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教师期待效应,这个效应来源于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个实验。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番"煞有介事"的发展预测,然后将所谓的"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并叮咛不要把名单外传。八个月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又对这18个班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罗森塔尔效应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世界范围内诸多学者的认可和证明.从罗森塔尔效应的原理及其产生机制出发,结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从培养幼儿教师情感素质的角度进行论述,对罗森塔尔效应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思考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情感教育越来越为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和实践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罗森塔尔效应”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文章将“罗森塔尔效应”的由来、认识、以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结合起来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罗森塔尔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情感教育越来越为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和实践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罗森塔尔效应”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文章将“罗森塔尔效应”的由来、认识、以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结合起来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教师对学生的正面期待而导致学生进步的现象,人们通常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现象,它在教育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笔者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经常将罗森塔尔效应运用到工作中,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1.罗森塔尔效应对学生成长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特别适合应用在小学生身上,因为他们是可塑性极强的群体,更容易接受来自于教师的心理暗示和正面引导。  相似文献   

6.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亚可布森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应,他们把这种效应称为"期待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它来源于"皮格马利翁效应"。该实验表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爱、关怀和期待  相似文献   

7.
皮革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的名字,由于他对一座少女雕象产生爱慕之情,并倾心追求,终于使这尊雕象“活”了起来。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做的期望效应实验,其结果与此相似,故取名“皮革马利翁效应”,后来人们亦常称此为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罗森塔尔在雅各布逊小学对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量,并宣称这是一种有助于  相似文献   

8.
杨英 《中学教育》2008,(3):62-64
罗森塔尔期望效应是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心理趋势。本文介绍了罗森塔尔期望效应研究的具体情况,为什么会产生该效应,以及如何更好的运用该效应等相关内容,以期对当前教师的教育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刘红伟  高长江 《考试周刊》2009,(47):212-213
罗森塔尔效应是教师的期望影响学生发展的心理趋向,其实质是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信任、热爱与积极的期望。本文通过对罗森塔尔效应与当今中职生身心、学习状况的比较分析,提出在中职生教育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保证该效应发挥高效作用应必须注意的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金关信 《山东教育》2005,(13):47-48
“罗森塔尔效应”是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罗森塔尔教授对学生进行“预测未来发展”实验获得的一种教育效应,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信心的树立和激励性的关注。反之,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压抑,聪明才智的发挥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启动的今天.“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对实施现代美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学思潮的"特性",即是指只有在"文学思潮"状态下才能得以充分显现的东西.只有当各种因素的"共同倾向性"呈现出容易被人们感知的"群体"样态时,"思潮"的生命过程才算开始."共同倾向性",既表现为"共时性"的各个完整系统之中的各环节或部分,又表现为"历时性"衍化而成的"家族相似"式的纵向现象异变中."文学思潮"的"群体性",既可以是某一特定时期以平行方式排列的集束"现象",也可以是一种现象以跨时空(指不同文化时段)排列呈现为纵向性的"现象"群体.文学思潮的"扩张性"特点,意味着它总体上不是内敛,而是外扩并具有强大的辐射性.由"点"到"面"的变化过程亦就是由单个的"思"之于群体"潮"的生成过程."点"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最先呈现了某种趋向,潜含了外扩的潜能及被多角度接受的可能性.它首先体现为对存有"小异"的"同质"因素的"吸附",其次表现为对在对抗中日益弱化的因素的"招降"或"改编",同时也相应产生对"传统"因素的"改造"."整合性"是文学思潮"扩张性"特征的重要内涵,也是"扩张性"功能外化的主要策略."整合"中的"呼应性"和"矛盾性"(对抗性),可谓文学思潮扩展历程中最有活力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来""去"的位移阐释与"起来""起去"的不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道锋 《巢湖学院学报》2003,5(6):95-97,123
“来”具有“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靠近”的语义特征,“去”具有“离开说话人所在的位置或者文学作品中某一特定位置向另一地点运动”的语义特征。在“位移变化”的语义特征上,“起来”偏离了“来”,而“起去”与“去”却保持着一致。这种语义上的差异导致了“起来”起去”语法功能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v起来”和“v起去”中“v”的范围不对等。  相似文献   

