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谈语素与词素之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素和词素都是现行汉语语法学中表示词下一级语法单位的术语。二者均源于三十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派鼻祖布隆菲尔德等人提出的morpheme这个概念。可是如何理解morpheme这个概念。却成了语法学界久而未决的遗留问题了。起初,传统语法学派把它译成“词素”,并定义为:“词素——是构成复合词的最小单位的总称。”“词素是构成词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最小单位。”“词素是词里边具有意义的构词单位。”到了五十年代末,吕叔湘先生把它译为“语素”,并认为“语  相似文献   

2.
汉语有五级语法单位,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法单位,或叫做构词单位(其余四级是词、短语、句子、句群)。过去一般语法书上所讲的“词素”,都可以改称为“语素”。为什么采用“语素”的说法而不采用“词素”的说法呢?吕叔湘先生有一段话说得很明白:“比较起来,用语素好些,因为语素的划分可以先于词的划分,词素的划分必得后于词的划分,而汉语的  相似文献   

3.
语素是汉语里最小的语言单位 ,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原来叫“词素” ,后来吕叔湘先生认为应当叫“语素” ,原因是 :叫“词素”似乎是颠倒了“语素”与“词”的位置 ,给人的感觉是先有“词”后有“词素”。关于语素的分类 ,从专家语法角度讲 ,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 ;从教学语法角度讲 ,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是说法不一 ,甚至有的教材在这个问题上自相矛盾 ,给初学者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不想探究语素的源流、廓清语素的含义 ,而是仅就语素的分类问题做一简单的梳理 ,并就教于大方之家。语素是语言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言是一个层级装…  相似文献   

4.
语素是汉语里最小的语言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原来叫“词素”,后来吕叔湘先生认为应当叫“语素”,原因是:叫“词素”似乎是颠倒了“语素”与“词”的位置,给人的感觉是先有“词”后有“词素”。关于语素的分类,从专家语法角度讲,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从教学语法角度讲,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是说法不一,甚至有的教材在这个问题上自相矛盾,给初学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不想探究语素的源流、廓清语素的含义,而是仅就语素的分类问题做一简单的梳理,并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5.
四、词汇     
(一)词的构成词是能自由运用的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有的词是一个音节,如:“桌、笔、人、好、树”等。有的词是两个以上的音节,如:“火车、马路、三轮车”等。词是由词素构成的,在意义上不能再分的最小的构词单位叫词素。如:“学生”是由两个词素构成的,“学”和“生”虽然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都不能再分成更小的单位了。“萄葡”是一个词素构成的,因为“葡”和“萄”拆开后都没有任何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谈语素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以下简称《提要》)中,新提出了“语素”这个术语,并且把语素作为五级语法单位中最低一级语法单位。在教学中自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建立语素这一级语法单位?语素和有的语法著作中提的词素是什么关系?语素和汉学、词的关系怎样?语素内部可以怎样分类?木文就个人在教学中的体会。对以上诸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请诸位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论语素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语素群的概念、语素群的种类、语素群的构词作用、语素群的形成以及建立语素群这一概念的实际意义等问题。一、语素群的概念词内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同一结构层次上的语素所组成的一种构词单位,就是语素群。简单地说。语素群是存在于词里边的比词小但比语素大的一种构词单位。语素是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最小语法单位。有的词由一个语素构成;有的词由两个  相似文献   

8.
语素和词是汉语语法的两个基本单位。吕叔湘先生说:“语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宋玉柱先生在比较了目前有关词的几种定义的优劣得失之后指出,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形体和意义都固定化的造句单位。”于是,不少学者便从表义的明确与否、声音形式的固定与否、运用的自由与否等几个方面对语素和词加以区别。冯广艺先生从层次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说明:“语言层级装置中处于最底层的有意义的单位叫做语素,比语素高一级的处于次底层的有意义的单位叫做词。”为了醒目,我们不妨把汉语的四级语法单位图示如下:  相似文献   

