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传统儿童游戏是指世代相传、在儿童中广泛流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游戏。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游戏给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带来了快乐时光,是一座丰富多彩的游戏宝藏。但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国门的开放,五光十色的声、光、电玩具,机器人、芭比娃娃等等,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时至今日,只有少数传统儿童游戏还在一些儿童中流传,不用说孩子们,就连他们的父母、老师,对这些曾伴随自己欢乐童年的传统游戏也已产生了陌生感。现代儿童能接受这些“古老”的游戏吗?传统的儿童游戏能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地位、…  相似文献   

2.
民间游戏是中华民族渊源流传的璀璨文化中的一支瑰宝,一代一代的炎黄子孙在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上创造、传承了许许多多喜闻乐见的民间游戏。这些游戏曾陪伴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度过童年生活。然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动画片、电动玩具成了孩子们游戏的主旋律,民间游戏渐渐地消失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其实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正>一、传统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教育价值"传统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经过长期的流传和发展,成为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历史上记载的传统游戏有玩球、蹴鞠、过家家、钓鱼游戏和抽陀螺等,他们伴随着古代幼儿的童年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一)流传至今的游戏哪里有幼儿,哪里就有游戏,游戏与  相似文献   

4.
摆生荣 《学周刊C版》2019,(9):142-142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天性,在任何年代,游戏都是儿童最好的伙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游戏一代代流传下来,成为我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将民间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各项能力。  相似文献   

5.
赵兰会 《中国教师》2008,(22):25-27
<正>孩子喜爱游戏,孩子需要游戏,游戏是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孩子的快乐王国。儿童传统游戏伴着一代代孩子成长,带给了他们智慧、健康和无穷无尽的快乐。近年来,我园结合《儿童传统游戏的现  相似文献   

6.
民间传统游戏主要是指由民间创作并改编的游戏,并且流传至今仍符合现代儿童玩耍的游戏,这也是人们代代相传的,人们熟悉并且喜爱的游戏活动。民间传统游戏给数代人的童年带来了愉快的活动以及快乐的源泉,很多民间传统游戏对儿童都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能够给儿童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健康领域教学中的实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嘎拉哈游戏是流传于东北民间的传统游戏,深受东北各族人民的喜爱。文章首先探讨嘎拉哈游戏的起源、玩法等,然后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此游戏在智力和非智力等方面对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童谣游戏是指一定地域内在少年儿童中广泛流传的一种以游戏方式存在的歌谣活动,它所具有的自由性、教育性和生活性等精神特质与道德教育相辅相成。同时,童谣游戏与德育活动形式统一且具有道德教育的意义,为此通过童谣游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是可能也是必要的。儿童道德的养成,需游戏主体的创造与体验,游戏场地的开发与共享以及教师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游戏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也是一个民族重要的历史标志。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要将我们的灿烂文明传递给一代又一代孩子,让他们继承自己国家的历史,并很好地传扬下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外来思想的涌入,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我国各个地区的儿童游戏都多多少少地有些被外来思想同化,传统游戏逐渐淡出幼儿的生活,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孩子们基本上没有接触过传统游戏,那些经典的传统游戏已经从幼儿园中绝迹。  相似文献   

10.
在广西客家人的生活中,广为流传着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传统民间游戏,这不仅是客家人娱乐后代、教育后代的一种方式,更是客家人精神需要与文化观念的继承与传递。"木楞"、"摸盲鸡"、"死活爬拉背"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游戏形式,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后代,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强化了他们对客家文化的认同。在当下,传统民间儿童游戏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游戏研究与儿童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张华 《学苑教育》2019,(4):87-87,89
民间游戏历史悠久,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它给人们童年带来了无尽的乐趣,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成为了我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积极运用民间游戏,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民间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和社会性发展,帮助其养好良好品格,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相似文献   

12.
民间游戏是人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浓烈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的儿童的要求,深受儿童喜爱。它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扬和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已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游戏承载了民族传统文化,对儿童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特别是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民间游戏从它的载体到它所表达的人文精神正濒临失传与流散的情况,有必要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一、儿童对民间游戏的内在需求;二、民间游戏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三、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体系的内在缺陷;四、幼儿园课程资源中如何对民间游戏进行挖掘、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王妍 《中国教师》2009,(11):15-16
<正>民间儿童游戏的流传是文化传承的形式之一。游戏通过孩子们的学习被不断继承,也在不断被创新、改造。本文从田野调查资料的实际出发,通过描述田野调查中发现的民间儿童游戏的现状,探讨民间儿童游戏的文化传承与面临的现实矛盾。  相似文献   

14.
童年的秋千     
儿童游戏中,秋千流传很久,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深受儿童的喜欢。游戏主角:2人或1人游戏场地:有草地的公园和野外,大树下游戏起源:"秋千"最早叫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失落与当代的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自然游戏群体中的游戏交往实践无论是对于个体还是社会而言,都具有生产性,它生成儿童的交往理性和主体意识,以及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笔者通过人种志考察和控制比较后发现有二:一是造成儿童传统自然游戏群体失落的根本原因是基于人类生存实践的交往实践的变化;二是我们需从历史生态的视角审视传统自然游戏群体的时代局限性,教育中致力于培育丰富而和谐的交往生活.创设自然与人造环境相宜的儿童游戏场所,合理利用新旧游戏资源.给儿童适度的自主和支持.重建儿童的交往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民间游戏就是在各地区、地域中流传的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游戏,它不仅能启迪儿童,开启智慧的大门,还能帮助孩子成长,民间游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气息,趣味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将这种民间游戏活动引入到幼儿园教学中,可以充分地展现我国的传统文化魅力,这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整个教学方法的革新。  相似文献   

17.
儿童游戏观是人们对待儿童游戏的态度和观点。古人对儿童游戏一般是否定的,认为“勤有功,戏无益”,而且比较注重游戏的外在功利价值。这种态度和观点与我国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学习观)以及其他许多因素有关。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对传统儿童游戏观进行适当的改造,是当前学前教育界游戏实践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前教育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真正尊重儿童的游戏权利。  相似文献   

18.
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群众创编并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游戏。它之所以能在民间长时间流传,与它具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丰富的内容、简单明了的规则等特点分不开;更与它自由、灵活,具有随机性分开。正是由于民间游戏有着强烈的随机性的特点,才使得民间游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获得改进、改编,直至现在扩充进不少富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成为现代人特别是现代儿童最喜爱的好游戏。这里,笔拟就民间游戏的随机性、灵活性、多变性等特殊而鲜明的特性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9.
伍芳 《江西教育》2006,(12):34-34
许多传统的幼儿游戏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传统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它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令孩子们全身心融入游戏中,因此把传统的游戏运用到幼儿体育教育中,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丽 《甘肃教育》2014,(12):58-58
正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其具有农村特色和乡土气息,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能大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民间游戏活动的挖掘整理和开展,可使教师认识到民间游戏的价值,改变教师对幼儿民间游戏的看法和态度,能增强民间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对幼儿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