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关于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的学龄儿童或成人,对3~6岁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借鉴国外研究范式,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年龄、性别、情境这三个因素对学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和情境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存在影响,但性别不是影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情绪表达规则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结果,用以指导特定社会情境下表现社会期望情绪的一套规则,包括最大化规则、最小化规则、面具规则和替代规则四种类型。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并受家庭情绪环境的显著影响,与儿童的社会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是儿童期的重要发展任务.基于对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领域的系统考察,发现一些研究结果存在较大争议,究其原因可能是研究者所用方法的不足所致.为此,应该以能否有效地创设导致儿童内外情绪差异的条件,以及能否对这种内外情绪差异进行有效的测量为标准,评定各研究方法的优劣,从而针对现有研究方法中的弊端进行有效的克服,进一步拓展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学龄期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特点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环境、人际关系、认知以及社会技能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学龄期的儿童在心理、情绪能力的发展上出现了一个重要转折。在学龄期,儿童情绪理解能力、情绪表达能力有了很大发展,对情绪的表达规则逐渐掌握并趋于娴熟,情绪的调节能力增强并出现了高级的调节策略———情绪伪装。研究发现,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受家庭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取了101名3~5岁幼儿,考察年龄、情绪情境和人际关系背景等对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影响。结果显示,幼儿在3岁时开始认识到外部表情和真实情绪的区别;4岁时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在早期,幼儿进行情绪调节的目的以自我保护目标为主,随着年龄增长而日渐趋向社会定向目标;幼儿对伤心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相对较好,情绪表达更符合社会期望,而在生气情境中表现得更自我中心;当好朋友在场时,幼儿的情绪调节更有效,尤其是在高兴和伤心情境中,其外部情绪表现更符合社会期望。为促进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的发展,成人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同理心,促进其交往能力的发展;抓住4岁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引导幼儿合理宣泄和调节生气情绪;为幼儿创造和谐的情绪环境。  相似文献   

6.
儿童对规则的认知会产生复杂的社会交往形式,对人际交往起促进作用。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对儿童实现自我发展并适应社会非常重要。采用故事测验法对253名听觉障碍小学生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情绪表达目标的选择进行研究。听觉障碍小学生表情调节知识能力随年级增高而增长,低年级到中年级是快速发展时期,女生好于男生,积极情境好于消极情境;情绪表达策略运用频率随年级增高而增多,高年级学生平静策略和掩饰策略使用较多,低年级学生更多运用弱化策略;高标表达,女生略好于男生,且在积极情境下社会定向目标好于消极情境。促进听觉障碍小学生情绪发展应把握关键阶段,关注积极情绪培养;建立同理心,增加学生交往机会;完善沟通机制,重视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7.
幼儿情绪能力是指个体察觉、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表达、调节控制,以帮助自己应对挑战、达成目标以及有效参与社交互动的适应性情绪反应.情绪能力对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学业成就、社会能力发展均有重要的影响.教师作为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在儿童情绪能力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目前在教师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教师如何影响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主要从教师对儿童情绪表达的回应、教师影响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因素以及促进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策略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8.
姜旭  钱文 《幼儿教育》2012,(18):30-34
父母作为儿童的主要照料者,其情绪管理能力可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对父母情绪管理能力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1)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历的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有明显提高。多子女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高于独生子女父母。(2)父母情绪管理能力的总体水平只与儿童对发泄策略的使用呈显著相关。(3)父母情绪管理能力对中班儿童的影响大于大班儿童,尤其体现在对儿童认知重建、被动应付和发泄策略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9.
情绪认知能力是儿童社会性技能的重要内容,对儿童自我及社会行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儿童拥有良好的情绪认知能力,能更好地理解别人,更好地与别人共处。通常我们将情绪理解归于心理社会性行为的范畴,却忽视了其存在着心理社会性认知成分,使得在儿童情绪情感的教育策略上存在一些偏颇,过多机械的行为示范和道德说教,面对孩子的情绪认知培养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起点,家庭表露影响着儿童情绪的健康发展;父母要学会积极表露,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认知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为孩子情绪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情绪氛围。  相似文献   

11.
情绪能够激发行为,从而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儿童情绪能力的获得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主要通过父母在家庭中所表现出的情绪社会化行为来进行。本文将从家庭情绪表达、家庭情绪交流和父母对儿童情绪的反应三个方面论述家庭情绪互动对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情绪表达规则是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之间的调节机制,是在特定情况下表现社会期望情绪的准则,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约定俗成的隐性知识,让幼儿学会情绪表达规则对幼儿身体发育、社会化发展和认知发展均有积极意义.文章探讨了幼儿获得情绪表达规则的三种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37名儿童及其父母、老师的问卷调查,考察了父母情绪教导、情绪表达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父母情绪教导对儿童攻击行为起抑制作用,而父母的情绪觉察和情绪接受对儿童攻击行为影响不明显;(2)父母消极情绪表达对儿童攻击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而父母积极情绪表达对儿童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3)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在父母情绪表达、情绪教导与儿童攻击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即父母情绪表达、情绪教导通过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对儿童攻击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认知训练培养初中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以往对儿童情绪及其调节能力采用“医疗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的不足,借鉴情绪认知理论的合理成分,结合初中阶段儿童情绪发展不稳定的现实,我们采用认知训练的方式在教育情境中对初中生情绪调节能力进行了培养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在教育情境中通过认知能力培养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情绪调节能力;2.有情绪内容认知训练比无情绪内容认知训练培养效果要好。此外,对情绪调节培养途径、情绪调节与学习成绩及性别之间的关系、初中生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及成因、初中生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的最佳切入点等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儿童情绪管理的意义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因为受不了课业压力或者无法处理感情问题而走上绝路,这反映儿童缺乏情绪表达与管理的能力。儿童的情感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真正地以完全尊重的态度理解儿童情感的时候,儿童生活才被真正重视。儿童的情绪管理教育对长大后的情绪认知及情绪表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儿童情绪管理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儿童情绪管理的三大策略。  相似文献   

16.
情绪能力以情绪智力为基础,是认知和情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体现。儿童情绪能力在同伴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情绪能力中情绪理解、情绪调节与同伴接纳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教育者应重视对儿童情绪能力的培养,从而改善同伴交往不良儿童的现状,增强其同伴接纳程度,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Gross的情绪调节理论给儿童情绪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通过对Gross情绪调节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提出认知重评策略比表达抑制策略更能够合理地调节情绪,应在儿童时期促进认知重评策略的萌芽。促进儿童合理调节情绪,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情绪认知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和社交技巧.自闭症儿童在识别他人面部表情上的障碍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功能,成为鉴别自闭症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自闭症儿童情绪认知能力的测评开发有助于对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现有的研究从神经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领域揭示儿童情绪认知的特点和规律,但对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识别能力的测量涉及较少,有待进一步尝试和探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社会事件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力大小,制订有效的儿童社会认知干预措施.运用自编的半结构问卷和正式问卷对随机选取的175名被试和80名13岁以下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遵从共有规则的社会事件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最大;儿童社会认知是建立在家庭事件基础之上,通过学校事件与社会环境事件的不断结合完善发展起来的;与同龄人的充分接触与互动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识别他人情绪和肢体语言对于儿童社会认知向更高水平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讨了儿童情绪认知能力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表情识别部分是儿童情绪认知能力其余各部分的基础;(2)儿童表情识别能力对情绪认知的情绪伪装能力、移情能力、信念理解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具有预测作用;(3)儿童情绪伪装和移情能力对信念理解能力具有预测作用;(4)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对情绪伪装能力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