9.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不讲语素,把词作为最小的语法单位。《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增加了语素内容,把语素作为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中最小的语法单位。这样,在中学(包括中等师范)语法教学中,将引进语素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0.
关于morpheme,目前汉语语法界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称作“词素”好(叫“词素派”),另一种认为称作“语素”好(叫“语素派”)。两种观点分歧较大。我们认为morpheme是音义结合单位,它既能独立成词,又能构词,还能构成中间状态的语言单位,但它不能直接构成短语或句子,只能附加词、短语等单位之上,表示附加意义,morpheme内部具有层次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个供中学语文教学使用的教学语法体系:《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终于颁布了。语法系统通常包括语法单位、语法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语法单位的组织规则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提要》保留了《暂拟系统》中使用的“词”、“词组”(《提要》改称为“短语”)、“句子”三级语法单位,增补了比词还小的“语素”和比句子更大的“句群”,作为语法系统中最小一级和最大一级语法单位。学习和试用中学教学语法,应该紧紧把握住这五级语法单位。这里,先从语素教学问题入手,这不仅因为“语素”是个新概念,而且在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儿”出现于词尾的功能主要是两种,一是表示语音音变功能,二是表示构词语素功能。如果“儿”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不是语素;如果“儿”不表示“儿化”音变现象,则其是语素,或者是实语素,或者是虚语素,所构成的词,或者是复合式合成词,或者是附加式合成词。“儿”在现代汉语中出现于词尾,其情况可分为:双音节 “儿”和单音节 “儿”两种。双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是“儿化”词,是两个语素构成的合成词,而不是三个语素。单音节 “儿”所构成的词可分为复合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儿化”单音节词,关键看“儿”是否“儿化”,是否具有理性意义和语法意义。不分情况把“儿”都视为语素,概念上是混乱的,理论上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第一讲里谈到过《暂拟系统》只包含词——词组——句子这三级语言单位;《教学提要》则扩展成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五级语言单位,换句话说,语素是《教学提要》中新增加的内容。在这一讲里,我们就有关语素的几个问题向老师们作扼要的介绍。一、什么是语素?概括地说,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它不但可以构成词,而且可以构成比词大的语言单位。《暂拟系统》认为“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教学提要》否定了这一提法,理由是作为语音语义结合体的语素最活跃,一个语素可以构成众多的词语,所以语素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例如“语言”这个词是由“语”和“言”两个语素构成  相似文献   

14.
语素一、什么是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构词单位,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一句话、一个句子,一层一层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就是语素.例如:我弹吉他.这一句可以分成“我”和“弹吉他”.“弹吉他”,又可以分成“弹”和“吉他”。“吉他”,是一种外来乐器的音译名称,不能再分了。这样,这一句话层层切分,分出最小的语言单位“我”“弹”“吉他”,这三个就是语素。每个语素表示  相似文献   

15.
穷尽检索《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好hǎo"语素构成的词条97个并参考日常积累语料,从语素组合、语法性类、词素意义等角度研究"好hǎo"语素的构词能力,着重对"好hǎo"语素意义虚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穷尽检索《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好hǎo"语素构成的词条97个并参考日常积累语料,从语素组合、语法性类、词素意义等角度研究"好hǎo"语素的构词能力,着重对"好hǎo"语素意义虚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引进“语素”、“词素”研究汉语构词法,在时间上谁先谁后的问题认识不够明确。给人的印象似乎是“词素”先于“语素”。这个印象是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汉语语法学家的论著中反映出来的。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以下简称《分析》)中指出,“语素”和“词素”都是morpheme的译名。morpheme有过三个译名:形素、词素、语素。三个译名都对,因为morpheme这个术语先后有过三种意义。(1)最早指一个词里边的形态成分,跟表示实在意义的semanteme相对。例如J·Marouz(?)au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颜色词是以概念意义上划分出来的一类词,就其语言功能来说,主要是用于表示事物的某种色彩性状.在语法上一般认为该归属形容词.其实,颜色词的语法功能就如它所表示的颜色一样纷繁复杂,并非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所能概括.本文从分析颜色词的构成着手,找出颜色词的构成与语法功能的对应关系,从而对颜色词的语法特点有个较为全面、清晰的了解.一、颜色词的构成综观颜色词的构成语素,不外乎以下三类:一是表示单纯颜色的语素,称之为纯色语素.如,红、黄、绿、蓝、黑、白等.这类语素数量不多,在汉语中总其才十几个,但构词能力强,都能独立成词或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是构成汉语颜色词的主体.为了下文表述方便,用“Y”表示;二是表示物体名称的语素,称之为物色语素.如,米、桃、栗、橙、藕、肉等.这类语素数量极多,但不能单独成词来表示颜色,用“M”来表示;三是表示颜色义类的语素——色,用“S”表示.根据这些语素的不同组合,颜色词可分成下列几类.  相似文献   

19.
一、以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五级语言单位为框架构建语法体系。语素构成词,词和词构成短语,词和短语构成句子,句子和句子构成句群,语法就是组合和使用这五级语言单位的法则。跟“暂拟系统”比较,增加了语素和句群。增加语素,不仅明确最小的语言单位,利于结构分析,而且便于联系汉字和语音教学;增加句群,使语法教学联系说一段话、写一段文。增加  相似文献   

20.
作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的语素在汉语里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王力先生说:“汉语基本上是以字为单位的,不是以词为单位的。要了解一个合成词的意义,单就这个词的整体去理解它还不够,还必须把这个词的构成成分(一般是两个字)拆开来分别解释,然后合起来解释其整体,才算是真正彻底理解这个词的意义了”。由于词义和构成词的语素义之间的密切联系,反义词间的意义对立常常通过反义词里的反义语素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这样,反义同和反义语素的联系就成为可能了。事实上绝大多数反义词都具有反义语素,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很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