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陶希圣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究竟占有何种地位?陶希圣最大的史学贡献,是创办和主持了《食货》半月刊。《食货》的创办,是陶希圣对中国社会史论战作学术反思以及在政治失意后转向教学之境遇的一个结果,也是适应时代思想和学术发展的需要,开拓历史研究新领域的一个结果。《食货》创办的史学意义,在于明确打出“社会史专攻”的旗帜,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开展,起到了拓荒与奠基的作用,在中国史学融入世界史学新潮的历程中,起到了推进的作用。《食货》的成功,得益于陶希圣在会通史料与理论之研究理路上的探索。所有这些对他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最好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首霸中原的管子的经济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其经济思想主要是实行四民分业定居管理,提倡农工商并举全面发展经济,主张既不俭又不侈的消费政策及用轻重理论来指导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3.
《管子》在主张法治的同时也提倡道德教化,提出了著名的“四维”论。在对《管子》“四维”论的理论框架分析后认为,“四维”论体现了《管子》的德治思想,它启示我们在道德建设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加强行政道德体系建设,德治与法治并举。  相似文献   

4.
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和以管子为代表的管子学派的孝道思想,对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与孟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认为“孝”是“仁”的根本,是“泛众爱”的仁德,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极力将其推广为普遍的社会道德。《管子》是管子学派的代表作,深刻反映了管子的思想。先秦儒家与《管子》的孝道思想既有很大的相似性,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孝”这一重要道德范畴给出了各自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桑弘羊的商业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重商思想和商业管理思想两个方面。他认为商业是致富的本源,农工商应全面发展,“本末并重”;同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由放任也会带来许多弊端,主张实行国家调控、发展官营商业来解决。但其商业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因贬谪南方而与岭南商业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他以激进政治家的姿态,坚决铲除岭南固有的奴隶制商业文化,并间接地为强化建设岭南新型商业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他局限于中原传统的农本文化观念,对岭南传统商业文化一概否定,显示了一定的文化偏见,但他以儒家仁爱思想与佛教好善主静等思想纠正岭南传统商业文化,也具有不可抹杀的文化批判价值。他重建岭南商业文化的独到的思想与方法,至今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重商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基于对汉武帝时期社会现实问题的观察和认识。由《史记·货殖列传》可以看出司马迁有关商业应与农林工并举、商人应有的素质以厦政府应对商业如何管理的主张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1903年2月11日刊登于《新民丛报》第25号的《管子传》并非梁启超一人所撰,而是他与投稿人汤学智的“合著作品”。虽然该文较之1909年的《管子传》,无论在篇幅字数,还是思想内容上,皆逊色不少,但它是梁启超将管子纳入其学术视野的肇始,亦即其管子研究的开端。同时,文中所体现的政治倾向,也是此时期梁个人思想的真实写照,故1903年《管子传》颇值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荣德生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独树一帜。他提倡职业教育与实业发展的相互促进,重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举,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操练的结合,这些思想和做法,对于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与职业》1993,(4):10-11
海城市商业职业高中,办学十几年来,坚持‘面向社会、围绕商业,服务经济、办出特色”的办学宗旨,采取职教、成教并举,长培、短训结合,校内校外齐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管子》、管仲对司马迁的思想影响:第一,司马迁与管仲都是行大义不羞小节之人;第二,司马迁继承了管仲及《管子》以富为荣、以利为重的经济思想,并认为“平准”在经济学上的意义源自《管子》;第三,在重民、爱民思想上,司马迁吸收借鉴了管仲及《管子》思想。试图于儒、道之外追溯司马迁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2.
试论郑观应改良主义经济思想中的重商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著名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在经济方面提倡“振兴商务”,与外国进行商业竞争的改良主义思想。他驳斥了商务是“末务”的错误的传统封建思想。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须要发展工商业,只有国家富裕了,才能强盛,才能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为此,他提出了一整套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业竞争的举措。这种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爱国主义思想。当然,他在经济方面的改良主义思想也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翟建宏 《红领巾》2005,(4):50-52
春秋时期,管子为了实现齐国富强图霸的政治目标,主张“以人为本“,这是一种时代进步的反映.管子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提高了人民的社会地位,减轻百姓负担,修政惠民,关注民生,大大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了国家的振兴与富强.他的“人本“治国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据《管子》所载管子的农业思想,对管子治农的指导思想,理论主张,经营原则,管理措施进行综合考察与论述,指出管子的治农思想,农学知识在农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商业文化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商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在谚语中有深刻的体现:一是义利并举的商业思想;二是因变制胜的商业策略;三是以和为贵的商业理念;四是诚实守信的商业品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商业文化,对中华民族经济的复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据(管子)所载管子的农业思想.对管子治农的指导思想.理论主张,经营原则,管理措施进行综合考察与论述,指出管子的治农思想,农学知识在农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现代教育先驱者的蔡元培先生是现代先进教育恩想的奠基人.他坚持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给予了颇多启迪,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五育并举"的教育理论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教育独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对高校的发展和学术氛围营造的启迪;"中西融合"的思想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管子》是一部治国理财的经典著作,里面蕴含着丰富的财产思想,其中有许多财产思想非常先进和合理,对我们这个时代都不乏借鉴意义,值得探究。《管子》对财产进行了分类,主要有土地、各种生产生活资料以及货币。这些财产的来源是人的劳动,包括生产劳动和商业经营。财产维系着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财产的占有欲望是人的天性。《管子》主张对社会财产要合理分配,要“藏富于民”,民富国才强。财产不仅是物质资料,它还有一定的伦理向度,和人的道德伦理密切相关,是道德的物质基础和保证,财产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人的生存以及人的更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叶永盛是明朝的一名普通官员,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较少,但他重视商业,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经济措施鼓励商业发展,尤其是对当时徽商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晁错是汉代文景时期最重要的大臣之一,他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文景之治。文章在对晁错思想和齐法家之《管子》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管子》对晁错的影响。进而探讨了晁错接受《管子》的主要原因:一、在"过秦"思潮下,晁错对晋法家思想的矫弊;二、齐学在汉代的兴起;三、晁错受《尚书》等儒家典籍的影响,对晋法家进行了中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