13.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4.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境界”说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人间词话》中对此问题的表述基本是以实际批评而非理论阐述方式展开,所以要全面把握王国维理论思考及感性体悟到的“不隔”境界,仅追寻他自己的理论思路是不够的。在学本源意义上提出的“境界”说,不仅在理论来源上来自叔本华的“直观”“理念”,在感性体悟上与海德格尔对艺术本源进行探讨的诗学理论亦有相通之处。本主要从这两方面对理论及感悟的“不隔”境界作出较有覆盖力的评述。  相似文献   

15.
社会需要和谐,社会和谐需要道德。道德如何才能为人们所接受?理学家以宇宙的最高本体“天理”为建立社会道德的外在的终极的权威,以人的“本心”为内在的道德源泉,以“天人合一”即人的“本心”与“天理”的贯通,熏陶、约束和规范“人欲”,力图达到社会和谐、民富国强的目的。重新审视“天理”和“人欲”的关系,对其进行历史的、客观的考察和现代性的解读,对于今天我们开启道德源泉,构建和谐社会,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恩怨”问题,是伦理学无法回避的问题。面对“恩怨”有三种价值应对模式,六种价值表现形式。本文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探讨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联系。理解和把握对待“恩”与“怨”的价值模式,对于达到人际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律”的实质就是充分认识到人的“自爱、自保”本性及“互助本能”的本质及规律;反之,“他律”就是没有认识或没有充分认识人的“自爱、自保”本性及“互助本能”的结果。通过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结构”理论而引申、发展出“理性的兴趣”与“认识对象”相结合的认识基本功能单位。并通过“理性的兴趣”与“认识对象”这一认识结构的构建,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从而实现道德修养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18.
在关于中国古代诗学的研究中,有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言志”和“缘情”是两种互相对立的诗歌主张,“诗言志”要求为政治教化服务,“诗缘情”则只求自由抒发性灵,不考虑政治教化。文章表示不同意此种观点。作者认为,“言志”和“缘情”的意思没有根本的差别,“诗言志”是说用诗来表述内心所存想,“诗缘情”是说诗依照内心所存想而作。这两种说法本身都不涉及与政治教化的关系问题。作者还认为,志、情两词的含义原可以兼包所谓偏于理性的思想和偏于感性的情感,因此,认为“言志”偏于理性、多指表达思想而“缘情”则偏于感性、多指抒发情感的观点也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兴”的审美效果有高下之别。“兴”有不同的类型。兴是“诗缘情”理论的实践及发扬,是一种独特的生命省察方式,是中国古人混沌思维、巫术思维的具体体现。探讨兴的原始发生可以看到,最早的兴句可能是人对神的致敬、问候,是诗歌权力性质与一般口语的标志性区别之一。将“兴”规定为“物”“我”的审美互动可以具有普遍的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20.
席扬 《三明学院学报》2005,22(3):241-249
“十七年”文学思潮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表现为鲜明的“统一化”和“一元化”状态。它一方面通过对1942年以后“解放区文学”传统的全面继承体现了政治与文学关系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又必须根据“新的时代”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要求对于那些在“战争语境”中产生的审美理念。进行不断的修正与完善。“十七年”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首先体现在一系列的“文艺运动”的交替更移中——“文艺运动”的过程,既是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实际步骤,也是确立“文学新秩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运动”不仅是文学思潮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形式,而且从“文艺运动”之间的“间歇”中,还可以了解到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节奏和主导趋向。在文学创作实践领域里。文艺思潮的发展与变化主要体现在提倡“写什么”、“怎么写”和反对“写什么”、“怎么写”的两个方面及其两个方面的张力与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