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说“与会者”之“与”张力常在电视和广播中听到“与会者”这个词。有些播音员,甚至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播音员,竟然将“与(yù)会者”错读成“与(yǔ)会者”。电视中还有时出现男女两位播音员在上下句中一位读yù一位读yǔ的怪异现象,令人听起来,实在是不舒服。...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党中央一再强调,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但不少中学的理想教育却收效甚微,以升学为理想教育内容者有之,以发财、做官为理想教育内容者有之,以出国镀金为理想教育内容者也有之。其结果会使学生误入歧途。有的学校也搞正确的理想教育,但不研究理想教育的方法,不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些学校甚至认为理想教育搞不搞无关大局,只要升学率搞上去就可以了。上述种种做法和观点,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本文就这一老生常谈,再来说几句话。一、中学阶段的理想教育工作至关重要首先,从人们理想与行为…  相似文献   

3.
王玉辉 《宁夏教育》2007,(7):130-130
有些人过于傲慢,甚至有些跋扈;有些人过于自卑,甚至有些自贱。人有时候有些蛮横,甚至狂妄;人有时候有些自轻,甚至有些颓废。我要说,我们都没什么,我们都有什么?  相似文献   

4.
当今中学生普遍怕作文.许多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感情苍白甚至枯竭:每年的高考作文,胡编乱造.虚情假意之作甚多.抄袭窃剽者不少.近几年高考结束后.阅卷老师每每疾呼:还高考一片真情!究其原因.这与学生平时忽视情感的储蓄有密切关系.诚然,也与有些老师错误的导向有关。因为现在的作文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  相似文献   

5.
"妈"大多连用为"妈妈"。"妈"字由"女"和"马"合成。妈对待子女和蔼可亲,甚至有些子女小时可将母亲当马骑着玩,因此"妈"者,即可以当"马"骑之"女"(慈母)也。  相似文献   

6.
高贤敏 《老年教育》2006,(11):57-57
老年人适量服用维生素C,有防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等作用,但有些药不能与之同服。否则会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历史学科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思维里一直被认为是"小科",并不重视,甚至有些学生在历史课上写其他科的作业。这一现象一直是令我们许多同行感到头痛并且有些汗颜的事,那么如何才能扭转这一现状呢?对此,笔者谈一谈自己的见解。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素质教育成为当代教育主流的今天,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好学、乐学、会  相似文献   

8.
总体看来,航海高职生学习热情不够高涨、学习动力不够强劲。有些学生不喜欢甚至厌恶航海专业及其课程,在他们看来,从事该专业是种糊涂、无奈的选择,上专业课是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在课堂上,“身在教室心在外”的有之,叽叽喳喳小声讲话的有之,打瞌睡、睡觉的有之,在班主任的训斥下硬着头皮进教室的有之,课间早退逃课的有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有些自暴自弃,缺乏信心和进取精神。有些学生没有理想和目标,糊涂度日。我们不禁要问:出现这些状况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应怎样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所有的篇目都或多或少地经过了编者(有些则是原作者)的改动。个中原委自然多是为了使课文遣词造句更显规范,语言更为洗练,篇幅更趋精短,从而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精美范文。这样的改动不能说没有道理,我们该向那些用心良苦者致敬。但在这些改动中也有一些是出于思想内容甚至政治方面的权衡。有些篇目在删改时甚至不惜掩盖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背景下,有些制度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些条条框框甚至与之相违背,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的许多制度都应随之而改革。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管理者,我仅从基层学校的管理层面,谈谈如何重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11.
毋庸讳言,当前我国社会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其中最可怕的是有些人内心深处耻辱意识的淡化甚至消失。朱熹说:“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论语》上说:君子有所忌讳,小人肆无忌惮。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羞耻感、耻辱感,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学校是社会的缩影,现实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在高职高专学生的道德行为上也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2.
许多英语动词都可以用不定式或动名词作宾语或作其它成份。但是,有些动词后面只能接不定式;有些动词后面只能接动名词;而有些动词后面接不定式和动名词表达了两种不同甚至相反的意思。英语动词的这些习惯用法,给初学英语者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试就一些常用英语动词后接不定式和动名词的习惯用法做一些辨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唐代皇室的追福活动中不仅有大量建造寺庙的行为,还出现了造立道观的现象,追福对象也不局限于为造福者父母之属,推而广至夫妻之类,甚至为宠信之功臣,因此唐代皇室在追福活动中建寺立观的情况也更加复杂.唐代皇室追福活动之动机也不仅仅因信教而为亲人追福超度,有些追福活动掺杂有政治寓意,并被运用到政治斗争中,甚至能够从中看出某些人物的政治倾向与政治图谋.  相似文献   

14.
重新记忆文学“意识流”问题,王蒙的观念土洋错杂、异彩多姿。它美在实在,美在保持自己的个性。但,在对美的规律进行深入探索与锐意拓展方面,比起“他者”来,王蒙似乎显得有些乏力,甚至表现出某种线性之思维。  相似文献   

15.
粤教版必修五教材第17课《游褒禅山记》中有这些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2)今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有些参考资料将它们通通都归为判断句,笔者感到有些疑惑,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萧红的笔写活了许多人物,其中有些人物的命运与遣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他们是飘零在这社会中的孤独者.他们不被周遣认同,甚至不被自身所认同。萧红笔下的“孤独者”形象是对当时社会的虚伪的封建礼教和愚昧庸众的辛辣讽刺与揭露。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词典》有些词目的首条书证的年代往往比较滞后,有的甚至比实际产生年代晚了近千年,不能准确反映出词语的发展状况,有必要对其进行补充,使之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有些不等式问题如果从正面证明,常常会很麻烦,甚至无从下手,但是如果转换角度,从不等式的结构和特点入手,巧妙地构造与之相关的数学模型,将问题转化,就可以使思路简洁、清晰,问题也会很容易解决。  相似文献   

19.
写作教学经过无数语文教师的长期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与之付出的劳动相比,总觉和劳而微功,甚至有些地方的写作教学,“F 愁”、“学生摇头”的现象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20.
<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世界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长的起点,是学习的源动力。"兴趣浓厚,就会使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状态和心智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反之,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即使学生勉强为之,收效也有限。目前我们的历史学习就存在这样的情况: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厌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