高昂等原因,一部分农民工出于无奈。为了引起社会关注和领导重视,争取社会舆论的同情.最终选择了这条路。工钱是农民工的生命,我们理解农民工讨不到工资的难处,但也要正确看待这件事情。目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已经逐渐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媒体做出的努力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在报道农民工“跳楼”讨工资方面。媒体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反思。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2月我采写的一组系列报道《讨薪记》获得了2003年度人民日报精品奖。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在“值班手记”中称赞这组稿件“抓住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问题开掘得深,为批评报道提供了一个范例。”这组报道所以能引起较好的反响,我认为:一,与找准了“结合点”有关,即找准了社会焦点,找准了政策依据,找准了典型事件。二,较好地把握了批评艺术。找准“结合点”才能开掘得深这些年,每到年底,有关民工讨薪问题,就成为社会的焦点。据全国总工会提供的资料,截至2003年10月底,全国进城务工的民工被拖欠的工资在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建筑施工…  相似文献   

20.
陈雪 《新闻前哨》2007,(12):70-71
2007年3月29日至5月15日,《三峡日报》推出“宜昌80位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的专题报道,这是该报继2005年推出《农民进城打工服务线路图》后,再次关注农民工群体的一次新闻策划,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报道先后被全国10余省市40多家报纸和网站进行了转载和推介。与以往的策划报道不同,此次新闻策划由《三峡日报》和三峡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首次共同实施,是媒体与高校“学”、“术”互动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